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97|回复: 19

转:一个中科院退学博士生的感想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9 20: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离开中科院将近两年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写一些东西了。我希望那些日益淡忘的记忆,能被长久保存下来。 9 m0 f. {  d/ h0 E+ W
  : }9 D1 K9 d1 \( U, e- m
  
* h6 l( j! I8 W1 r2 _7 E9 l  2. 2006年1月,我正式向中科院某所递交退学申请。经历了种种煎熬,半年后,我终于搬出了青年公寓。实验的不顺,前途的渺茫,与老板的争吵,其他纠缠不清的种种,突然间都消失了。我感到很轻松,有一种久违的平静。 + z* t: A: c/ t% h8 m$ P$ {' m9 R
  * E! l5 U3 J( H1 ?
  $ G! c5 H: U: t8 q
  2006年整整一年,我的压力很大,但我过得很快乐。经历了阵痛之后,我成功实现了人生的转折:2007年4月1号,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归宿。这里没有封闭的实验室,没有没完没了的实验,每天不用面对老板不切实际的妄想,前途也似乎不像以前那么渺茫。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从事的是我喜欢的事业,我愿意为此奋斗。 : H: R% t4 S4 g$ r- N4 U0 S
  * I% t: m+ @  E9 u( Q% w/ A
  
+ V0 U+ N' X! E& g$ t. s/ |+ r  3. 痛定思痛,我常常想待在中科院的三年,到底给了我什么? 2 s6 K1 Z) U. T
  
8 l1 N7 s' y1 R& C  1 h' n* K6 J+ O4 ?) E
  细细想来,其实收获还是很多的。除了变得理性和客观以外,科学院还彻底改变了我的许多价值观。 9 S7 o* ]/ K6 e$ B3 n8 v
    W5 H) Z; U. L  E8 B" Z% `$ q- `6 e
  
) r9 s3 ^/ t$ q( d7 x  比如,现在我不再崇拜学术活动,而是只把它看成一种普通的职业,没觉得它比其他职业更神圣。尤其是现代的学术活动,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规范化,越来越依赖于大规模的投资和规范化的管理。科研活动也并不一定需要高智商,因为创新活动越来越规范化,创新也就变成了一种技能。既然是技能,理论上说,只要经过系统训练,谁都有希望掌握这种技能。所以,在我眼里,科学家也就变成了一种普通的职业。
0 w7 f$ W4 T1 m. b  
# W8 p) H" r$ A( b8 P  n  科学家并不意味着聪明过人,而仅仅代表他有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有比较规范的思考方式,有理性客观的态度,能用一些实验(具体的或抽象的实验模型)检验理论或假说。 3 T. [- h% p4 b& p2 t3 L1 g
  % _: `/ F8 `; R9 Q$ T' k2 @2 O
  4. 科学院还让我比较深切地感受了中国学术界的种种怪现状。 ( T4 F' A6 y; g  V# Q4 c2 r
  , B, I  @. {5 \) T, I+ v# \
  
  W/ q+ H/ M. X2 s  D* |, Y  怪现状之一:中国独特的科研基金审批制度是学术腐败的温床。
/ J6 L  W. F+ T* ?! f  t  我们的科研基金大部分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科学家们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在申请的时候,需要说明课题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以及可行性。审批通过后,拨付科研经费。 , V) q. A! j. V1 W
  当然,我们毕竟是穷国,没有太多钱,所以只能严格审批,选择性地支持科研项目。这没有错,但也正是这一制度,催生了种种怪现状: 3 h# d3 }, u  u  I- R  r* y$ m5 I$ n
  
9 G& v/ R6 I0 y  / [. u# @5 v2 m( N
  A. 埋头做学问的,不一定有经费支持,整天跑关系的财源滚滚。这是很显然的事,政府有权分配经费,这一权力难免要寻租。 & Y  _5 L( b! I& Q  m. e( r. ]. b
  
