很久以前就说过想把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03年左右)去松下参观的一点点感想写一下,但好像一直就抽不出心情写。 j0 L5 c) \; Q3 h- U# V& R/ R
松下对我的影响很大,到今天我也依然从心里尊重松下本人和松下公司。2 F* T) r8 K% v5 f1 Z A
在松下公司我看到过两个大大的汉字--“素质”,我猜大概就是我们公司说的“本分”吧。- ]6 H" V# f6 ^7 p- S+ D
总的感觉松下非常训练有素,依然非常强大,我们要达到松下的水平恐怕还要很多代人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到)。
% x9 C: h) R- V. H. h但是,我也确实看到一些问题,而且我觉得这些问题时间长了是可能要命的。- M( X* T( E& U
! L, b# L$ o' t1 @! U; q& B
这里只举一个小例子。
. K# h: Y8 N# q; F) F$ e8 p9 d
* q/ c+ S; G, c2 e k当年我们就看到手机市场有机会,但苦于自己拿不到牌照,同时又发现了中国市场上的很多外资品牌的手机都有明显的弱点,加上本人对松下的认知,于是就产生了个想法,想找松下合作来共同经营中国这个市场。( p2 R$ S; D7 s+ F' Q- A8 O
& \, R8 A$ g. r; @4 _7 i我当时大致认为,如果我们和松下联手,几年内在中国做到第3名甚至第2名都是很有可能的(我认为一时半会肯定超不过诺基亚),所以就很想和松下聊聊我们的想法,然后就有了我的松下之行。
" W9 [8 G# i$ ~: Y9 A$ g, t8 D
有趣的是,我首先发现不知道这事要和谁讲才有效,所以我就见谁都讲。" `3 b# o9 |3 ^* j
2 d, ~ V) c( X! Y+ ^
从若干科长到若干部长再到社长都见过了,除了跟当时的社长没机会讲以外,大部分人我都或多或少提到了自己的想法。居然,居然从没有一个人问过我为什么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做到前3名甚至前两名。感觉这事好像没人关心一样。
% I: b, G" J4 q3 {. J! ~, V1 x& Z' I5 v: i$ f' ~8 I0 s- O( N
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像在中国市场再也没见过松下的手机,我们的手机也起来了 。
) _# ]8 U4 \& g& ?" j+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