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99|回复: 0

被误读的“弯道超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8 15: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深评论家吴迎秋:被误读的“弯道超车”
: }2 v" [; _* z" Z+ ?0 V1 H3 u1 R: m* s. `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最需要开放性思维的领域。. D1 P; E8 r0 G( t
       首先是技术路线的开放性。无论是以混合动力起家的丰田、以氢动力著称的宝马、还是专注电动车的日产都没有“以偏概全”,除了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路径,也都在其他技术上投入颇大。
: J# p7 X7 V( {2 M! t! n其次是研发方式的开放性。从今年的巴黎车展可以看出,各个跨国巨头发展新能源车都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联盟。有的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结成了电池研发伙伴,也有整车企业之间建立起开放的研发平台。! I( [: }/ Z# S0 U4 S; Q
反观国内,不知何时开始,我们的新能源路径只剩下电动车,所有的资源都投给它、政策利好都偏向它;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国内的新能源企业开始“闭门造车”,营造“小圈子”,打起“小算盘”。
  r/ @! }1 g4 Z" d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几个央企串联起来搞的所谓“新能源车央企联盟”。表面上看是为了加速发展、“弯道超车”,是为了集合力量、避免各自为战,但“央企”联盟的身份准入制度已经决定了这个联盟是个封闭的“精英沙龙”。该联盟一出炉,就有不少企业和业内人士提出质疑:上汽、吉利奇瑞比亚迪这样的“非央企”莫非也要自己成立一个“非央企联盟”?“央企联盟”的成立是为了聚拢力量还是为了聚拢利益?
& N& ~7 p4 J. d新能源车从全球范围来看尚处在成长期,存在着很多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时期最需要的是科学创新精神和开放思维,最忌讳的是划框框、设前提。0 G; x# q9 ?2 P6 d% g  a) y5 ~9 o3 w$ `7 v
       从国内的各种乱象来看,“弯道超车”的虚幻梦想成了不少产业决定出台的前提。“央企联盟”是为了“弯道超车”,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新能源车规划层出不穷,各种政府职能机构、利益团体都试图在新能源车领域圈一块地、发出点自己的声音,他们声称的出发点也无一不是“弯道超车”。
+ |6 N! o" {) K9 P       姑且不论“弯道超车”是否合乎产业和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至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发出质疑:打着“弯道超车”名义的许多行为,看起来都是朝着利益去的。并且,这个利益不是整个产业的利益,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圈子的利益。 . F8 O7 Q- O: x3 T) _6 Q

( [' @8 D- a#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4 17:22 , Processed in 0.07374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