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处理中发蓝与发黑的区别
b0 i7 u9 f% R- C4 ?; }- t分类:机械材料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钢铁件的氧化处理俗称发蓝(发黑),多采用碱性氧化剂,主要成分是NaHO,当其他的组分不同时,产生的颜色就有不同(材料不同时也会变化)
7 { }/ v, k/ ]: F
0 |, t3 P1 Y- u3 U; {6 }发蓝工艺是为防止钢铁工件的腐蚀生锈、增加零件表面美观的方法;常温发蓝与传统的高温发蓝相比具有:节能(不加热);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发蓝时间仅需2-5 分钟;综合成本大大降低;无有害气体排出;对钢型号,含炭量适应性大。本剂使用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发蓝膜结合力好,溶液稳定,使用寿命长。用于弹簧、齿轮、兵器、枪械、光学仪表、链条、油咀油泵、轴承、标准件、五金工具、阀门水泵、机械零件等各种不允许电镀或油漆加工的精密机械的防护和装饰。用该产品节能、节水、省电,不污染环境,是标准件行业流水线作业的理想配套产品。适用于钢铁机械加工件、铸、锻件的氧化发蓝。 7 D0 N; }8 P# _2 Q- c: t4 Y- K
0 U( W$ I9 d9 H6 ]/ r3 [
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
+ b) p3 _" Z9 K% x) _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 . w6 ?) {1 j, U. M6 V9 k
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 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 R9 J* [2 [9 }7 V' P A
碱性发黑细分出来,又有一次发黑和两次发黑的区别。 , W X' R! a( l* l6 K
发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亚硝酸钠。 # H$ Z' q+ \' `; S' ~$ g
发黑时所需温度的宽容度较大,大概在135摄氏度到155摄氏度之间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表面,只是所需时间有些长短而已。
) P- U* |2 f X0 N: p! ~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发黑前除锈和除油的质量,以及发黑后的钝化浸油。发黑质量的好坏往往因这些工序而变化
6 I4 \% B' w2 h$ V& ]! ]金属“发蓝”药液
* y' e2 o- l, N N) Z采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 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处理后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层主要是四氧化三铁,内层为氧化亚铁。( Q3 j1 a5 [) B% Q$ r
! H% d3 J9 |: a- N$ h4 b一、碱性氧化法“发蓝”药液
! z) @9 y( v$ j( g( u' V1.配方: 硝酸钠50~100克氢氧化钠600~700克亚硝酸钠100~200克水1000克
8 T, D! B+ m8 n# g( C2.制法:按配方计量后,在搅拌条件下,依次把各料加入 其中,溶解,混合均匀即可。
/ X# O1 `0 h" S. A1 V$ V2 O3.说明: 1 X. I' f1 K8 u/ I- P8 h* [
(1)金属表面务必洗净和干燥以后,才能进行“发篮”处理
' _# N, k* W' ^4 L) X# E(2)金属器件进行“发蓝”处理条件与金属中的含碳量有关
% Z# r6 y Y! m( f. e(3)每隔一星期左右按期分析溶液中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含量,以便及时补充有关成分。一般使用半年后就应更换全部溶液。
+ }" N1 ^- o. N(4)金属“发蓝”处理后,最好用热肥皂水漂洗数分钟,再用冷水冲洗。然后,又用热水冲洗,吹于。
- n! L, ~2 J/ C* o) S6 H/ j) W/ y$ o; d! u+ ^
二、酸性氧化法“发蓝”药液
5 ^ x* n! T+ K- @9 w2 r1.配方: 磷酸3~10克硝酸钙80~100克过氧化锰10~15克水1000克
, J, O# d, ~$ `2.制法:按配方计量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依次把磷酸、过氧化锰和硝 酸钙加入其中,溶解,混合均匀即可。
4 p$ |9 l" X) K9 l# [$ P: `& c3.说明:
# X# ?) R, e& A h(1)金属器件先经洗净和干燥后才能进行“发蓝”处理。
* O" c) h5 ]4 X7 ?' `# |(2)此法所得保护膜呈黑色,其主要成分是由磷酸钙和铁的氧化物所组成,其耐腐能力和机械强度均超过碱性氧化法所得的保护膜。 % K$ {' L1 k. k- {* o- S& x
4.“发蓝”工作温度为100℃,处理时间为40~45分钟。在处理碳素钢时,药液中磷酸含量控制在3~5克/升;处理合金钢或铸钢时,磷酸含量控制在 5~10克/升。应注意定期分析药液磷酸的含量。
* B3 l, N0 j! h4 u9 j8 p5.“发蓝”处理后金属器件的清洗方法同上。
0 g; _2 ~/ @4 z) d# M4 n
0 @1 l- J- c6 m0 G d9 X1 \――――――――――――――- l3 A5 _! l. V6 o! |
1 h. R& ?. T) o1 d2 T1.工件表面发绿,是溶液缺碱,应适量加碱和少量水,直到上色; 0 ]5 s0 F4 b' T
2.工件发红,是温度过高或碱太多,应慢慢加水; ! N* ]6 T, [- @
3.溶液开不起来,碱大了,应加少量水; 1 F! u) S( U1 ]9 e" b& g; @4 n! \
4.颜色不绿、不红、有一点黑,应加少量硝酸钠、亚硝酸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