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8-14 23: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又碰到个估计我能解决的问题,那我就来试试:
8 L% M: }1 c2 ^/ X" _6 F; R3 T首先,如果我们拿到图纸看到是根轴,那么第一要想到的是两端跳动,那么怎么加工来保证图面要求呢?
1 m# Q$ P/ G$ Z完全车出来的方法不太可取,费时,费力,还不容易达到图面要求,比如说轴承位精度,光洁度,两端跳动度。
$ D. E3 `. v2 p最好是在磨床上加工最后段工序。) x1 t0 k0 \% \% G0 }2 {1 V
按楼主所说的情况,我估计你的加工方法是:: w2 s* @) T" z
(1)下料,平头打两端中心孔,数车一夹一顶车一头,调头车另一头。8 Q# s+ X I, M# ?. q. M5 g9 d
(2)下料,平头打两端中心孔,数车一夹一顶毛车一头,调头毛车另一头,调头数车精车一头,调头精车另一头。( A1 _ O" _8 |3 _7 t% M2 N
(3)下料,平头打一端中心孔,数车一夹一顶车一头,夹车过的外圆打另一头中心孔,数车车另一头。
' M; ]- H, r; Y+ i( K" ?) |此上3种方法,如果你选的第一种,呵呵,跳动0。2已经很不错了,要求不要太高。( C: c$ y- b2 k% d! G
2,3种方法加工出来的工件跳动会好些,如果加工过程控制的好(比如,一夹一顶是时顶尖处不能晃动厉害,车另一头时的卡爪要精镗),跳动估计在0。05左右。 Q. C; M$ ~* w$ @5 o- A# W; y. w
你现在的方法没有考虑过两端同心,夹毛坯,打出的两端中心孔根本就不可能在一条轴线上。加工时就出现两条轴线,第一条:夹毛坯顶一端中心孔车外圆。第二条:夹车好的外圆,顶另一端中心孔车外圆。这样车出的两个外圆肯定是跳的。$ V$ ~6 s- g) M0 M% J
但毛坯如果是光圆效果就另说了,在机床精度正常情况下,按(1)来加工,跳动在0。05左右(卡爪不能太跳哦)。不信你找段光圆试试。: W7 f% G9 S1 o, u/ u1 D, i
以下是前段时间回复一个轴类零件问题帖子的全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S2 z! i6 g i( c0 Y! B$ U0 m
9# ; I/ c9 _& k, }: W- g) ?# ^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 V" R: k# l* }以前在回复别的社友帖子是我曾吹过牛:我是轴类零件专业户!( t3 }" e1 F7 L
今天碰到楼上的这个问题我也必须把牛吹下去了,要不然就露馅了
! `4 v- m: v! [! J. D首先,要回答楼主的问题就要先了解电机轴和电机的生产装配过程(我说的不一定准,只代表个人观点): _( r& u6 U o- v0 k B5 v2 @
A:一般电机轴的生产过程% W- P7 |5 o$ }0 a& U& z/ c
1:下料(45#,40CR,42CRMO,1CR13,304,316,316与45#对接。我现在接触到的只有这几种了,看要求的)% K9 S! U! |) z: D0 r3 \
2:普车毛车
. c+ ^4 ]3 o, L1 @7 k' X+ f 3:调质(按要求,看情况可以和第2步换下)" c3 v3 t0 @# X" J( T
4:数车(个轴承档放磨量,转子位车出来); @+ l2 ]: g( ?+ p- W7 F+ ?4 x
5:磨各轴承档(这里要注意了,后面详述)6 i: v; P+ _! \0 Q" {
6:防锈,包装
- L$ Y3 c7 C! XB:电机个部件的加工过程(涉及冲压,压铸,浇铸等不祥述了吧?)! q: S/ m0 u8 B# O) U
C:装配(这里重点讲一下轴,转子,定子的装配)
! ^0 P; R- a) N6 R& @" @3 [ Q 在A的第5条,轴和转子的关系。一般来说,轴和转子内园是可以通过精车来达到要求的(要求高的话就磨了),轴通过压机压入转子,在这里要注意了,压的过程要掌握好(这也包括在精车过程中两零件的加工精度),因为此过程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动平衡。一般来说压入转子后轴的两端轴承位跳动是有变化的(变化大小跟压入的技术,轴的长度有一定关系),最好在压完后再校直一下(两快V型铁加个千分表再加个校直机)。
, e; c: V% ^- U6 \0 R$ x 上面搞定后就车或磨转子外圈了。) N+ G/ V& k3 t
动平衡就不多讲了,多的减点铝,少的加个小垫片。
# ]9 e( d: h. e+ R+ R6 U/ @D:在这里也讲一下同志们关心的气密问题: 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变化:1、从0.4降到0.3,发电机低速性能会有较大的提高,扫膛故障率增加较小。2、从0.3降到0.2,电机低速性能的提高较小,而扫膛故障率增加较大。 定子绕组内是交流电流,产生交变磁场,气隙减小,交变磁场在转子表面产生涡流损耗增加,使电机效率微量下降;并且使爪极温度略有上升,导磁率略有下降,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气隙减小的作用明显减弱。 发电机装配后定子和转子存在的同轴度误差,一般在0.1~0.2,如果气隙过小,电机定子绕组会因扫膛烧毁。, M! i( @. q1 z5 P% `
以上搞定后就的组装就不多说了。0 v3 P1 h% \0 T: }6 n/ k
这里回答楼主的问题,轴是不是完全加工好压入转子后发现有跳动???如果要求不高请参考上面D,也可以考虑效直,再不行的话就把几个轴承位和转子外圈磨一刀(在气密允许的情况下)。
3 D- F. O5 z4 {! H( [- Z0 j6 l) O 在这里瞎侃这么多, 不知道能不能解决楼主的问题,不过打字也很累的,再有问题就下次聊。 $ o/ D5 T o. E; l: o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