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51|回复: 18

大四学生搭25辆顺风车行程3700公里回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9 17: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包工头 于 2011-1-29 17:29 编辑 $ j( k7 x/ `6 H8 X, t6 [
# S# ~: S) K  N( r' {. s  }, B0 }
一个人的“春运”) \3 f7 ]/ W$ {6 a
! {; b+ K5 Q* `9 D6 E
  13天,3700多公里,搭了25辆顺风车,从南京到乌鲁木齐,没花一分钱。一名南京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以免费搭车完成了一次刺激而温馨的“春运”之旅* U/ W7 o: y! }+ m9 m
9 q( `1 x2 q$ T1 Y; M
  本刊记者/刘子倩
* ?4 @6 A- f* U
: f4 [9 s  |* m8 I% ?: S  胡蓓蕾想到了最坏的结果,遇人打劫,就放弃所有东西,只顾保命。他把一百块钱用力地折了两下,塞进了袜子里,如果遇到抢劫,这将是最后的救命钱。7 C2 y6 P' u1 E' ?1 v
0 W( J% j$ ~. A* ^7 b% ?8 F: n3 E
  历时13天,行程3700多公里,搭了25辆顺风车,从南京到乌鲁木齐,没花一分钱。当同学们还为一张回家车票发愁时,这名南京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以免费搭车完成了一次刺激而温馨的“春运”之旅。
# Z9 P/ l2 ]  l
2 A7 i8 s& I" F, g0 x4 ]  看名字,以为是个女孩子。然而,他却是个身高一米八的帅小伙。短发、瘦脸、小眼,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他见人就笑,两眼自然地眯成了一条缝。  o' d* k) b$ s3 s

3 t0 F) \. x7 c3 W, o8 ]  一路向西8 r# G+ P( Q' h( p+ a) c$ ^7 J

" g& e5 C3 `" O2 G4 W/ R  一切均源于一部名为《搭车去柏林》的纪录片。片中主人公从北京出发,只依靠陌生人的帮助,搭车88次,最终抵达柏林。去年9月,胡蓓蕾看后难掩兴奋,其中一句话便刻在的心里: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 G  U' p' f: t4 X

4 e6 r9 E2 U2 V: s4 b6 j4 y  “如果能搭车回家就是一个非凡的经历。”胡蓓蕾相信行万里路远胜读万卷书。多位同学劝他慎重,女友也急了:“你又不是探险家。”- T! h9 z- o, c. z& m% m8 t
- [. t. W9 j, ^' T8 w; |& x+ _
  的确,从南京到乌鲁木齐有近4000公里,只靠搭车,并非易事。: z8 \* T3 Y  x: }, q

# i8 Y0 x# b6 z& l& j  胡蓓蕾祖籍江苏,1岁时随打工的父母搬到乌鲁木齐,一直在那儿生活到19岁。他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个要求严谨和细致的专业其实不适合他有些天马行空的性格。他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多才多艺。他是南京师大足球赛的最佳射手,是省级魔方速拧冠军,还曾骑车从成都到拉萨。( }! R. T7 K# t8 K% S
8 |5 L4 l/ z8 l9 G+ N# F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看《搭车去柏林》之前,胡蓓蕾就已经成为那种“想做就做”的行动派。这部电影,不过是催生了他另一次行动而已。
/ ~9 z: ?) w6 I* T
& q1 {2 x* O% c* c  出发前,胡蓓蕾在地图上仔细研究路程,突然有种感觉:顺着312国道从南京一路向西,似乎是在重演20多年前的故事,父母带着他,从故乡出发,去创造新的“家乡”。
/ a$ g- B  P: s/ R& s
+ x# u! V9 d* ]+ g  2010年12月25日,西方传统圣诞节。他出发了。) C6 V, z( a7 \$ q

