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最先进入装配的零件称装配( )。3 K3 {. b% b1 d& F$ B% b
A、标准件 B、主要件 C、基准件 D、重要件
; w$ N4 u, Y3 Q) f& w1 L( u32. 在单件和小批量生产中,( )。
; B- d: c7 ?; R8 g, Z0 w A、需要制定工艺卡 B、不需要制定工艺卡
9 _* T0 ]( T% k7 e- `2 J( e C、需要一序一卡 D、需要制定工步卡
- x; h* @/ K5 o$ h5 Z/ w33. 装配( )应包括组装时各装入件应符合图纸要求和装配后验收条件。
& J" e! o1 ~) D& u3 t J# B0 W7 g1 F A、生产条件 B、技术条件 C、工艺条件 D、工装条件$ X! g' |8 P# s
34. 部件( )的基本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由主动到被动。! l& e* R2 f1 ^, n; h
A、加工工艺 B、加工工序 C、装配程序 D、制造程序
* |, l1 r2 Y' }4 v2 p- s- Q% |35. 圆柱形凸轮的划线第四部是在划出的曲线上打上( )。& d! Z$ h/ _9 U- }6 C( v, x. _ _
A、痕迹 B、标记 C、样冲眼 D、号码
$ l" R6 N8 }* d: {/ s. f' {+ d9 @36. 研磨圆柱孔用研磨剂的粒度为( )的微粉。
$ V# D( h* R& A3 n A、W7~W7.5 B、W5~W5.5 C、W4~W4.5 D、W1.5~W2/ ~$ _3 [) T" Z3 `) e4 Q
37. 浇铸巴氏合金轴瓦首先清理轴瓦基体然后对轴瓦基体浇铸表面( )。1 F( {* y5 s9 t9 H' e: F
A、镀锡 B、镀铬 C、镀锌 D、镀铜4 `% h6 x5 t) Q% V5 ]# \8 e9 Q
38. 液压传动装置的控制、调节比较简单,操纵方便,便于实现( )。1 I. G# q4 b, K+ F
A、自动化 B、系列化 C、标准化 D、通用化2 t/ T5 ]8 R3 y1 Y& j; O' A6 V
39. 换向阀利用阀芯在阀体间的( )来变换油液流动的方向。1 T* n# R9 A+ q9 W% z* i. q
A、移动 B、转动 C、相对移动 D、配合! F) H3 g& r3 j5 d3 |2 Y6 a, Z, V% n( X
40. 曲柄摇杆机构属于( )。5 t% t! U& i0 S* s
A、空间连杆机构 B、铰链四杆机构 C、滑块四杆机构 D、两杆机构
% [: v5 f* j2 c7 m' z4 J! |, d/ W41. 凸轮轮廓线上各点的压力角是( )。
. C* p7 i$ x% l. C/ n. N Z A、不变的 B、变化的 C、相等的 D、零
7 e0 z* \- m q1 D# v5 S2 B4 c42. 螺旋传动的结构( ),工作连续平稳。6 x# g( W0 M3 F O4 V! O- B4 ?1 D
A、复杂 B、简单 C、标准化 D、不确定0 ]0 C, I" _. c7 y3 x" B4 B i
43. ( )用来支承转动零件,即只受弯曲作用而不传递动力。5 v! M' b$ S9 e2 Q
A、转轴 B、心轴 C、传动轴 D、曲轴+ g( n. `, T3 }- s. w5 \8 o
44. ( )工作面是两键沿斜面拼合后相互平行的两个窄面,靠工作面上挤压和轴与轮毂的摩擦力传递转矩。1 F* _: ~0 Y- Q8 }3 O2 o
A、楔键 B、平键 C、半圆键 D、切向键/ n" _; u1 k1 I
45. ( )圆锥销及开口销均有国家标准。' V5 q- e. H% A6 F
A、槽销 B、特殊形状销 C、安全销 D、圆柱销
( h6 O5 j+ }. a46. 联轴器性能要求能适应被联接两轴间的相互( )。' M# ~( V K2 E o. X2 c' d
A、距离 B、方向 C、位置关系 D、速度
0 h6 k" Z; R' x9 E47. 离合器按实现过程分为操纵式离合器与( )。
9 ]2 F" }$ }+ v1 v A、摩擦离合器 B、自动离合器 C、啮合离合器 D、刚性离合器
5 D0 D+ m+ o4 w8 w9 K( u( L" M48. 测量误差是指测量时所用的( )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7 f: k/ v) @5 {* _# a7 N
A、办法 B、程序 C、手段 D、方法
# B+ L- S T$ x" Y+ b5 G7 v- ]# n49. 线纹尺的刻线误差属于( )误差。
' N. r) } V7 @. f A、制造 B、测量 C、加工 D、标准器具
4 A3 c) g# e+ U% c1 O# {! }! H50. 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误差的数值和符号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的误差称( )误差。0 w& J; l4 y& r- `2 w" i$ V
A、人为 B、随机 C、变值 D、方法
3 x' D1 ]/ N! i; `51. 机床和基础之间所选用的调整垫铁及( )必须符合规定要求。5 v* L6 C: n, H1 Y c
