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240|回复: 12

同舟共挤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5 14: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有差异,民族有类别,文字也随着民族差异有巨大的区别,米国佬来了,目的非常明确,是来弄银子的,当然不是为中国弄银子,是要把银子弄回米国去,关于这点他们一点都不掩饰,连希拉里都不做作,因为英文里面讲的特别明确,那就是‘同舟’,即大家在一条船上共同挖银子,有协调的义务。8 b9 b4 i; W1 S

% o: ?) u  V7 \  u% ^ 怎么都想不明白,米国的‘同舟’,是怎么被加上了中国的‘共济’?谁加的?加了‘共济’以后,洋人一定没懂。因为按他们的文化,大家只是同乘一条船,而没有共用一个碗,俺也认为,跟洋人怎么也好不到可以在一个碗里吃饭,尤其是米国佬。
9 g. G0 a0 ], w. V6 _. Q5 x* j5 C: I/ _) L# j; C# t; \
我国,自古就有许多理想化的东西,特别是这个‘同舟共济’,但这一定是发生在有先哲的年代,起码不晚于‘尧、舜、禹’,因为到孔夫子的时代,就已经‘礼崩乐坏’了,这可不是俺说的,是夫子亲口说的,他老人家奔波一辈子,周游列国,为啥?就单为个‘克己复礼’。, S7 e0 J. Q, Z/ q

4 ~, k; z! ]& S: ]& e 现在,同舟不易,共济更难。大家都玩一样的东西,都在一条船上,也就都有义务维持这个船的安全,不要说让这个船跑多快,起码维持它不沉吧!你即使什么都不做,不出力好好坐着,但不要整天想着把船凿沉,说句糙话,凿沉了船侬得什么好处?俺在许多地方说这个话,但大家笑话,以为俺痴了,也许是吧!眼见得大家凿船,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凿,但无可奈何。$ H* i1 P6 u) r9 S
2 d( _  Y. A! \5 I8 Z* O) \
再说共济,有些人虽然处于一个好的行业,没有那么急切的意愿凿船,大家基本还共济,但共济的时候,大家都得往那个共同的大碗里加米,以维持它不过稀,可惜加米的少,粥是越喝越稀,最终,完全是清汤了,即使船不沉,也看不到存在的价值了,哈哈!. \- ~) d$ K8 z( I! r
. J% V& Y6 V' ^& U+ U
说回到洋人的‘同舟’,俺从来不信与洋人能同舟,谁信俺都不信,你看太平洋上跑的船,有‘纽斯’出品的‘尼米兹’级的大家伙,四桨八机的家伙,升直行旗,还有各国装备功率很小,跑不了多远的船,偶尔还能见到所谓流氓国家的单人小潜艇,当然俺的船也在里面,虽然不能抗马克48的打击,但流氓鱼雷是打不沉的。龙骨起码比老高丽的坚固,不会一打就断。
2 ?6 G) ?+ z0 v
6 u: ?  j7 u4 o0 D1 d 你随便玩点什么东西,边上一大堆人在看着,手里拿着个空碗,你看他们可怜,把有粥的碗递给谁,说排队慢慢喝,但大家等不及,先喝的不仅把粥喝干,而且不忘走的时候把碗砸了,俺问你,为什么砸碗!人家答道,大家都喝,都活着,到下次有粥的时候,还是一样挤!
" U; C' o1 i6 X
8 I0 G7 v& T/ \0 N$ }3 ^ 大家等在码头上,望着远方的船,每当有船的时候,拼命往上挤,直到无法承载,最后翻了,无数个行业,就是这么被玩沉了,比如钢铁业,最后连俺都没有粥了。  u6 Z" g( l- X$ O( B- u9 q

0 D; e1 c: }5 ^, q# q, k 俺象猴子,从一个船跳到另外一个船,既然与人同舟,知道有舟不易,逢逆水知道拉纤,有米的时候,知道往那个碗里续米,但都吃不长久,最后不是船沉就是米尽。8 [/ S8 _% Z6 v, R: W! Q+ N( w

; q" P+ Y9 l7 Y" h) r1 Y 终于懂得,船要是自己的船,米要是自己的米,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一个坚固的碗,是焊在甲板上的,遇要求登舟者,先看是否可以同舟,而但求同舟,不求共济,只要在船上老实坐着即可,基本条件就是不凿船。这有什么好处,好处就是同舟而不挤,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收起 理由
开心 + 3
见习生小王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5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LZ的很多言论,颇有深理,对问题的看法和高度都独有见解。
5 G+ K. e+ H. q% \/ N- W看来LZ的经历很丰富,见识非凡阿。
5 R1 d. `  }7 `4 A+ H7 Y) v% X4 I! x; m  ^+ r! ~' S
LZ玩冶金机械有多久?
发表于 2010-5-25 16: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好一个“同舟共挤”!
发表于 2010-5-25 16: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好一个“同舟不共挤”!
发表于 2010-5-25 17: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
: s3 u- v  B& K% Z8 ?9 O3 g% B即大家在一条船上共同挖银子,有协调的义务。
% N& L4 g2 ^4 M& C
; T* _2 X3 _* e7 p  e% g这样说“同舟共挤”是中国特色了,还是米国,德国并非如此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17: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洋人虽然也挤,但挤的有限度,米国炼钢成本高了以后,不炼了,不会因为一定要为中国炼钢,自己不吃不喝为人家白干活,还招致人家制裁,
! @! k8 |& J8 o. k! f# C德国原来缝鞋行业不错,成本不行以后,缝的少了,转向高端,德国的鞋质量确实好,还有瑞士的鞋,都非常好,但特别贵,他们也不会因为要给中国人做鞋,而弄的自己没吃没喝,
0 U$ Y9 u8 l$ |' P我就常想,我们是为什么啊,怎么都不理解,哈哈  \/ o1 B) }% T5 z- g* e0 e$ f0 n
我就很少与人竞争太低端的东西,即使画图,不比大设计院的水平低,大家在高端竞争,无论谁输谁赢,大家总能生活,都杀死了,有什么意义啊,
发表于 2010-5-25 19: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舟不共挤”,高端,haha
发表于 2010-5-25 20: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48=MK48线导鱼雷,很牛的啊
发表于 2010-5-26 10: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在船上又不会捕鱼只能饿着- E2 Y; Q& R$ `5 q
忽然发现船是能吃的东西,于是开始凿船吃
发表于 2010-5-26 11: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2

本帖最后由 zhangbaochun590 于 2010-5-26 11:42 编辑
2 G  G* {8 ^1 M1 U8 d, ~* s
2 _; k: ?# K. L" V看了2266998的精辟文章真有同感,俺也是在好几条船上加过好多米,而都是由于加米者少,掠粥者多,俺也看到了不乏凿船者,俺担心船沉就逃到另一船上,至今也没找到真正的“同舟共济”。俺也在观察,有不少人端着个碗到处去掠粥,从来不加米,而且是专喝稠的,若看到粥稀了没油水了就赶紧跑到另一船上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2 16:46 , Processed in 0.06375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