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弯曲半径 , h% D) m- P6 Z% V t& Z
折弯产品过程中,工件的折弯角半径也是一个要考虑的因素。采用自由弯曲时,弯曲半径为V槽开口尺寸的0.156倍。 在自由弯曲过程中,V槽开口尺寸应是金属材料厚度的8倍。例如,使用12mm的V槽开口尺寸折弯1.5mm低碳钢时,零件的弯曲半径约R=1.9mm。若弯曲半径接近于材料厚度或是小于板材的厚度时,须进行用底凹模成形。不过,用底凹模成形所需的压力比自由弯曲大4倍左右。进行自由弯曲折弯时,注意上模与下模在冲程底端的空隙,以及足以补偿回弹而使材料保持90°左右的过度弯曲。通常,自由弯曲模在新折弯机上产生的回弹角≤2°,弯曲半径等于下模开口距的0.156 倍。 因此一般自由上下模具折弯加工,模具角度一般为86 ~ 90°。在行程的底端,上下模之间应有一个略大于材料厚度的间隙。成形角度得以改善,因为用底凹模弯曲的吨数较大(约为自由弯曲的4倍),减小了弯曲半径范围内通常引起回弹的应力。
5 N# Y# T- O0 K( X 压印弯曲与用底凹模弯曲相同,只不过把上模的前端加工成了需要的弯曲半径,而且冲程底端的上下模间隙小于材料厚度。由于施加足够的压力(大约是自由弯曲的10倍)迫使上模前端接触材料,基本上避免了回弹。 为了选择最低的吨数规格,最好为大于材料厚度的弯曲半径作打算,并尽可能地采用自由弯曲法。弯曲半径较大时,常常不影响成件的质量及其今后的使用。
# Q* r* ?' X5 i+ i : G( z& _8 g0 y! b, J* z
钣金折弯圆角系数
5 a- j K' R1 @4 c1 N7 [r/t 0.1 0.2 0.3 0.4 0.5 0.6 0.7 0.84 m- H3 V! F# ?& I
k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8 0.30 x) G! j: L/ m$ ]! |# I( b
r/t 1 1.2 1.3 1.5 2 2.5 3 1 Z6 q4 c4 N( z# n9 }$ O
k 0.32 0.33 0.34 0.36 0.38 0.39 0.4
7 l9 p' J4 R6 S7 \& [8 d4 E7 Br/t 4 5 6 7 ≥8 ) T1 Q# ^, m. ]. M% O" u
k 0.42 0.44 0.46 0.48 0.5
& m. |, p6 J# e; ^说明:9 h, y- J `4 n2 A' y' a
r —内圆角半径- h8 u& Q& e, ]; i9 I& ]: x: m$ @
t —板材料厚
5 [' j2 G( [- p! s8 O$ Q2 c5 `5 U* D/ S; x& i
精度 2 x( p/ g0 u' [, S# W# v
弯曲精度要求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正是这个因素,决定了您需要考虑一台数控折弯机还是一台普通NC折弯机。如果弯曲精度要求±0.5°内而且不能变,您必须着眼于数控折弯机。 数控折弯机滑块重复精度是一般都能保证在±0.01mm,成形精确的角度须采用这样的精度和良好的模具。NC折弯机滑块重复精度为±0.5mm,而且在采用合适的模具的条件下一般会产生±2~3°的偏差。此外,数控折弯机都配有快速装模数控系统和装模夹具,当您需要弯制许多小批量零件时,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考虑理由。 D% S5 B$ K7 W# k+ {
模具
" |0 r" ~5 T- y( v$ G q1 U 折弯模具也是直接影响到折弯的精度,因此要对模具进行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度,方法是测量上模前端至台肩的长度和下模台肩之间的长度。 对于常规模具,每10mm偏差应在±0.01mm左右,而且总长度偏差不大于±0.15mm。至于精磨模具,每100mm精度应该是±0.005mm,总精度不得大于±0.05mm。最好把精磨模具用于数控折弯机,常规模具用于NC折弯机。 \+ s9 p @) F3 ?3 ]/ q2 X7 o( P
总结:作为设备的使用者或是厂家在购买折弯机时,最主要的是要采购一台又经济又实用的折弯机,当然这是要考虑到很多的因素。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上面的几点只是简要地概术一些片面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