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wcg21

模具零件在线切割加工中变形分析及解决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4 22: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9-15 18: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发表于 2011-9-29 19: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啊,用得上,谢谢了哦
发表于 2011-10-3 10: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线切割是利用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切割成型。变形原因无需下载,这样可供方便互学。
9 P$ s1 C9 T5 K, H1 ]# \7 h8 K+ o1 产生变形及裂纹的主要因素 ! j5 X$ i9 T2 e$ c; Z
% K7 A. x1 u" `) _1 y6 s! O
在生产实践中,作者经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发现线切割加工产生变形和裂纹与下列因素有关。
, e# w1 G7 T0 C3 t) Z
5 o  U$ f( N! s1.1 与零件的结构有关 1 n4 |% w& [: Z% A( v

$ d5 W& g* i4 `# R1)凡窄长形状的凹模、凸模易产生变形,其变形量的大小与形状复杂程度、长宽比、型腔与边框的宽度比有关。形状越复杂,长宽比及型腔与边框宽度比越大,其模具变形量越大。变形的规律是型腔中部瘪入,凸模通常是翘曲; , `; A0 q. P2 l. G, I
2)凡是形状复杂清角的淬火型腔,在尖角处极易产生裂纹,甚至易出现炸裂现象。其出现的频率与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等有关; ) J% @7 \$ j+ ?# U: c2 I
3)圆筒形壁厚较簿零件,若在内壁进行切割,易产生变形,一般由圆形变为椭圆形。若将其切割缺口,在即将切透时易产生炸裂现象;
9 o. ^+ Q/ B' ^  f9 s" z7 D4)由零件外部切入的较深槽口,易产生变形,变形的规律为口部内收,变形量的大小与槽口的深度及材料性质有关。
: l  c% u" l/ k9 X: X' o5 D* A+ f$ H, Y6 s% v
1.2 与热加工工艺有关 . J2 m  d/ |0 F6 ^

* D9 Y. w2 G$ Z, m3 ^1)模具毛坯在锻造时始锻温度过高或过低,终锻温度偏低的零件; ) @+ O  B3 k* H* ?/ R" |
2)终锻温度过高,晶粒长大,终锻后冷却速度过慢,有网状碳化物析出的模坯; % J8 e+ F& Z# X8 D' h  e
3) 锻坯退火没有按照球化退火工艺进行,球化珠光体超过5级的零件;
# v; ]& B, Q5 P% k/ a1 i" G4)淬火加热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粗大,降低材料强韧性,增加脆性; ; m$ e; P4 B( p
5)淬火工件未及时回火和回火不充分的零件。
3 U# e+ o# q6 h; U; b% ]0 C/ }6 H  u* Z- R1 R; \$ a
1.3 与机械加工工艺有关
9 n/ J: P/ U& {* D/ e+ @" C+ T5 J2 j
1)面积较大的凹模,中间大面积切除而又事先未挖空,因切去框内较大的体积,框形尺寸将产生一定的变形;
5 q. G8 J# g# P* R: t7 ]; \1 t) B2)凡坯料中无外形起点穿丝孔,不得不从坯料外切入的,不论其凸模回火和形状如何,一般容易产生变形,尤其是淬火件变形严重,甚至在切割中产生裂纹; + d3 l+ ?' {$ L
3)对热处理后的磨削零件,无砂轮粒度、进刀量、冷却方式等工艺要求,磨削后表面有烧伤及微裂纹等疵病的零件。
- }' {. n4 n; r* T; M; b* q3 y$ j* ]6 M# N8 h' p4 _
1.4 与材料有关
/ i' M" K" \  \3 O3 r1 T8 u% c) s- j
1)原材料存在严重的碳化物偏析;
( y) B1 I& @* m2)淬透性差、易变形的材料,如T10A、T8A等。 * ~, i1 o% ~0 b; i- }

& x* n6 e* J* q* m* _4 Z1.5 与线切割工艺有关 2 s  _: H' }, e4 p/ p# p
/ g. T* X3 m# s
1)线切割路径选择不当,易产生变形; 2 ]% ?& i' y. u2 F5 j
2)工件的夹压方式不可靠、夹压点的选择不当,均易产生变形;
$ }& M$ x' _9 J; f# s- n3)电规准选择不当,易产生裂纹。
+ A) O; V) b; E) A- Z5 [: r' V: F3 H
2 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措施 2 [1 m' P2 H& q% A+ S& B7 W8 t/ Y' I
- d- p3 n2 t/ M5 e
找到了变形和开裂的原因,即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避免,防止变形、开裂。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8 r5 ], I' V, c& i* t+ L

; B* w/ O' s: c. d5 B% X, S2.1 选择变形量较小的材料,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 5 z8 F; h$ B4 R( M& I& `

