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95|回复: 11

焊接发展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5 13: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焊接技术  焊接技术就是高温或高压条件下,使用焊接材料【焊条或焊丝】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母材【待焊接的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I. ?( c; J0 X- f( ^
的操作方法。焊接技术主要应用在金属母材上,常用的有电弧焊,氩弧焊,CO2保护焊,氧气-乙炔焊,激光焊接,电渣压力焊等多种,塑+ t% c% {1 u9 v0 V/ I. t
料等非金属材料亦可进行焊接。
# h& V( [; ]3 }1 n! n9 Q  焊接(welding)
2 y- M. \# q" K" [/ T; V& v$ U; t: E  焊接是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使同性或异性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焊接应用广泛,既可用于金属,) H0 l" y3 y5 [$ V+ y
也可用于非金属。  }) n0 j5 H. y0 ?& X4 F9 m4 F" [
  焊接技术的发展历史) _; y2 o4 b4 L3 P: ?& U/ g0 k2 ^
  焊接技术是随着金属的应用而出现的,古代的焊接方法主要是铸焊、钎焊和锻焊。中国商朝制造的铁刃铜钺,就是铁与铜的铸焊件,
7 b, N- T/ @+ o  t) D- O8 M' a/ A/ C( w5 e其表面铜与铁的熔合线蜿蜒曲折,接合良好。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建鼓铜座上有许多盘龙,是分段钎焊连接而成的。经分析,所用7 I' J8 n% q# X1 G* {1 m& b
的与现代软钎料成分相近。! o6 b0 T. c) O/ K# z$ B
  战国时期制造的刀剑,刀刃为钢,刀背为熟铁,一般是经过加热锻焊而成的。据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中国古代将
1 g. b" |+ A" j4 \  T* U5 _% Q铜和铁一起入炉加热,经锻打制造刀、斧;用黄泥或筛细的陈久壁土撒在接口上,分段煅焊大型船锚。中世纪,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也曾用2 [7 K3 t/ u; {% m  a
锻焊制造兵器。
: B2 a& M3 `! q9 e# C  古代焊接技术长期停留在铸焊、锻焊和钎焊的水平上,使用的热源都是炉火,温度低、能量不集中,无法用于大截面、长焊缝工件的
+ r5 T2 P# A/ R! U9 h: `7 o焊接,只能用以制作装饰品、简单的工具和武器。) k4 p6 r# T, K3 w: j& ]
  19世纪初,英国的戴维斯发现电弧和氧乙炔焰两种能局部熔化金属的高温热源;1885~1887年,俄国的别纳尔多斯发明碳极电弧焊钳;
: m- F+ x% n2 z/ m# W1900年又出现了铝热焊。
. I. P1 I& r9 K; f' w- b  20世纪初,碳极电弧焊和气焊得到应用,同时还出现了薄药皮焊条电弧焊,电弧比较稳定,焊接熔池受到熔渣保护,焊接质量得到提高,
# H% V+ [' X! [6 l% S: X6 {0 \使手工电弧焊进入实用阶段,电弧焊从20年代起成为一种重要的焊接方法。
( U8 B) B# ~4 Y  在此期间,美国的诺布尔利用电弧电压控制焊条送给速度,制成自动电弧焊机,从而成为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的开端。1930年美国的3 @, m; I( ]. z) T  ?4 x. T
罗宾诺夫发明使用焊丝和焊剂的埋弧焊,焊接机械化得到进一步发展。40年代,为适应铝、镁合金和合金钢焊接的需要,钨极和熔化极惰
3 B* U6 X1 H" g, l- W* @性气体保护焊相继问世。! }$ `4 ?8 w* g" O6 v
  1951年苏联的巴顿电焊研究所创造电渣焊,成为大厚度工件的高效焊接法。1953年,苏联的柳巴夫斯基等人发明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3 N; F3 B8 {( i1 y! t; p促进了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应用和发展,如出现了混合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气渣联合保护焊和自保护电弧焊等。- I& s1 ~5 k% L4 S* `" U) b
  1957年美国的盖奇发明等离子弧焊;40年代德国和法国发明的电子束焊,也在50年代得到实用和进一步发展;60年代又出现激光焊等离: W, C, |, H2 m4 Y
子、电子束和激光焊接方法的出现,标志着高能量密度熔焊的新发展,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焊接性,使许多难以用其他方法焊接的材料和结构" @- u9 g, Q2 ~) ^6 A% B* @) w" g8 q
得以焊接。1 @- E6 Q3 s$ N  H0 c
  其他的焊接技术还有1887年,美国的汤普森发明电阻焊,并用于薄板的点焊和缝焊;缝焊是压焊中最早的半机械化焊接方法,随着缝焊
