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40|回复: 9

求助有限元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9 16: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攀老师的有限元理论bili站上有,能看的明白些,但是他的书,我是看不明白
; r* R) O7 g8 Q; O' T% l3 s另外,如何将有限元理论的“道”与软件操作的“术”有机结合起来?
7 U* W* E7 F; C: E6 K+ i能对其分析结果,用有限元理论去解释的通?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9 18: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用看看张晔的就可以了  然后在回头看曾攀
 楼主| 发表于 2025-6-19 19: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564156415gdr 发表于 2025-6-19 18:072 M% n2 H2 h) [; S
应用看看张晔的就可以了  然后在回头看曾攀

! D9 z! b. V# P4 w, ^" r( h' NOK
6 e3 y! ?" g9 L: i9 e
发表于 2025-6-19 19: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基础:偏微分方程、变分原理、加权残值法  
0 N: X3 ^6 f6 C& C( w9 h  X 力学原理:平衡方程、本构关系、边界条件  / a& ^4 V; ]. O. k* P/ @* j
离散化方法:单元类型(如梁/壳/实体)、插值函数、收敛性  ' E3 M  J0 ^1 N* V  I( C1 [8 a
前处理:几何建模、网格划分、材料赋值  
! m; R7 \. w7 y6 |" a 求解器:线性/非线性、静力/动力算法选择  
8 o& B+ t+ [6 H8 o: {7 C7 ^. d, |& s 后处理:云图解读、数据提取、结果验证  
! B" E9 N" Y% C; m关键矛盾:软件操作易学,但若缺乏理论支撑,可能导致“盲目仿真”——结果看似合理却无法解释,甚至完全错误。: x; S2 `7 z% T
结合“道”与“术”的实践步骤:
) t$ Y* E, b) ] 建模前:理论先行6 V! `+ |  ^' K5 y& l
明确物理问题5 ~, h# p6 i/ d! _
将工程问题转化为力学模型(如梁弯曲→欧拉-伯努利梁理论)。  
8 I! n9 f1 o* D7 h8 ]( X判断是否需要非线性(几何/材料/接触)、是否需要动态分析。  * E% K0 D! k( ^1 ]; a; n
选择理论框架  
9 l! j4 O) j1 Z( P例如:分析复合材料层合板时,需明确使用经典层合理论(CLT)还是高阶剪切变形理论(HSDT)。  $ B" O5 Z8 Y- c# i/ q! g! G
建模中:用理论指导软件操作
" c2 F. i' w1 \& P网格划分的合理性
. k! {9 ^1 N1 f6 w理论依据:单元类型与插值函数的匹配性(如实体单元用二次插值可更好捕捉应力梯度)。  
( K: u! F( N  E7 ]) C3 p操作验证:通过网格敏感性分析(Mesh Convergence Study)确认结果是否收敛。  
8 i* e% z9 s. P' |- z, Q2 j边界条件的物理意义 4 W7 X0 Q% [: x! u
例如:固定约束(Fixed Support)在理论上对应位移边界条件 \( u=0 \),需确保其与实际工况一致。  
: |$ Y4 H5 T9 x+ m: ?错误案例:悬臂梁若约束不完全(如漏掉旋转自由度),会导致刚度计算错误。  
4 n# {, X. w- A2 V$ H求解中:监控算法选择
0 v# U, P, ~* k4 {+ |1 @  Y% F! g线性vs非线性求解器
) f; h/ c/ H! ^) i) [( H理论依据:非线性问题(如接触、大变形)需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    b4 u# W1 Y& p. `  u7 c
软件操作:在ABAQUS中需打开“NLgeom”选项以考虑几何非线性。  2 m) T8 w" h1 y
收敛性问题诊断
4 u3 T; x" q4 {- N+ j$ x/ O若求解不收敛,需从理论角度检查:是否材料软化导致病态矩阵?是否接触条件冲突?  ( J; G; t  G4 Z" x  z
后处理:用理论验证结果8 u& N" v" C. O) b7 C. c4 _& X# N' z; n
结果合理性判断  & b: s7 E! n# \% U+ @, u6 R
应力集中:是否符合圣维南原理(局部高应力是否衰减)?  . m+ D- ^+ f* t. _  q
变形模式:是否与理论预测一致(如简支梁挠曲线形状)?  
0 M9 a4 i% T" Y5 j定量对比解析解或实验数据
/ q5 E5 t: ]* F* U- ]能量守恒验证. v; A5 H7 p$ v5 y" U' G$ p
动态分析中,总能量(动能+内能+耗散)应保持平衡(误差<1%)。  6 v1 ?% a- \+ A
典型案例:理论与软件的结合
7 n6 v% ~  n% |案例1:薄板弯曲分析* H* e) N# B" ?9 C) N: E* X
理论要求 * A, F$ ^! u' v1 X( Y# j
薄板应采用Kirchhoff板理论(忽略横向剪切),若厚度较大需改用Mindlin板理论。  / @& q7 }( `+ U1 Y5 X3 }" C
软件操作  
) L! F& d+ {1 |8 W/ b+ W0 W, ~ 在ANSYS中选择SHELL181单元(支持剪切变形),并通过调整积分点数量匹配理论假设。  
+ L4 j8 E+ J6 o( f
* G& K- v. y8 l案例2:橡胶压缩仿真
. |: R0 L  \, }8 ~9 @% [( q# K理论要求:  ( z" q9 o5 Y% t" D8 D& [  b% {
超弹性材料需用Mooney-Rivlin或Ogden模型描述不可压缩性。  
( h" `3 T) z* w/ `软件操作:  
: y0 A- O4 a7 {; N! B& F% D在ABAQUS中选择Hyperelastic材料模型,并启用杂交元(Hybrid Element)避免体积自锁。  6 P+ o2 K4 V/ X1 N" ^1 ^
能力提升路径' \5 F! a" C. `- l
理论学习推荐  
' c* R: V+ ^% a& \* b必读教材:《有限元方法》(Hughes)、《非线性有限元》(Belytschko)。  
) i. H$ ~# L* b数学基础:矩阵分析、张量计算、数值分析。  # R& a4 P3 I. |9 c3 _. Q& L7 M/ [
软件实操训练  
: G! v$ p' W* }+ A: r从简单问题入手(如梁/板静力分析),逐步过渡到复杂非线性问题。  8 H) L9 E2 m* x, A& S
利用软件帮助文档(如ABAQUS Theory Manual)理解算法细节。  . e9 ?' J" \% s# U
交叉验证习惯  / V) S; O4 _0 f6 u  y. s
对关键问题,尝试用不同软件(如ANSYS/COMSOL)或解析解验证结果。  
7 b( ?+ L4 M# |' v: O8 n8 P; S% n& h1 y/ |2 T) F/ Y/ G5 F1 x( X& j