- X" Q& ^, a$ N% Z$ A) h  从南师大出发,坐公交车到312国道,他计划当天至少要到合肥。沿着国道,他边走边拦车,走了半个多小时,进了路边一座加油站。他预想,加油站应是搭车的最佳场所。他把搭车回乌鲁木齐的想法告诉大车司机,司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没人愿意拉他。一个司机甚至劝他,用学生证买张半价票,用不着这么辛苦。一位好心的加油站工作人员也凑了过来,让他趁着没走出多远,回到汽车站买票去合肥。
2 Z* [; P; _# e0 D6 w
' d: L0 m) O; x# E! N1 S" [  同龄人都不能理解的事,更无法向陌生的司机解释。胡蓓蕾背着红黑相间的登山包继续西行。两个小时后,他不死心地又钻进了一个加油站,仍然没有结果。% j/ k; p& X, I

7 M* `) g( `/ b" [% h8 G  继续徒步前进。他还在不停地招手,似乎没有人感觉到他的存在。“难道在中国搭车就是那么难吗?”三个小时后,胡蓓蕾有些不堪重负。他的背包有50斤重,里面有衣服、食品、帐篷和一双解放鞋。他怕路走得太多,磨坏了脚上这双绿白相间的新板鞋。2 s0 R4 `4 J& t4 ]- e( E% Q% `

/ X1 D4 l6 U: l3 z3 l  包里还有一本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这本书承载着他的梦想,他期待搭车的经历,接触有趣的人,听到离奇的故事。书里的经历那样轻松,怎么在中国似乎就无法实现?“我当时真地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了。”胡蓓蕾回忆。
0 p# h( [5 Z' [0 P( q
4 H& w+ Z# d0 {& h; w7 {+ J  这时,他看到前面停着一辆正在检修的卡车。他凑了过去,对正修车的师傅说明来意。师傅将信将疑地让他坐进了驾驶室。师傅后来解释说,当时看他满头大汗,学生模样,不像坏人。一路上司机似乎也没有把他当外人,一直跟他吐苦水:儿子不好好学习,没有出息。胡蓓蕾无法分担这些苦恼,他只剩下开心:终于有人肯搭我了。6 q0 w1 c9 Y7 k
& Y/ }' F! F" J! Q0 W. a
  胡蓓蕾发现,在服务区搭车的成功率远大于加油站。
& p# R5 A4 A( P  J4 J/ O5 q) G$ ?6 l' c, E6 S" n. ?- N) X
  在合肥文集高速服务区,他相中了一辆奥迪车。展开招牌式的微笑,胡蓓蕾上前搭讪。没想到,奥迪车主犹疑了一下,查看了他的学生证后,居然让他上了车。
$ m* y2 R2 P7 }8 r/ K! c# l
/ \! [7 V% J# |! Z6 u, T  这成了胡蓓蕾13天旅行中最为愉快的记忆。奥迪车主告诉胡蓓蕾,他曾在服务区被人骗过,因此会有戒心。
: k, p. z; h5 ^* V( ^, f" A  ~  \4 R# }
  寂寞的旅途,狭小的空间,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寻找温暖的交流。事业有成的车主跟胡蓓蕾谈起了心事,虽然成功,但他仍然觉得缺少朋友。胡蓓蕾则用自己的大学经历交换。奥迪男抢过话茬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抖搂一空,甚至向胡蓓蕾传授如何成为成功人士,开上奥迪,住上豪宅。9 N/ u, z6 `& }5 {+ i! p) B) Q

' z% y3 M6 X$ Z) U) P* q$ W  当听说胡蓓蕾是学电气工程专业并即将毕业时,车主马上打电话给做电气工程的朋友,为他推荐工作。因聊得投入,他们还走错了方向,多开了一百多公里的冤枉路。可车主并不觉得冤枉,他在电话中兴奋地告诉妻子:“今天我交了一个朋友。”分手时,他给胡蓓蕾留了一张名片和一句话:男人就要用事业武装自己。& A* e# G: h2 b! ^
; @  v+ H: T9 N5 y+ Z
  这名叫孙宏刚的车主后来回忆说,和胡蓓蕾在车上共同度过的5个小时使他感受颇深。“我觉得这孩子很有闯劲儿,现在这种有想法、有行动的大学生太少见了。”
  Q% h6 N+ W3 ^; e/ j9 M- t# n# i. j! c) E  }6 K; S
  经常在外闯荡,孙宏刚觉得,旅途中往往需要这样的“举手之劳”。胡蓓蕾的搭车也成为他的“经验”。“这是一个建立相互信任的过程。”他说。+ G+ m: M6 Q% k# S  T! ^8 I, p