8 B- g2 N' D0 z0 P过程的进行,工件被两滚轮推送前进;二十世纪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闪光对焊方法焊接棒材和链条。至此电阻焊进入实用阶段。1956年,美7 l$ R1 e3 J9 E% c$ Z4 p! H# R6 D1 z
国的琼斯发明超声波焊;苏联的丘季科夫发明摩擦焊;1959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究成功爆炸焊;50年代末苏联又制成真空扩散焊设备。
- ?+ z# Y; G( K8 J  焊接工艺
' N/ k. n" P- t0 R2 S1 {  金属焊接方法有40种以上,主要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 h( U4 }, U' S8 S* j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迅速加热熔化,形成熔: V$ l8 n# g7 E4 g# G
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
! [. ]& i5 p/ T( ?$ V  在熔焊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
9 x4 ]1 |( [9 g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T% S, j0 |/ p& m8 C, G) p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人们研究出了各种保护方法。例如,气体保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保护焊接时的电弧
3 X% s8 `% U" g7 f2 ^5 k: `和熔池率;又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进行脱氧,就可以保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
+ @0 F# Q: v6 a; ?5 T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0 Q( g4 X  i& ~- g! V; }/ E7 n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 Q! f7 Q/ f/ S1 O% v
,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2 O/ ^" Q4 ?$ e0 P/ @  各种压焊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焊接过程中施加压力而不加填充材料。多数压焊方法如扩散焊、高频焊、冷压焊等都没有熔化过程,- P. E$ I# Y2 O
因而没有象熔焊那样的有益合金元素烧损,和有害元素侵入焊缝的问题,从而简化了焊接过程,也改善了焊接安全卫生条件。同时由于1 j( u- W4 r5 F  |3 k' u% x
加热温度比熔焊低、加热时间短,因而热影响区小。许多难以用熔化焊焊接的材料,往往可以用压焊焊成与母材同等强度的优质接头。
3 l) X  K; W; c9 h- I3 y2 F6 s( a  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 D# V, z  n* ^
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扩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 F) `& [/ n; E3 u  焊接时形成的连接两个被连接体的接缝称为焊缝。焊缝的两侧在焊接时会受到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这一区域被称! }# H+ A) T1 q9 V  J" P. e+ Z4 L5 p. g
为热影响区。焊接时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电流等不同,焊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可能产生过热、脆化、淬硬或软化现象,也使焊件, O. u/ x$ J5 I" J/ \
性能下降,恶化焊接性。这就需要调整焊接条件,焊前对焊件接口处预热、焊时保温和焊后热处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质量。
! u3 G' V4 V9 I& L  另外,焊接是一个局部的迅速加热和冷却过程,焊接区由于受到四周工件本体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胀和收缩,冷却后在焊件中便产
# Q" T! g, N3 p" ~( s! W生焊接应力和变形。重要产品焊后都需要消除焊接应力,矫正焊接变形。6 C4 l! h! p( a% F3 z& [" L
  现代焊接技术已能焊出无内外缺陷的、机械性能等于甚至高于被连接体的焊缝。被焊接体在空间的相互位置称为焊接接头,接头处; m1 m3 |  D/ {' Z7 K8 i
的强度除受焊缝质量影响外,还与其几何形状、尺寸、受力情况和工作条件等有关。接头的基本形式有对接、搭接、丁字接(正交接)和
* i" v. q0 m( ]1 P) K  u6 U& V角接等。
) x. A) A6 _: D6 \3 f  对接接头焊缝的横截面形状,决定于被焊接体在焊接前的厚度和两接边的坡口形式。焊接较厚的钢板时,为了焊透而在接边处开出7 g6 F: q, j- w4 J0 F3 h