* C3 o! V8 c' J& o* o/ B* ^0 V1 ^( W
发表于 2025-6-19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限元就是有限单元计算法,其思想来源于微积分。你把弹性力学,高等数学都读了一遍之后就立马就明白了。在没有计算机出现之前,都可以手工拉网格计算的,是不是拉的网格比较粗糙。但是计算机的计算方法跟你们手工拉网格一样,只不过是计算机的CPU的计算能力强而已。
发表于 2025-6-19 22: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明确下用什么软件,再找教程案例实操
0 l; i" u! K6 D. C; ~
! C# X# K2 J) _2 V) Z& u
" {8 P  [0 g2 U" d( Q$ h% ^
 楼主| 发表于 2025-6-20 09: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JINYI 发表于 2025-6-19 19:331 z" y# D- W& I7 H7 Z7 A
数学基础:偏微分方程、变分原理、加权残值法  4 B; C4 s; F- E$ j) s# [' l
力学原理:平衡方程、本构关系、边界条件  - ~! n8 R; t. ?) @: I" R( i2 A
离散化方法: ...

) E, z0 B" q" L- n' ]. G: {" }OK- V0 ?8 e) L1 \4 Z* v* {# L' K$ q
发表于 2025-6-20 09: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弹性力学》一本书看完的,论坛里就没有几个人,本人10年看了三遍,还是不能(有限元理论的“道”与软件操作的“术”有机结合起来),你还是老老实实(软件操作的“术”),搞搞PPT吧,反正你计算结果是不是符合实际工况的,你也不知道的
8 l, h3 |: V% s& I1 B
 楼主| 发表于 2025-6-20 10: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君越168 发表于 2025-6-20 09:40  }) p+ ~8 s- j' K( e6 v  ~
就《弹性力学》一本书看完的,论坛里就没有几个人,本人10年看了三遍,还是不能(有限元理论的“道”与软件 ...

! _; ~# s3 U! i- J; P" `这就需要将仿真与试验结合起来看了* a) T* Q9 Q5 B3 T
 楼主| 发表于 2025-6-20 13: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JINYI 发表于 2025-6-19 19:33, D% a, N( l8 D. D6 H: \' _: `
数学基础:偏微分方程、变分原理、加权残值法  # a  }# R& C) ~* h" `0 V
力学原理:平衡方程、本构关系、边界条件  
. E6 L& ^$ X4 n1 @% G3 ~ 离散化方法: ...

5 O% R- Q: R. j4 W  V6 k5 h1 N* \7 ]这得学多长时间?!这些资料上哪去找?
) J, v- c" `% L/ D! ~#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9 13:57 , Processed in 0.07052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