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6-9 08: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液压油箱的设计要点
% e) ^, ?6 G# C9 N6 n. T7 P1 W作者 NWHB70 2007.07.02
9 Q" m$ G& y7 A, x2 a; C1 I参考 成大先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 a: o8 ]1 t& A, h7 U
" y* u! G- p6 J" ~4 k1 m) c. q
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油箱中安装有很多辅件,如冷却器、加热器、空气过滤器及液位计等。3 D( A( V( Y+ s$ y
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二种。开式油箱,箱中液面与大气相通,在油箱盖上装有空气过滤器。开式油箱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液压系统普遍采用这种形式。闭式油箱一般用于压力油箱,内充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充气压力可达0.05MPa。如果按油箱的形状来分,还可分为矩形油箱和圆罐形油箱。矩形油箱制造容易,箱上易于安放液压器件,所以被广泛采用;圆罐形油箱强度高,重量轻,易于清扫,但制造较难,占地空间较大,在大型冶金设备中经常采用。# ]% d2 x) h& t4 O. m! z4 d
油箱的设计要点2 s" E" c y) t* \( V" E6 b
设计油箱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1 W' p* i/ E. b9 }5 J; h 1)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一方面尽可能地满足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应能容纳系统中的所有工作介质;而工作时又能保持适当的液位。
5 c' H* ]! N" v- q0 [' S e 2)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以防止吸空和回油飞溅产生气泡。管口与箱底、箱壁距离一般不小于管径的3倍。吸油管可安装100μm左右的网式或线隙式过滤器,安装位置要便于装卸和清洗过滤器。回油管口要斜切45°角并面向箱壁,以防止回油冲击油箱底部的沉积物,同时也有利于散热。
2 z1 O0 x' o: v% b' A6 M. d( V 3)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地远些,之间应设置隔板,以加大液流循环的途径,这样能提高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杂质的效果。隔板高度为液面高度的2/3~3/4。0 v( c3 k7 W' }# h+ l" C/ l G7 P
4)为了保持油液清洁,油箱应有周边密封的盖板,盖板上装有空气过滤器,注油及通气一般都由一个空气过滤器来完成。为便于放油和清理,箱底要有一定的斜度,并在最低处设置放油阀。对于不易开盖的油箱,要设置清洗孔,以便于油箱内部的清理。
- r6 g o' L( C2 f) ~ 5)油箱底部应距地面150mm以上,以便于搬运、放油和散热。在油箱的适当位置要设吊耳,以便吊运,还要设置液位计,以监视液位。
- C5 d9 ]) h7 O: t/ R; z 6)对油箱内表面的防腐处理要给予充分的注意。常用的方法有:
3 B/ l/ U1 f' P+ f9 c0 S! [ ① 酸洗后磷化。适用于所有介质,但受酸洗磷化槽限制,油箱不能太大。+ o" y3 S; p1 I" ]+ y% O
② 喷丸后直接涂防锈油。适用于一般矿物油和合成液压油,不适合含水液压液。因不受处理条件限制,大型油箱较多采用此方法。7 g; t" @; Z; v) t
③ 喷砂后热喷涂氧化铝。适用于除水-乙二醇外的所有介质。
# g1 \( S# S& O ④ 喷砂后进行喷塑。适用于所有介质。但受烘干设备限制,油箱不能过大。8 r. j% b s* q+ w; f
考虑油箱内表面的防腐处理时,不但要顾及与介质的相容性,还要考虑处理后的可加工性、制造到投入使用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经济性,条件允许时采用不锈钢制油箱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