各种形状的坡口,以便较容易地送入焊条或焊丝。坡口形式有单面施焊的坡口和两面施焊的坡口。选择坡口形式时,除保证焊透外还应" h" H/ F2 f6 @+ [  T
考虑施焊方便,填充金属量少,焊接变形小和坡口加工费用低等因素。
$ u. a% ?+ b: M6 |- u8 e  厚度不同的两块钢板对接时,为避免截面急剧变化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常把较厚的板边逐渐削薄,达到两接边处等厚。对接接头, L' t5 S$ @+ b+ T
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比其他接头高。在交变、冲击载荷下或在低温高压容器中工作的联接,常优先采用对接接头的焊接。
$ c: ], ]) @2 j& e9 {# u- `* c  搭接接头的焊前准备工作简单,装配方便,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较小,因而在工地安装接头和不重要的结构上时常采用。一般来说,2 s/ l" r( p5 g7 p7 U3 ^4 n5 K! T
搭接接头不适于在交变载荷、腐蚀介质、高温或低温等条件下工作。
5 w# h+ n; B, U& U  q  采用丁字接头和角接头通常是由于结构上的需要。丁字接头上未焊透的角焊缝工作特点与搭接接头的角焊缝相似。当焊缝与外力方, u' p: m6 _9 c) i
向垂直时便成为正面角焊缝,这时焊缝表面形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焊透的角焊缝受力情况与对接接头相似。
) w2 X  q8 P/ w. M5 x  角接头承载能力低,一般不单独使用,只有在焊透时,或在内外均有角焊缝时才有所改善,多用于封闭形结构的拐角处。
) Z, ?' Z* u2 Z2 p( e- Y4 x  焊接产品比铆接件、铸件和锻件重量轻,对于交通运输工具来说可以减轻自重,节约能量。焊接的密封性好,适于制造各类容器。8 u2 ^' D+ o# L% R) I
发展联合加工工艺,使焊接与锻造、铸造相结合,可以制成大型、经济合理的铸焊结构和锻焊结构,经济效益很高。采用焊接工艺能有- i+ J8 B$ M5 g: z" b
效利用材料,焊接结构可以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性能的材料,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长,达到经济、优质。焊接已成为现代工业中一种
$ e2 @. t9 D- @3 C; Z6 c不可缺少,而且日益重要的加工工艺方法。; J5 K1 C) f3 U# l$ |) ?2 K
  在近代的金属加工中,焊接比铸造、锻压工艺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焊接结构的重量约占钢材产量的45%,铝和铝合金焊接4 Y; z6 T" {  }+ \3 U2 x
结构的比重也不断增加。$ z6 ~0 z5 t! k6 _) E5 m! m
  未来的焊接工艺,一方面要研制新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如改进现有电弧、3 O9 I  |. Y0 k4 B4 s! @
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等焊接能源;运用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改善电弧的工艺性能,研制可靠轻巧的电弧跟踪方法。
* [+ n6 f5 \, Q# _" C9 f$ Y  另一方面要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如焊机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研制从准备工序、焊接到质量监控全部过程自动化& l, _+ P  q) K1 E5 n. W+ |% M
的专用焊机;在自动焊接生产线上,推广、扩大数控的焊接机械手和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焊接生产水平,改善焊接卫生安全条件。7 L/ t( \) B1 d
  塑料焊接  |! {0 C0 S- ]$ x4 _) {" w
  采用加热和加压或其他方法使热塑性塑料制品的两个或多个表面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方法。 * a1 @1 v- Q2 D! h1 d% d3 t4 d
  焊接作业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
4 `2 `) J# y# I2 e  (1)焊接切割作业时,尤其是气体切割时,由于使用压缩空气或氧气流的喷射,使火星、熔珠和铁渣四处飞溅(较大的熔珠和铁渣能
$ z( B4 ]9 K  n飞溅到距操作点5m以外的地方),当作业环境中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或气体时,就可能会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3 I8 i7 g1 J& h7 S" v
  (2)在高空焊接切割作业时,对火星所及的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未清理干净,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乱扔焊条头,作业结束后未认& d9 {$ A  K- B8 ^. F
真检查是否留有火种。
