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5-29 12: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可以说现有的、服务于下级的知识体系几乎为零。如果把《下级学》出版的 1993年视为下级学元年,那么至今将近 30 年,一代人过去了,除了许多居心叵测的伪学,什么新东西都没有。社会对下级学的误解和忽视、下级学自身研究的空白、伪学泛滥,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导致怎样的后果?下面由点及面地分析。
( @$ B3 X7 E- ^' R首先看下级个人,他落入了拼、死、废的三角困境中。他以为只有给上级卖命才有前途,以至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果长期得不到任务,有人会主动辞职,而这也成了资本家无成本、无风险开除人的办法之一,真是魔幻。弦崩断了就死:过劳死,抑郁死,产生幻觉出车祸死。没崩断就废:灰心绝望,胆怯自卑,接受一切不公正待遇和职场霸凌。个人利益方面,前期靠超额付出维持收入, 后期收入走低且自暴自弃,总体上得不偿失。也有人感觉到这不是个事,想改变找不到方向,想守成又把握不好平衡点,只能被裹挟着前行。因为超额付出的人太多了, 想等价交换的人只有失业。
& [4 @ |* A( c0 E! q& Z) U% Z) s/ Z社会中人人皆下级,伪学也因此渗入千家万户。婚恋功利化已是常态,家庭生活也不能幸免。根据伪学,工作就是路,人是车,家成了路边的加油站。为了工作可以牺牲家庭,理由是一句缥缈的“将来可以过上好日子”。自己频繁地丢弃家人加班不说,个人微信朋友圈沦为公司的免费工具,连家人隐私也随时奉上。只要公司提出“背景调查”之类的简单理由,就可轻易索取员工亲属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工作单位等信息。现在还有个新说法:“打破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其实是单向打破,即工作可以侵入生活,反之不行。
, g3 d1 P: G; F. a% E走出家庭,来到公司。公司理直气壮地搞双重标准。比如考勤制度: 员工迟到 1 分钟要扣一个小时的工资,但加班不到一小时就不算加班。这和旧社会地主用大斗收租、小斗粜米有什么区别?员工请假,事假不足一小时按一小时算,年假不足半天按半天算,理由是“便于计算”——我们明明生活在精确到秒、电脑自动计算的时代啊!还有公司紧紧抓住“丧假”的字眼,要求员工出示死亡证明,做到“丧假必丧”。有人问:为什么人事总监可以年入百万?他创造什么了?其实他不用创造什么,就冲他能让千百个员工夹紧尾巴拼命工作,这种“价值”就是一般人创造不了的。
6 u+ I3 D& `2 m8 ^2020 年初, 全国性大公司 36X 的年会特等奖为“免裁券”。该公司董事长兼 CEO 周鸿 X显然很重视此事,事先专门在朋友圈发布,观者无不恶心到吐。稍后的全国新冠状肺炎(COVID-19) 疫情期间,有个全国性的大公司房天 X,宣布全体员工降薪缓发,同时又给困难员工提供贷款。根据公开新闻,房天 X 给员工提供的贷款年利率是 2.4%,同期的银行存款是三个月 1.1%, 六个月 1.3%。 用我小学生的智商可以明白:如果把员工的工资扣下来,改成贷款的名义给员工,反而还能赚钱呢,比存银行还赚。单看每一个环节,都没做错什么;组合在一起,却如此令人“惊喜”:这是何等的智慧和自信? ' P7 C$ ?3 g& o6 @$ q2 O
8 y M, z' Z: { h: T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