8 M- T( }- K" o+ ~( J+ O  温暖的旅程
- v8 z0 Y- ^! r6 B* M
7 a7 |  }. N- r  E. F3 {# d  本来只是一次冲动而简单的冒险,却无意中成了胡蓓蕾了解和感受社会的机会。
( ~# T$ [3 Z) U8 j; v: {* p4 }
$ r2 U9 S& d) H- n* U8 {  在信阳服务区,他搭上了一辆重型卡车。两位司机轮换开,他也很快与司机熟络起来。司机们也毫无戒备地向他倾诉,一个不停地痛骂着罄竹难书的老板,另一个适时做着补充。. L, L; I7 `4 h, R! u$ ^

/ ~1 [% v0 o! f; b: V4 o* i8 X* Q# {  感同身受后,胡蓓蕾非常理解卡车司机的辛苦。他形容坐卡车是“全身都不舒服”“浑身都痛苦”。在从信阳到西安600公里的路上,他搭乘一辆拉起重机的载重卡车,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整整十个小时,只在午饭时间短暂休息了20分钟,下车后他整个人几乎散了架。但相比起其他社会车辆,卡车司机又是最好说话的,尤其在人烟罕至的地带,见到招手,卡车司机都会把车停下。( M5 x" V3 T8 S: z7 ]& `. v
3 I: Z- w: j3 d  y2 o- U- i
  卡车司机可能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职业之一,不过司机们大多阅历丰富,待人坦诚。一名张姓司机向胡蓓蕾讲起第一次搭陌生人的经历。若干年前,他和两个同事到新疆拉哈密瓜,卖家托他捎带上一个20岁的小伙子。加上这个小伙子就要超员,但碍于情面司机还是答应了。车开出新疆不久,就被交警罚了1500 元。如果这样下去,便是开一路,被罚一路,而他们的目的地是千里之外的广州。
, W3 V' @! l" K" }3 i) s, C! P: U, T$ k- H& C+ z
  不得已,张司机给了小伙子一百元钱,把这个搭车客送上了长途车才继续上路。卖家得知后,就把罚款打到司机的银行卡上,并承诺以后不再收他运瓜的信息中介费。“运一次要600块呢!”( {9 F4 {1 S( m7 S' E( I

7 w( \7 ~0 |7 c! D  “人和人之间要有信任。”张司机说。这次特殊的经历让他对搭车人没有别人的戒备心理,他会“见人招手就停”。
) y  G' R2 ]* @& r8 F5 N3 v/ s5 G
: e' t- j0 I, |3 {; G9 i  并不是每个司机都有奇特的经历。不过,大概是驾驶生活很枯燥,大车司机个个都有倾诉的渴望,谈论吝啬的老板和太低的工资是他们永恒的话题。
% Q) [* }3 Q! _, r' U2 M% q0 g- P$ m  I4 [7 a1 ?# [+ [
  司机们也不太愿意与胡蓓蕾合影。胡蓓蕾说,即便问姓名,司机们也不愿透露,“他们都觉得这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7 I- o# N9 i1 Q+ Q) k7 j7 E% ^2 V% N* J# E! ]% d& }! |
  一位司机告诉胡蓓蕾,他们不是不想带人,主要是担心自己的安全,还怕发生意外要负担责任。; f5 Z# a" }5 T1 a# z5 `; s