* L% @  K1 E' |7 T为了防止和减少变形、开裂,对需要线切割加工的模具,应对材料的选择、热加工、热处理直到制成成品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关注和重视;
+ b6 A; E' B4 {3 o7 V1 v0 s5 {, e" R3 A. I
1)严格检查原材料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探伤,对于不合格原材料和粗晶粒钢材及有害杂质含量超标钢材不宜选用; 6 `9 W7 g* d; H
2)尽量选用真空冶炼、炉外精炼或电渣重熔钢材;
7 @* o0 b$ ]) q, ?5 t( J3)避免选用淬透性差、易变形材料;
' Y7 g* {; d2 H0 H) p1 B4)坯料应合理锻造,遵守镦粗、拔长、锻压比等锻造守则,原材料长度与直径之比即锻造比最好选在2-3之间; ' k/ }* r4 a1 P3 f
5) 改进热处理工艺,采用真空加热、保护气氛加热和充分脱氧盐浴炉加热及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 o& W7 g0 [2 W6 a2 \) A6)选择理想的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
6 x3 S6 _- u# h$ _: t- r" L, ^* l# G  ]" K7)淬火钢应及时回火,尽量消除淬火内应力,降低脆性; : Q" Y1 \' k/ F1 @4 Q8 P" \
8)用较长时间回火,提高模具抗断裂韧性值; , g: V) f, s  J
9)充分回火,得到稳定组织性能;
& {! V/ l' d9 [6 B10)多次回火使残余奥氏体转变充分和消除新的应力;
* d  _) p$ l. V11)对于有第二类回火脆性模具钢高温回火后应快冷(水冷或油冷),可消除二类回火脆性;
( S2 m# z% y" b+ g12)模具钢化学处理之前进行扩散退火、球化退火、调质处理,充分细化原始组织。 ; _# c: N* \+ g6 x( _7 A
8 z- {' n9 X5 X$ _9 B% y
2.2 合理安排机械加工工艺
4 E8 \7 s0 x- O, G( H* n, h3 f1 K: U# N# S
1)线切割工件坯料的大小,要根据零件的大小确定,不宜太小。一般情况下,图形应位于坯料中部或离毛坯边缘较远而不易产生变形的位置上,通常应取图形到坯料边距大于10mm; , S4 {# c- |& s9 F, @
2)凡较大的型腔或窄长而复杂的凸模,配制坯料时要改变传统的实心板料习惯。大框型腔、窄长型腔等易变形零件,其中间部位应镂空。这样淬火时表里状况得以改善,温差小,产生的应力小,同时切割时切除的体积也就小,应力达到平衡也就不至受破坏;
) L+ W) s$ Y9 }, f* T! G3 t1 t3)在模具使用允许的情况下,大框形型腔零件的清角处,应适当增加工艺圆角R,或在线切割之前将清角处钻空,以缓解应力集中的现象;   z+ ]: Q7 h9 ?( L
4)对凸模零件,在淬火之前应在凸块坯料中钻外形起点的穿丝孔,使工件在切割时保持内应力平衡且不被破坏,以免从材料外切入引起开裂变形。
/ {2 s1 O) H' D1 M
" ~1 M. v* W4 {3 ~0 O$ U2.3 优化线切割加工的工艺方案,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 H: j2 c& h$ H5 F) f( ^( {. k: s8 v/ f' l) z8 M/ O$ p9 q, J# t4 D
2.3.1该进切割方法
0 i5 h. {) K# _0 C9 `3 G
1 ~$ q2 u+ R. Q, a& J: X* d1)改变一次切割到位的传统习惯为粗、精二次切割,以便第一次粗切割后的变形量在精切割时及时地被修正。一般精切割时的切割量应根据第一次切割后的变形量大小而定,一般取0.5mm左右即可。这种办法常应用于形状复杂而势必产生变形的零件或要求精度较高、配合间隙较小的模具;
7 O$ ]( b  E3 q2)改变两点夹压的习惯为单点夹压,以便切割过程中的变形能自由伸张,防止两点夹压对变形的干涉,但要注意,单点夹压的合理部位通常在末尾程序处。这样所产生的变形只影响废料部分,避免了对成型部分的影响; * k3 _8 l5 i; u- d' o0 K
3)对易变形的切割零件,要根据零件形状特征统筹安排切割的起始点、程序走向及夹压位置,以减少变形量。一般应选择较平坦、已精加工或对工件性能影响不大的部位设置线切割的起始点。 4 h# a$ n: M* T' q8 y% B

( @1 E( y& I3 }& I: a2.3.2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 {, J) r5 e9 ]) U3 k, z
# X) Q0 ]  H2 |* l4 e8 D0 g0 y) ]
1)采用高峰值窄脉冲电参数,使工件材料以气相抛出,气化温度大大高于融化温度,以带走大部分热量,避免工件表面过热而产生变形; - m5 U9 q/ ~4 J) |5 R6 F3 a/ O
2)有效地进行逐个脉冲检测,控制好集中放电脉冲串的长度,也可解决局部过热问题,消除裂纹的产生;
4 ~/ \) b* k: m8 F1 {% x; ?3)脉冲能量对裂纹的影响极其明显,能量越大,裂纹则越宽越深;脉冲能量很小时,例如采用精加工电规准,表面粗糙度值<Ra1.25μm,一般不易出现裂纹。' @; c6 P+ }& p3 [

: f( ~2 o3 h+ d
发表于 2013-1-14 13: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94:}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25 10: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需要,下了。
发表于 2013-1-28 17: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学习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5 04:00 , Processed in 0.06760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