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是记录本人在工作学习中的遇到的问题,知识尚浅,欢迎各位机械大佬指正,如果这个对你有帮助,帮忙点赞,哈哈哈,也欢迎各位机械同僚讨论。2 J2 A( B9 k2 n4 ]
, x" ?. p Q* W9 E
大家在绘制电气线缆的时候,会遇到经常使用线夹和扎带,让线路线缆步路更加美观而且省时省力。
+ ~" C- C! T: Z' e4 d
! c' W9 l: }9 l5 V1.点击齿轮状按钮“选项”; F" s! t$ w N9 }7 F( u
. u4 S% Y% W# F, a$ e n
2.点击步路文件设置,再点击蓝色字体
U- ~4 S, Z* v& W* [
) C9 D8 z- M5 j" v+ U- }; ^+ J+ i! B1 b P9 }7 }
& p7 d1 c( W- @3.进入步路文件配置界面,进入配置界面的时候建议大家按一次就好,不然就会出现下面的提示3 _. Q7 v% Z* {( D" h6 k
3 ?: }+ g+ o1 W6 R; c- q9 I& b- Z
, S0 I) q7 ^/ R. L# ^; a5 o不过没事,关闭所有的操作或直接关闭SOLIDWORKS就好,
! o! g( x6 W- {* J1 H4 k [! p& R) S0 a5 W/ c
8 m4 ]1 Q( g( n: `+ S4 _! j" y6 G- ?$ j
& U# Q7 `2 c& M$ c5 A 4.复制步路库文件位置,到C盘中找到这个位置,点击electrical文件,将你的线夹或扎带零件复制到该目录就好(如果你是绘制管道,一样的操作)
7 }) L$ i$ S1 i: A% t: c2 ~6 \5 N" K
7 x1 w5 {5 F2 w9 @" Z$ N
( _ \2 V& r# a3 A- Z7 _8 ?
5. 这样你的零件就会在右边的设计库里显示了(圈出的是本人用的扎带,这里做演示,后面的都是这个零件,如果你的设计库里没有这些文件点击下图右上方的图标为文件夹且左上有个“*”的按钮,进入第四步的文件夹位置中,点击进入你想添加的那个文件就可以添加了): M' X) E+ {5 p3 D0 @
( r. k4 Z0 G! I+ I1 W" P7 F; B6 z% P
; w8 D& m } r: x% C, {
8 H# h. m( |0 S( L/ {6.下面就是对零件进行编辑了这里要在你的线夹和扎带的圆心插入一条基准轴。3 `, U2 `5 ~' F
$ N& I- r4 W* y4 H' H: w
; X1 ~7 A! G+ I F7 U8 {: q5 O- L' a1 A6 n( d' D
点击草图绘制在扎带的两侧插入点 (记住一侧就是一个草图,所以两侧得绘制两次草图,也就是插入两个点,毕竟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r& Q0 p5 ~. K& ~' i# B
0 X0 I, z- [* { N( D) d
: M A8 g6 n: X& p% ]. a; S9 I$ u; m: s7 r. m H! ]" ~
然后到特征里的基准面里选择基准轴,依次点击两个点,就可以看到基准轴了# M6 A/ ?, a8 r4 G8 K$ }+ d- `
7 k' M/ G% `0 ~& c) u, t$ q
4 H7 y# ^' w: Y( |+ o. F6 p2 A3 H( ? b
7.来到装配界面,点击电气的起始于点开始步路,具体步路要求,可以看上一篇说的操作。 (在这里也补充一下,当你只点了起始于点时,配置好你的线缆参数后,会出现线路属性和自动步路,打勾就好,因为你现在也才一个点,要再次点击添加点后,再点自动步路,才会出现实体路径,切记如果你的线缆需要从不是圆柱体的零件步路,你最好选择一个面加一个点,这样更精确,因为是圆或圆弧的话系统会很好识别,但是一个不是圆的线就会识别不精确,且会报错)
, T9 e) ~1 W( _8 H' x/ A7 H' `8 k' f4 d( [: ?
j- c1 N) p+ M4 E8 `
1 k1 L; o: F. Z' O* d3 r. d8.点设置好后,就点击自动步路,点击第一个点后,再点击线夹或扎带的基准线就可以自动步路了,这样会大大减少时间。! F7 x1 L- ]3 w; r* `/ L( ` y
+ ^' d- X% j7 V) Y8 Y4 q ^- V% L* D2 K9 l. t5 l2 ] x
5 x1 f8 }1 |" p* Y7 i& |0 s3 q7 o5 `- j
$ \, i5 D1 p; ?$ G
最后,大家有不懂的可以评论,到时候一起交流。哈哈哈哈哈,逗逼的打工人呀。4 o) A7 x: C/ b8 j8 X9 Z- s
4 ^/ V) d, O1 r, I
/ f; w. S# v. j0 {. i# n& R
+ r1 w* J4 [! R* A6 d/ m/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