0 D3 d6 |  ^9 {  这似乎也是在中国搭车难的症结。除此之外,搭车有时还被认为是非法运营。2009年,上海白领张晖在上班途中,好心搭载了一位自称“胃疼”的“暗乘”,被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罚款1万元。
+ u7 A8 D' w7 @$ L  B' l% C6 l; ~  W! V- a5 p/ ^* t
  搭车之余,胡蓓蕾有时也能帮上忙。在西安时,他拦住了一辆面包车。听了他的解释,车主并不想带上他,但也并未立刻开走。胡蓓蕾发现车里的七个人似乎为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这辆坐满维族老乡的中巴车还是接纳了他。上车后他才发现,乘客中只有一个人会讲蹩脚的汉语,维族司机似乎也看不懂汉语路牌,他就顺理成章地当起了向导。
" k/ c+ H4 X1 S3 T& `' d" x
( R  q1 O3 C( u% z% Y( N# O2 ~1 X& i, d& Y  他不会维语,无法问车里的人究竟怎样达成让他搭车的决定。因为语言不通,很长一段时间车内陷于“冷场”。还是维族老乡打破了僵局,邀请胡蓓蕾一起玩扑克牌,还与他分享家乡的馕和苹果。
% y7 v' c9 i  p) {' h! p+ G6 L# k7 A( ^8 I0 P
  2010年12月30日,“转”了8次车后,胡蓓蕾到达兰州。行者的落寞,对于一名23岁的年轻人或许有点残酷。在兰州的一个小招待所里,他买了花生和啤酒,独自庆祝。“这是路上第一次感觉到孤单。”
- }) u  S. j( ?+ f! J
: W# ?9 g0 B+ ]1 o* C+ j  13天中,胡蓓蕾很少住宿,大多在高速服务区的大厅里拼凳而眠,还睡过一次帐篷。饿了就吃些随身带的压缩饼干,泡上方便面,出发前再把水壶灌满。9 s0 f: i/ n* t8 |( u
6 X& Y$ Z* L% J' _' h
  简陋的跨年夜之后,他迎来一路上心情最差的一天。在青海收费站,他手拿地图不停地挥手,三个多小时都没拦到一辆车,以至每有车辆缴费时,工作人员都会热心地帮他问一句。
6 o  Y# A$ O. D3 M2 [5 i/ A9 u' r9 S- @/ y* e  }/ G; `
  其实,在国外,搭车并没有这么困难。乘坐顺风车的方法因国而异,在美英等国只需举起一个拇指,在一些南美国家是手背向车,伸出食指。而在中国,却没有明确的规则,不停地挥手,有时是搭车,有时是求救,有时,可能是阴谋。" a; G5 `2 q. x6 e! p0 B' d, V

: P/ t  ?/ n& z6 W. K4 m, t  出发前,他预想在西部搭车会比东部容易。因为民风质朴,人们更愿意以提供帮助获得满足。事实正好相反。胡蓓蕾发现,发达地区的人虽多疑,但还能理解他的行为。西部人似乎就觉得难以理喻,大多张口就要报酬。
9 v# L# Y9 C8 y- c
  B  g! [9 @' D7 d  在青海收费站拦车的三个多小时里,胡蓓蕾说得最多的一句是,“我是学生,没有钱。”但还有一位司机以为是自己搭车费要得太高,曾两次停下来,跟他讨价还价。
8 v* V7 n! p2 ~, Y' r& U; \% k# h$ q5 F+ t: x
  不过感动都发生在最后。在世界风库瓜洲,这个身高一米八仅60多公斤的男孩站在风中飘摇。一位司机滑行100多米将车停下,摆手让他上车。胡蓓蕾后来回忆说:那一声刺耳的刹车是他听到的最美妙的声响。在去往哈密的路上,搭车司机甚至怕他没钱,还要给他一百块钱当路费。最后一辆搭他的车,听了胡蓓蕾的讲述后,司机说:“上了我的车,就算到家了!”
1 n0 W# f& ?3 t  o$ A+ t, m$ e9 Q  i- ~# L8 Y2 g
  父母知道儿子的“壮举”后怒不可遏。他们都是生意人,不太愿意将自己的命运交付陌生人。弟弟则给了他一个“中肯”的评价:“哥,你越来越二了。”
+ T7 o6 b9 E1 w" p* q  E) U4 ?0 ?1 t! Q
  漫长的旅途后,胡蓓蕾归纳出四点搭车心得:脸皮足够厚;心理承受能力强,不怕被拒绝;会陪司机聊天;带几张明信片送给司机。
( k  s' N; \3 T
4 S+ R' h4 k6 n+ C+ n  有人认为,胡蓓蕾此行或许可以成为一次检测中国人的信任感的行为艺术。他本人并不赞同。“不是每件事都非要有意义。”他说,他从一开始就相信,“一定会有人愿意搭我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 a* B2 R" r! p' a# k. B- T7 x4 J6 e5 p8 U' X# o  I; K- T
  他在博客中写道:25辆车子,无数的好心人,是你们让我相信在自己的天空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如果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来帮你。不要让你的想法永远只是个想法。
$ D; g5 s! V  \. l9 H! @1 D
( c1 U# J! m" U5 X/ Y2 _& w; c" q  胡蓓蕾有一本中国地图册,每去一个地方,他都会事先撕下来,带在身上。如今,他有一个梦想,在26岁之前,把这本地图册撕完。
d3.jpg
d1.jpg
d2.jpg