" E* Z( O/ G/ i7 i! O8 z7 W: N  (3)气焊、气割的工作过程中未按规定的要求放置乙炔发生器,工作前未按要求检查焊(割)炬、橡胶管路和乙炔发生器的安全装置。
+ S# ?! C, K: T' l1 a  (4)气瓶存在制定方面的不足,气瓶的保管充灌、运输、使用等方面存在不足,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
* }1 b3 Q/ j9 i. N8 r! Q  (5)乙炔、氧气等管道的制定、安装有缺陷,使用中未及时发现和整改其不足。2 H2 g( r6 u6 [& h0 M& G
  (6)在焊补燃料容器和管道时,未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在实施置换焊补时,置换不彻底,在实施带压不置换焊补时压力不够致使外- C/ D# N( B, w& V
部明火导入等。' N& Z& ?* h2 h0 v
  焊接作业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防范措施
" y( L5 C8 ?2 q: H- \; g. D7 n  (1)焊接切割作业时,将作业环境l Om范围内所有易燃易爆一380.( e( {  Z+ d7 a5 i2 y) G! _
  物品清理干净,应注意作业环境的地沟、下水道内有无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以及是否有可能泄漏到地沟和下水道内可燃易爆物质,
  d1 z, }4 N2 l( C9 d以免由于焊渣、金属火星引起灾害事故。+ `8 i# u% G" R  f
  (2)高空焊接切割时,禁止乱扔焊条头,对焊接切割作业下方应进行隔离,作业完毕应做到认真细致的检查,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 J' s5 a* |$ Y+ @$ A" p% a. z
可离开现场。
+ E1 Q! v* ?0 C0 I! f2 V2 y  (3)应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程要求的气瓶,在气瓶的贮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h% G" O$ F( q3 |  Y' O
  (4)对输送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管道应按规定安装、使用和管理,对操作人员和检查人员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
+ t6 p1 M( W& q  (5)焊补燃料容器和管道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焊补方法。实施置换法时,置换应彻底,工作中应严格控制可燃物质的含影实施' B1 p7 q& T) t5 K5 N' `2 \% ?/ D( i
带压不置换法时,应按要求保持一定的电压。工作中应严格控制其含氧量。要加强检测,注意监护,要有安全组织措施。6 r7 @" J; P' Y$ B4 e5 O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工业技术,焊接的出现迎合了金属艺术发展对新工艺手段的需要。而在另一方面,金属在焊接热量作用下所产生
$ j+ D* F3 G) G) c. A的独特美妙的变化也满足了金属艺术对新的艺术表现语言的需求。在今天的金属艺术创作中,焊接可以而且正在被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7 t5 t" ]" b  L+ w, c0 F表现语言而着力加以表现。本文对这一技术的出现与运用进行了分析。 + D( w) a5 d% r8 J0 ?5 @*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5 13: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系对焊接技术历史进行概述的科普文章,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0-3-5 14: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0-3-5 21: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呵呵
发表于 2011-12-15 13: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一下!
# X& q: r" {* W5 V
发表于 2012-7-28 11: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soso_e100:}
发表于 2012-7-28 15: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2-7-31 2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d学习了,谢谢楼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12-8-7 14: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分享,学到不少东西。
发表于 2012-12-1 15:2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4 11:49 , Processed in 0.07349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