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许多的投标资质要求上都会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一资质要求,一方面面为了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一方面为了进入高门槛,在公司领导的英明决定下,我公司于2010年开展了贯标工作。
! Y% u& F/ j9 M6 B$ t6 T: O' c2 ] 领导委任我为“管理者代表”(这个词可能对某些人有些陌生),主抓认证工作。可能这项工作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什么高尖端的工作,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公司,而且是个小而全的公司,就相对有些难度了!我公司市场(做方案报价,竞标拿项目),设计(非标),采购、制造(机加工、焊接、耐材砌筑),现场安装等一应俱全。公司是经历了十年的成长,从年营业额200万做到了2000万,其中好多为简化过程而养成的工作习惯已经养成。此时提出贯标,公司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小公司真做贯标会被困死(麻烦、累赘);一种是:公司成长了,我们不能一切靠自觉了,我们要让贯标服务于生产,要建立规章制度,要规范我们的生产程序;
1 e- w- n' [: m5 G, A1 J' I" _ 老话不是说了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那也没办法,顶雷上吧!
! N* D @6 N" q9 y3 |3 K# @) \$ G0 g 最后公司订了方针政策,要做,而且做真,要让贯标服务我们实践!! Q( M0 v% k; v0 R7 s; I1 r: v
这样工作就多了去。
, K0 ~4 u L" Q0 H4 }4 U 几个月的艰辛下来,可算把认证工作结束了,外审时老师还是觉得公司的质保工作不具体。但是公司是非标订单式生产(工业炉窑总承包),不能按照传统意义上的批量检验、抽检等等开展,而且公司的好多质检标准编辑难度也比较大!
; f5 s$ K3 k: C' ? z4 z7 M 目前公司又运行了一个季度了,总体感觉好多东西还是没能捋顺!标准文件不深、不全,部门职责权限不清,最头疼的是同事们还是闲累赘,忙起来,好多手续、程序就放下了!& Q' A3 q( } ~# [+ ~# p& @
浅浅的谈些,前辈们多提意见!) `, d9 c8 F, F! J7 L' V" P. S$ `1 g
+ l' l, `: e/ k( u8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