0 }( J% m. i, p5 ~3 i  
  ]/ E3 @; \# i! T' t! S6 Q3 C0 C  B. 科学界的拉帮结派。审批时,需要专家出具意见,又由于近代以来,科学研究分工越来越细化,所以一个课题,全国也就寥寥几个专家有资格出具审批意见。那么很显然,这些圈子的人脉就变得很重要,在这上面投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很值得的。结果导致帮派形成,你审我,我审你,互相吹捧,互相抬高,形势一片大好。最终把钱忽悠到口袋里。
1 ]. e  L. C$ q" R4 w: p+ ~  
6 I/ K, n6 f! M  C. 课题立项全是伪"高精尖",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猖獗。由于科研经费的有限,所以讲究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把大部分经费用在最有价值的课题上,这就导致科学家申请课题时,表面上个个都是高精尖项目,个个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但实际上个个都是虚张声势,一片浮躁。那些扎扎实实、不招摇撞骗的基础研究项目,逐渐被边缘化。
! Y9 @4 ?8 V$ G9 s  3 P7 m" D4 D1 P) F2 t
  D. 探索未知世界之前,却要求先拿出地图。学术活动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探索未知领域的。严格来说,探索是不能规划的,或者至少是不能非常具体地规划的。而我们由于审批时需要拿出科研项目的具体材料,所以就需要科学家们事先把学术活动规划好。这就好像探险家们在探索一片完全未知的原始森林前,先要求他们画出地图。这是很荒唐的。 * D0 j  o) A+ h6 z. g/ A& t3 r
  
7 ^. S' v9 i& F/ _, p3 ~7 Z5 u  E. 科学家也会傍大款。一些"小老板"(没有多少影响力的科学家),单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申请到经费的。于是,他们就努力跟大腕们拉关系,申请经费时写上这些大佬的名字,美其名曰"共同申请",这样就比较容易拿到经费。实际上,这些大佬们手下课题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根本管不过来。经费拨下来后,就由着下面的人折腾了。
. c8 H5 D9 b2 a# Q$ M7 x  $ f0 J0 o# i' |: v& V2 O* e. e! M1 \
  F. 一些比较有钱的科学家们拼命铺摊子。一些科学家在申请到经费时,不是埋头做课题,而是拼命买仪器,扩张实验室。我过去所在的实验室规模十分可观,从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的实验啥都能做。这是为啥呢?其实仔细分析很简单。实验室成规模后,就比较容易申请到课题了,一年立好几个项,有做遗传的项目,有做发育的项目,有做免疫的项目,这个项目申请不下来还有那个,风险分散了,经费就有保障了。 % M& l7 O# T/ ^$ E) C
  
2 D8 ^# m4 r' K; h) q4 c2 v  5 \; f5 c, u! W2 e
  5. 怪现状之二:重立项,轻验收,很多课题不了了之。
, F# S) z& p, ?- N  
. c) c: V5 ]3 o3 E& {3 |5 d9 h; n    f6 {. Q+ a5 c
  立项时轰轰烈烈,验收时马马虎虎。因为验收时还是专家评审,而这些专家其实都是圈内人,你评我我评你,互相都得给面子。不管做得怎样,只要能发几个文章就行。
( g9 ]  {8 j$ V+ M8 [$ @  
7 l% l  Z( j% M' f2 C6 Z) P  y: T  6. 怪现状之三:研究生培养制度。   k' h! s% G) K# I8 n# C. F) [
  