点评

lcs
感觉是个奇迹!  发表于 2011-1-29 19:1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冷水黄金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7: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推广这个搭车方式,节能环保,而且能锻炼大学生。
发表于 2011-1-29 18: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名的感动
发表于 2011-1-29 20: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McNeee 发表于 2011-1-29 17:46
0 Z, t# Q7 x, I1 u$ G0 N*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推广这个搭车方式,节能环保,而且能锻炼大学生。
; g% O9 f/ `+ ?. s6 I. d
出台个六。拼车都要不合法化的地区,不要指望了
  M0 Y: m+ g2 c/ n$ j6 p
发表于 2011-1-29 22: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佩服,这位青年太让人吃惊了
发表于 2011-1-30 09: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伙子有出息,这样的闯劲,可敬,可贺
发表于 2011-1-30 09: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属加工 于 2011-1-30 09:28 编辑 - p# s, E! |: \: n2 Y) ]  s8 {
6 N' c3 r7 l2 {, B4 f) L/ l
2009年,两个人<<搭车去柏林>>,从北京搭车去柏林...历经1万6千多公里、13个国家...
! m. K. |4 D8 ]" b+ I5 i3 X9 p6 f$ ]/ D2 L" D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7 ]0 G- U& l( N
发表于 2011-1-30 09: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不寻常的回家之路。
发表于 2011-1-30 1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昀 于 2011-1-30 10:42 编辑
. F6 d3 Q( ]( p% S9 g8 e: S0 `; m2 n" r6 w* ~/ U7 D0 A3 \
往西边去打便车有可能,那边的人很朴实,很和善。甘肃、宁夏和新疆那边人相对少,开车半天才能遇到对面过来一辆车。我在02到06年时经常在新疆那边活动,有几次从戈壁滩上的用户那里出来去附近的村庄或县城买东西,在路上惊颤碰到过路车,车上好几个人,车走到跟前自动停下来,车上的司机问去哪里,可以带我一段路,我看司机师傅很和善,不像坏人,就上车,下车时给他钱,也不要,说他也是顺路。遇到几次都这样,现在的社会能遇到这样的人和事真的让人很感动。; Q8 E& [- E- I* r$ m
    但是,晚上还是不要单独出来行动。我曾经在新疆凌晨3点之后下火车,从火车站去宾馆住宿,路上遇到坏人从我斜对面跑过来,我大声喊救命,刚好过来一辆面包车,师傅打开车门,让我上车,带我一路跑到火车站,他告诉我在火车站呆到天亮再去办事。第二天见到朋友,告诉他们我的经历,他们说你不怕那个面包车司机和对面跑过来的人是同伙,我一身冷汗,说:没想那么多,那时只知逃命没要紧!命里注定有好人相助。经历那次之后,一直再没有去过新疆。新疆很美,一直向往再能去那个地方出差。) t% H$ {' e' j

3 f" O# h" c. V5 f7 O很佩服小伙子的魄力!3700公里可不近啊!# t* o5 R& q, l7 S
# G. V. p2 a3 z# f& [5 U

* O4 @5 o# ^! n; a2 d( n# e+ t% L/ ^$ X

, p' x. a* K1 V6 D
发表于 2011-1-30 11: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闯劲!很多人想过,做出来的人太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2 01:50 , Processed in 0.12363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