A、数量 B、质量 C、体积 D、耐性2 E: U+ F$ B7 s4 f x, [0 M5 q R/ J
52. 机床上有些零件由于结构细长,受力后就易产生( )。
2 D4 `! D; f2 q. Y {& n# \: S6 ` A、变化 B、变形 C、破损 D、磨损
1 ^# y3 Z( r, M+ ^* w, f. L53. 旋转机械产生振动的原因之一有旋转体( )。
+ y2 ~0 G" Z6 S( ]) G! { V+ d A、不均匀 B、不一致 C、不同心 D、不同圆# N% T" P: a @/ @/ ]$ E* ?' `* h
54. 齿转啮合时的冲击引起机床( )。
' G5 `4 r2 w, w4 R* x; f A、松动 B、振动 C、变动 D、转动/ e+ N8 e( T' r
55. 零件( )误差产生原因有工艺系统受力所引起的误差。& ]& F3 P3 C6 I5 Z
A、计量 B、使用 C、加工 D、测量
) e: J1 M! Z' P56. 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定位误差包括( )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
5 d# @3 G- B1 x A、标准 B、基准 C、基面 D、基础/ q" [) e; A' n( L6 K
57. 工件用外圆在U形块上定位,加工圆柱面上键槽时,工件以上母线为工序基准其定位误差等于( )位移误差与( )不重合误差之和。% e6 y) [3 \8 _# M. u+ \* [
A、基准 B、标准 C、基面 D、基础
3 z% V; _+ l7 b1 M. S' m58. 减少夹紧( )的措施之一是夹紧力尽可能与切削力、重力同向。" `7 o/ v/ P. j5 b* h. S* p/ q3 G
A、上差 B、下差 C、误差 D、公差- e1 k, p# V! Z H* q6 B0 O
59. 机床误差包括( )误差。
$ S/ F1 r: U( k3 e4 T A、机床刀具 B、机床夹具 C、机床主轴 D、机床量具
+ d$ B1 p5 T* b) v60. 导轨面间的不平度,习惯上称为“扭曲”,属于导轨的( )精度。' t, c" B u6 ^, N" c% i* m
A、位置 B、表面 C、结合面 D、接触
; g1 W: B" V* R$ t61. 机床传动链误差,是由( )链中各传动件的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造成的。
* M' e2 F0 J; H: s3 c2 G A、运动 B、结合 C、传动 D、连接) k1 n1 f. T' K% B. R
62. 刀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随刀具的( )而异。9 L2 x( W% N0 g) ?2 Q0 u6 e
A、种类不同 B、大小 C、用途 D、性能" R& e) E1 a5 |; T; x
63. 砂轮磨内孔时,砂轮轴刚度较低,当砂轮在孔口位置磨削时,砂轮只有部分宽度参加磨削,切削力( ),孔口外的孔径磨出的较大。4 q7 b9 k' P% ~: M2 r/ ^6 N
A、大 B、较大 C、小 D、较小( K3 G5 A0 `( V& K- n" A( M+ E3 X
64. 刀具磨钝( )工件的加工精度。
+ {6 L& r8 H1 L A、增大 B、减少 C、降低 D、减小
4 r* B- I* V! Z7 B65. 关于减小热变形误差的措施错误的是,( )。: |$ X& i" U2 D& v
A、在恒温室内对工件进行加工4 M$ s. n4 X) Q/ ^! }/ G7 h
B、在室外对工作进行加工
* g- U1 K: G& {/ w. _, l C、加工前预热机床使其在热平衡状态下进行加工; j( l" }; [6 c
D、加工时充分冷却减少温升5 N- U. ] i7 O+ w
66. 工件残余应力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存在于工件内部的应( )。
& v ?, S* R- p6 Y; ?6 R A、引力 B、重力 C、惯性力 D、力7 j. L3 e# Z" W
67. 由于外来的灰尘微粒掉落的结果,使球形阀“B”卡住会产生压力( )。5 m) J4 @2 Z7 G( w
A、运动 B、行动 C、冲动 D、振荡
9 C6 [: O2 L/ m" U68. 溢流阀阻尼孔被堵塞使液压牛头刨床空运转时液压系统中压力( )。$ V. j6 i7 B1 ~ q; T
A、超高 B、超低 C、过低 D、过高. n, b; m# Q$ a' y# [( P
69. 造成低速时滑枕有( )现象原因滑枕润滑不良。6 y( o- W. I& o T9 n8 w! Y2 V7 i& y3 X
A、时动时停 B、爬行 C、缓动 D、慢动
2 m& N, y' x# I% Z" T70. 工件表面磨削时有突然拉毛痕迹的缺陷原因之一是( )砂轮磨粒脱落夹在砂轮和工件之间形成的。5 @* _0 i4 H; Q( [
A、粗粒度 B、细粒度 C、较粗粒度 D、较细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