. d! M: H( Q1 W  我们现在的培养制度,是以论文为硬指标的(少数地方目前有改革)。论文已经成了指挥棒,老板需要论文给评审专家交差,学生需要论文毕业。不同的是,老板需要高水平的论文,有利于自己升官发财,或者混个院士啥的。学生则是能毕业就行,这就是矛盾。但一般因为具体科研活动需要学生去做,所以大部分文章都是刚好够毕业就行。谁都明白做个大文章谈何容易,有很多课题,理论分析就得五六年。而且,探索未知领域,本身有风险,一般学生不敢冒险,万一五六年后课题做不完,或者做不成功,毕业就困难了。所以,我们的文章数量多(因为每年毕业的研究生数量多),质量普遍不高,或者简直可以说很低,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研究生的宝贵年华。
# J, h$ n; x& i. z% j* ?( b( s2 n  ( k8 v" W2 p8 k& V0 I; j! p
  7. 我们的科研害了谁? 3 w% o) Z' F. \7 r
  ) ]4 t3 ]0 F3 r1 V
  
  s. z2 P) {* c6 Y8 z- L) F  害了老板们。我们的好多科学家,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他们在国外做得很好,发的文章都很有水平,为什么回来以后,就难以拿出国际水平的成果? 1 n  ~$ x/ B, Y* M3 _7 c6 h
  1 H  f" N. X$ T
  
! W  _4 r+ j& u: w  害了研究生们。我们的宝贵年华,我们的纯真梦想,都在一片浮躁中慢慢耗尽。逐渐变得呆头呆脑,谨小慎微,没有眼界,没有胆量,没有开拓精神,没有创新精神,也没有了为科学奋斗终身的激情,只是盼着毕业。这样的生活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生产论文。 4 P! l# x- \: ^) J3 ~) ?
  / X* s5 K2 |  y' V# ?+ A: v
  - h3 S2 G4 n. ^9 i2 k
  8. 我们的科研帮了谁?帮了美国,帮了英国,帮了日本,帮了德国。
( r2 f4 |6 n! M8 J4 ?+ v& i, v  - J# t  t$ h. b8 c5 x, {" o
  我们的科研活动,每年消耗大量的仪器、试剂、以及其他实验耗材。而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进口的。就拿生物学来说,大部分仪器都是从日本和德国进口的,大部分试剂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价格高得惊人,我们买的数量也很惊人。而这些东西都在热热闹闹的所谓科研活动中消耗殆尽。投入是看得见的,产出却没踪影。就拿生物学领域来说,全国每年能发三五篇顶级杂志的文章,就高兴地庆贺半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6 e" R' _2 I9 p2 S% x
  
& {- |, F1 ^. M0 h  $ S  A7 |7 j$ s! j: }, L8 C. F
  同时,我们为美国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我们的很大部分博士毕业之后,都到了美国做博士后,说白了就是廉价劳动力,为美国的科研殚精竭虑,耗费青春,等到"人老珠黄",再回国混个教授当当,又淹没在中国科研的滚滚洪流中。

+ X% v6 O& [/ n) n# R, ?9 T6 D1 J%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9 21: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这样,腐败,已经阻碍中国的发展了
发表于 2011-7-30 10: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算是对中国得高端知识分子 有所了解了
发表于 2011-7-30 11: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到位,这样的情况,圈内的人知道,圈外的人也了解,大家就是不说,大环境已经破坏,习惯成自然。
发表于 2011-7-30 15: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比皆是,身边不乏这些例子。# f1 I$ ?1 {/ E) o3 J% O0 F4 F5 ~/ t6 {  i
科研,就是空手套白狼。 表面文章。
发表于 2011-7-30 16: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哀
发表于 2011-7-30 16: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的真理催生丰富的邪恶
发表于 2011-7-30 18: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腐败,无处不在,如果你不能融入,只有退出
发表于 2011-8-2 14: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悲哀,科研届的悲哀 !
发表于 2011-8-3 15: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环境使然,教育界都向前看,还有哪里能好的了。
4 [* u( X7 |" s# z5 t2 _$ q+ E老师不在以教书育人为己任,都忙着办辅导班,做家教。" d5 j# t% O( O0 Q2 H
现在的小孩子被灌输的理念就是成功=有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4 22:56 , Processed in 0.07968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