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9 08: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工业,我们实际就是个组装,自己创新还谈不上,8 M/ u9 z2 x5 V% F* ?# G9 L. m
# _0 Y. R) o, q/ t$ j' V
汽车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环节,突破一点是没有用的,从车体设计,钣金拉伸到电气控制,都是一个环节,不仅要有芯片,还有一大堆和实际实验相关的东西,即使我们能 ...
9 Z* `7 K! a" ~" t+ w3 N# m过街蛤蟆 发表于 2009-5-18 10:06 
, h. @) ~! I, p9 M- M6 W.
3 c# B' l3 Z) k2 c过街蛤蟆 及 卓信 、螺旋线 三位友好!0 E, h& ]: b/ _
.1 g6 m7 K, n, m6 U/ D* ~- r% h
对于你的上述说法是认同的!6 Z+ ~. M9 v4 | l% ]
.
$ r) f4 X9 b# o( n是的,做为整机的研发来讲,控制部分与机械部分是需要通盘考虑的,“断章取意”, J* D9 y& l8 h) q C* B2 ]4 k1 g
式的国产化工作是很难得到原设计思想中的“真蒂”。
9 m: G9 R$ X' B1 j.
\' p+ Q2 r+ C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高技术附加值商品(产品)大规模的引进,一个与之有4 }" ^/ g( ^ g! I4 O; q
关的一个名词被人们提到的次数多了起来,这就是----高技术附加值商品(产品)" W/ e' c+ c y p' k& v* q
的国产化率。
+ k5 ~& m# s& Y; ]9 c.
" b9 x* w% W# i6 [$ W; v7 H& O在电视中常常听到的是某某产品国产化率达到了多少多少,有一段时间确实为这些
. p; c& ?( f7 D2 \, r$ m# P产品的国产化率的逐渐的提高而高兴过。但慢慢的发现,这个愿望尤如高等数学中
; H, T- u+ M+ k5 G9 _的那条“渐近线”,既永远在逼近,却永远达不到,有时在想,剩下的百分之几没: L# L! W, N- @6 L7 { k0 O
能达到国产化,也没什么了不起,也随着大多数国人沾沾自喜起来。
% m: A1 }' E) I9 w, a' p6 s.
, E; l* J: ?& P( @" h但,随着我对计算机、单片机等控制项目的参与、操作、学习、掌握,使我越来越1 x; x+ b. L7 Q3 q: F/ o5 Y: n
感到这剩下的百分之几的厉害程序,千万别小看这区区百分之几,它是可以要了我
' I( |* @$ E6 m7 Z们这些产品的“命”!!5 ^% U; b( l# Z7 L H
.) q+ C* H) A R' n! [
syw 090519---08.085 t2 U% X& M(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