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88|回复: 15

c620车床维修,我的教学课题---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5 01: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任《机械设备维修与工艺》的理论教学任务,其中做了一个“c620车床维修”教学课题,在具体实施时觉得涉及的范围太大,各位有好的建议吗?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08: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上课题内容:C620-1型车床维修课题(理论分析)计划4 F( Q' h4 S( Z0 J$ U% ^0 e* G! ~
一、课题/ K% g9 P2 ^, q  _% {
1、主轴(床头)箱部分   4、床身部分               7、离合器轴及三杆部分/ A1 j% d5 Q  c4 L
2、主轴部分             5、溜板箱与尾座部分       8、整机调整与试车(含加工精度、离合
6 C- [% a0 H. `( S3、进给箱部分           6、大中小拖板及刀架部分      器、主轴制动、脱落蜗杆等方面)
6 a. ~; g( r# R* }( I) d6 _二、任务
8 N+ W% W# G, e3 G  l; n' `1、分析后绘制装配系统图                  7、定位与紧固情况分析% k+ c9 V3 X) s3 }
2、易损件判断                            8、易出故障分析及修理方法
( H' I" F5 V- d. D4 y3、零件的修复加工工艺卡                  9、润滑分析(含选用油、润滑方式、润滑部位)
/ Z1 K  z6 @8 I: j; ~, H4、零件个体或装配精度检测方法           10、数据标准(ISO、国标、部标、行标等)来源
2 U( @1 W9 H0 {1 \' e7 G) F5、装配间隙调整方法                     11、装配后的要求分析
7 \. d, R. ]0 ^8 H+ i6、装配方法与难度分析* s3 g- C, ~( U7 K) u6 V+ V
三、分组及课题任务(一个班40人)
  a; N3 l9 G% x第一组:5人 " C  Y) @: b( `. B6 Z- e! ?& L) V3 Y/ E
课题1:主轴(床头)箱部分(主轴与离合器轴除外)- J5 {; X* T" q1 q
任务:以上第二项中的1(任选一轴)、2、3(任选一齿轮)、4、5、6、7、8、9、10、114 U% w% Q  y* L* z
4 W% U* t! t: P" e4 M+ a5 O
第二组:5人
' ?4 G+ g! G2 b: K3 I5 P课题2:主轴部分
5 @3 o& }/ Q$ l- d2 t任务:以上第二项中的1、2、3(主轴)、4、5、6、7、8、9、10、11
# ]. a( ~& a# C$ a5 v! K# _" E# T3 Q" t' \: h
第三组:5人
- x$ W5 m" {: X1 x课题3:进给箱部分
: w2 M% C" k6 a' b0 V: b% S/ ~任务:以上第二项中的1(塔式齿轮轴)、2、3(任一齿轮)、4、5、6、7、8、9、10、11. ~* W+ f2 c$ K/ E$ _1 A

3 a3 ^+ U2 m9 |  R5 Y6 n第四组:5人
6 `, n+ ^0 H4 v' s课题4:床身部分8 p$ J% z1 l+ {# B/ d& [6 Z' D
任务:以上第二项中的3(导轨面)、4(导轨面)、7(与各部件间)、9、11
! q) m% Y) c, y6 S' u5 h( G: b+ Z1 L  r2 H" P
第五组:5人+ t% ]! w& J8 S3 C+ F, \: l
课题5:溜板箱与尾座部分
0 ^5 C: y; J2 d7 Z. C; z+ h4 ~  a任务:以上第二项中的1(尾座)、2、3(拨叉)、4、5、6、7、8、9、10、11
" t, S# @4 N; ^: u$ y& k, [2 X, I
第六组:5人
" e" |/ G4 [% Z3 J8 H课题6:大中小拖板及刀架部分( H( K  G. I9 K: h+ l
任务:以上第二项中的1(刀架)、2、3(中拖板燕尾)、4、5、6、7、8、9、10、11( o' ]6 Y; L' r1 s  M$ k4 H
0 s( `& t: z  A/ h9 Z7 H
第七组:5人6 N9 m' q. n5 n" q9 |. }% q
课题7:离合器轴及三杆部分
9 w2 _9 c) ^9 `6 E, i任务:以上第二项中的1(离合器轴)、2、3(丝杆弯曲)、4(丝杆)、5、6、7、8、9、10、111 ~# k  Z% {# ?
