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客户选刀过程中笔者总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客户无论是加工盲孔还是通孔习惯上都一律采用螺旋槽丝锥(通常认为螺旋槽右旋)。当然,这句话不是说不能使用。问题是合理不合理呢?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点小问题,给客户提醒一下就行了。可是近日来随着选刀客户越来越多,我觉着这个问题还是广而告之一下为好。无则加勉,有则改之嘛!如有不妥的地方,还请同行专家斧正。 B7 m0 e9 R* Q) i
在盲孔加工过程中牵涉到退刀的问题。退刀过程如下图示:' @$ P( g: X, v3 y1 s! m
盲孔丝锥退刀
' m# B' `, z o" F$ z0 Q- v
在螺纹末端会有残留的切屑:
1 t9 C0 p# V0 o/ ]9 p) p2 {" H5 ]9 l
残屑
+ g' X: i# A! t) g0 V2 ^# n+ {0 Q残留切屑在丝锥反转退刀时最容易使刃口崩刃甚至是丝锥断裂:
: d9 N3 t1 q- G, o
崩刃
; t6 m3 o- W) l) {/ C" C不要小看退刀时的这一点挤压,这个冲击载荷是整个最大切屑力的70%甚至更多。若丝锥只单纯强调硬度而没有合理兼顾韧性的话,极有可能就出现崩刃。
' F$ y; A* J; A" y1 C- `" W理论上丝锥不应该留后角。这样在盲孔退刀的时候可以切断残屑。但是,后角为0的话摩擦会很大很大,所需扭矩成倍的提高,刀具磨损严重。考虑到实用与安全的合理兼顾,因此一般应留有适当的后角。1 p4 B6 c1 d2 E. J
所以说,螺旋槽丝锥是一款很有问题的丝锥,天生就有缺陷。但是目前加工盲孔又没有比它更好的设计(螺纹铣刀和挤压丝锥除外)。权衡一下,加工盲孔还得用它。1 Q6 Z6 I6 u8 ^1 Y8 F# g) A
但是通孔就不一样了。虽然也会有退刀,但是不会有残留切屑,无冲击载荷。所以会有螺尖丝锥和螺旋槽左旋丝锥这两款优秀的设计。当然直槽丝锥也可以。7 [8 c+ v5 b1 n& p
所以,针对通孔加工,最好不用螺旋槽丝锥。盲孔加工那是迫不得已,不用没办法。$ B) e1 k9 \6 X& Z0 Y
5 e1 G8 v O; f
另外,再想补充一点。虽然丝锥用料是一方面,但是合理的设计也尤为重要。因为前几一个客户说他的焊达450耐磨钢OSG的硬质合金丝锥干两个孔就废。我说我的钴高速钢能干,他不信。哎~其实他不知道,我给他选的那款加工镍合金的左螺旋槽丝锥都可以干到焊达500和威达1100。正适合他的通孔用。因为之前有客户拿它来攻威达1300。- M0 q/ I) u2 w4 d* x
最后附加的这点不是做广告,只是有感于斯。做进口丝锥这么多年了,我觉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拿的是把好刀,而是你明明知道是把好刀却装作视而不见。==
7 n& e7 j+ I- m# N/ v0 t8 W' y9 L' m3 n; `, R; j& f8 H(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