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常要看各种技术文件,有时看着能看乐了,有时心存敬畏之情,总体的感觉,世界太大了,我们很渺小,, V& ?" I) z; i# `
& Q X! I) p, {5 D 看资料,一看作者的姓名里夹着‘冯’,立即就紧张,这是多年的习惯,害怕,到不是害怕这些旧武士贵族。/ b$ ?! C, ~# d% c& m& J% R
现在大家在纪念钱氏,不过绝大多数的人是不知道钱氏为啥这样厉害?钱氏的导师是一个顶尖的‘冯’,钱与冯合作了一个定律,厉害吧!45年前,米国佬其实不知道导弹怎么控制,派间谍都没了解明白,45年秋,钱以米军上校的身份接收了另外一个‘冯’的全部研究资料,彻底搞懂了控制方式,从此世界无敌的。
. I( T9 U$ v4 }; _5 T+ V8 {% |+ n: l
最简单说这个问题,现在把米国洛-马,诺-格搞总体的家伙弄中国来,看看什么成色,还愁大飞机。
5 k% _$ z P4 W C9 F) `0 }
6 O) Z, [& ]7 x4 l' L 看国内技术资料,上来都是先说一大堆的进步,有时说好上几页,说完了,再说还有20年的差距,不知道作者从哪里找到的格式?% h( O% w5 U8 B9 D2 A
q) i% W5 r, j% E; w% u6 i1 A 假如你看MIT的论文,比我国博士的论文起码厚2/3,你就会想这里有多少内容是我们不研究的?我国的博士说,写多了也没人看,也可能是这样吧!) a/ d: T& |/ h* u5 Z/ o
, D/ c6 m' ~1 L7 q
钱氏提创新,提倡学习‘加州理工’,但很难啊,起码你坐不住,你坐的时间就不如加州理工的时间长,怎么有好文章?
; B' i( v' J) _2 W4 n9 v7 q$ n N8 Q, y2 A9 H* y6 G
看有些技术报告,前后根本不搭界,说的就不是一个东西,但发觉的家伙很少,大家都没有功夫看。但该中标还中标,跟写些什么关系不太大。
r3 v, ?5 |4 t u) B! i' [& m" v9 x+ @ D2 j' n0 G/ B1 s
现在写书太方便了,一堆家伙坐一起,大家一讨论,书就出来了,大家说还得感谢微软。
9 Q% z# z/ \" M5 i' d! P, H, }. B/ q4 o$ @1 |, |/ ^" P
看资料,有时看的害怕,现在东西太多了,有些东西根本看不完,我四处找钛合金的资料,发现米国80年就焊65厚的板子,我原来以为焊30厚不得了了,看来还是浅薄,看激光焊接,原来早就能干几十厚的东西,不少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