. q5 I4 g0 z1 t" h7 y& `7 `
第八组:5人
& \3 D6 f' M  L" k8 f: j$ Q1 p; y课题:8、整机调整与试车(含加工精度、离合器、主轴制动、脱落蜗杆等方面)+ C  r: A2 ~; F
任务:以上第二项中的10、11,列出整机调整部位及调整方法,含试件检测、试车等方面   
4 P$ W& j1 y% f% n* I3 I  R四、思路与方法
8 @8 w/ `. A1 @3 e* H& H1 r. R弄清结构原理→模拟拆卸→解决部分任务→模拟检测零件→解决部分任务→模拟装配→解决部分任务→整体分析及其它分析" a# V0 X3 d! w# O2 o' r! y* B
五、要求
2 s- A6 v- }* p1、完成所有规定任务——可完成单项任务中典型的一部分,或全部。每组上交一份课题报告。, B' n$ d# n" z# v% A6 w. i* Y
2、课题口头讲述——所有组员参加,其他各组评分。
4 c, y2 |0 l$ g3、组员分工,团结协作,组内讨论,班内讨论,互相交流,资源共享。9 y1 p% Y) H$ i4 G" b/ [# s
六、评分
+ C( Z) L2 ~. b8 ~- ~* U% n1、组内自评分——组内对每人评分,合计100分
' I2 B  S# j4 m/ z# |2、课题口头讲述评分——另外七组对讲述组评分(满分100),对组员评分(满分100)) T5 V: a* ?4 `( q% }
3、课题报告评分——教师评分(满分100)( G4 q, W" G; {, ^
4、个人成绩评定——第1项50%,第2项20%,第3项30%(占平时成绩的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09: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施后觉得任务项11条涉及的范围过大,内容较多,初步考虑以第8项“易出故障分析及修理方法”为主线,其它10项为其服务,可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1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了一下安排的挺周密的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我不是很专业)有分部有主线;有思路有方法;有要求有评分,不错的!即然是计划要是能有个时间上的安排那就更好些,再就是评分还要细化具体些。只是我个人意见,还有望更熟悉的大侠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5: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版主点评,教学时间安排的确是难题。根据这段时间具体实施来看,我大体把时间分为三大部分:( L9 i4 s1 B" G8 y: H* V' n
    1、前期明确任务、结构了解、资料准备;
/ C& g2 V6 V8 i( e6 c3 Y( _( f& m    2、实际拆卸后分析与验证结构原理、收集易损件及其部位以及收集课题任务的其它项资料(用了6课时时间,即一天);
) d- N9 \2 m( ^! L2 F$ r    3、根据收集的资料,以及前期维修基础知识,着手对课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编写完成任务。+ I8 o, P/ j3 R+ I5 e& A
    其中1、3两部分是课余时间进行,难以把握时间长短。$ V$ I7 D2 l, y) ~  }# }) q
   另:评分确实简单了,起到的约束力不大,待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5: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课题6(大中小拖板及刀架部分)思路:
; E' ^* q4 _& R1 h1 ~" O; U7 s    以间隙、精度为主线和核心(车刀的三维方向:X——沿床身的纵向;Y——沿中拖板的横向;Z——高度方向)
2 k+ K/ s' i9 i! o    一、间隙分析
, J/ `, e4 c8 s' Y. P9 I5 Y* E1、X——丝杆本身的轴向间隙、丝杆与开合螺母间隙、开合螺母与溜板箱间隙、溜板箱齿轮与床身下齿条啮合间隙、大拖板与中拖板的燕尾配合间隙(镶条调节)、中拖板转盘与小拖板孔轴配合间隙、小拖板丝杆与螺母间隙、小拖板丝杆间隙、方刀架与小拖板间隙、车刀与方刀架紧固程度。- ~% |) L. c4 ~, k% `
    不知该方向间隙有无遗漏处?该方法是否可取?有何该注意的问题?
; j0 k" T8 L$ v! j" K/ @! T    请各位朋友指点为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15: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间隙检测方法、各处间隙标准还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20: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电气上的故障么?2 X4 ?* C; h* W% h; x
既然是教学
- J; M( T7 \( ~( y# v% V那就至少应该教同学怎么判断是电器故障还是机械故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23: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建议蛮好的。目前我们的教学是机、电分离,由另一门课程另一老师负责电的维修,对于电我是外行,看来要加强学习才行了。机与电在维修中是紧密相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4 17: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试车、验收步骤及验收国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10 02:27 , Processed in 0.06979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