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马获郑州政府2.5亿扶持 官方称不知情
( X C4 G5 a* C+ Z' ]% zhttp://auto.qq.com/ 2009年01月10日11:05 华夏时报 程元辉 我要评论(0) . B& w" j, W" s- r! @, ?2 ?
海马股份日前发布消息称,其旗下子公司获郑州市人民政府2.5亿元资金扶持。2.5亿元对于目前资金饥渴的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都是一种奢求,而这次是地方政府对一家民营汽车制造商直截了当的资金扶持。 ( i3 s: _2 V) g9 l" q; N
/ x% E' [2 d6 g1 ~/ W4 I8 M 此前已经有媒体报道,质疑海马股份是否真正受到政府巨额现金扶持,而海马股份于1月5日发布公告否认报道内容。海马股份到底是否独享郑州市政府2.5亿“红包”,郑州市政府需要给纳税人一个说法:政府为何要给一个民营企业发过年巨额“红包”。 ; E, m& ]* k* X% t% r5 I& A
- l' ~3 f3 z! b9 O- m* u |
郑州市政府对海马股份赤裸裸的资金支持消息引起汽车业内人士争议和怀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民营汽车企业,海马股份如何可以笑纳政府2.5亿元“红包”, 作为政府如何可以平白无故向民营企业发送巨额“红包”,这涉及国资流失。这位业内人士形象地比喻说:“这等于你走在路上捡到政府丢失2.5亿钱包一样,不用劳动,不用生产和制造,白白得来,比彩票还实在,不用纳税。”
) } \1 t4 F, h1 I( F. p, [3 `" ^/ c& C: G+ y2 y6 x
2.5亿元“红包”悬疑
: W; p& V8 a! U6 I/ O" d' m6 a, J8 W4 z
事情的发生时间在2008年圣诞夜,海马股份公告称,公司收到郑州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12月22日发出的有关函件。为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确保郑州在建工程顺利进行,郑州市人民政府给予公司下属子公司合计25000万元重点扶持资金。
( O4 L `) Q( b0 D6 {6 x# W1 B6 K7 C1 M+ ?4 o' ^
公告中称,其中给予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9800万元、郑州轻型汽车有限公司7000万元、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8200万元。上述扶持资金直接从郑州轻型汽车有限公司对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的借款中予以扣减。 # u; T5 P# F N' ~* Z
2 x% W2 ~& U% t* \' }6 T4 i7 B
晚些时候,有业内朋友打来圣诞祝福电话时,就对此事进行怀疑。“如果注资国企也罢,但海马股份是地道的民营企业,政府给民营企业直接注资,这无疑是给企业发红包,这对纳税人和其他企业不公平。”
) w9 a! u7 \! O8 x; B% c- W. s- W0 O: X8 \3 J! g! {" L
这位业内人士还表示:“一是没有索要股权分配,二是没有借贷协议,更深层意义上是国家资产的直接流失,2.5亿元对于地方政府和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不是小数目,就这么简单的处理了。” ! d8 f' O4 z) l U' N* F
) ~" S+ U/ w! ~
2009年1月1日,有媒体对海马股份是否获得郑州市政府的资金一事进行调查,答案是当地人对此事并不了解。这条消息也引起海马股份的注意。
* D8 e( J8 w! K4 I) U. i) D, F
! S. x$ o3 t4 v- I0 l 海马股份于1月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表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开发区建投公司)于2007年8月24日委托银行向公司下属子公司——郑州轻型汽车有限公司贷款3.1亿元,贷款期限为2007年8月24日至2010年1月12日。
$ G8 B) C& j) i9 X* o
. L- G. B- W# H+ p 此外,郑州市政府于2008年12月22日发函表示,给予公司下属子公司合计2.5亿元重点扶持资金,该扶持资金可用于冲抵前述委托贷款。 9 l2 P$ T9 W4 Y- \: N O" x
* C# L) J6 D% ^5 T" f: i
1月7日,海马股份董秘处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肯定地表示已经收到政府资金支持函件。这位人士告诉记者,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审核通过了,由于涉及文件机密,不能向外界传阅。记者致电深圳证券交易所咨询文件,获得同样的信息。
* X+ y4 b+ o/ ^; t! E5 y/ ~* r, c+ v2 J! ?- Q( y0 j7 \
当地官方部门多“不知情” 8 q0 q1 N" |! H% _* @5 n6 x; ]
$ R9 J% I3 [% M# q; L
“这么巨大的消息,一般都会在本地各大报纸上报道,我们也会收到消息上传。”1月7日,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官方网站维护人员告诉记者。 1 N% } O x" d8 ?% h, {' t
0 K3 ~: N2 ^; p5 v, M9 X 这位网站维护人员对记者说:“我们没有收到过这样的文件和消息,本地媒体也没有报道过,这不符合常理。不过,之前政府内部一直有这样的传闻。” : L7 p% x( r. R9 G+ i. \ _0 O) i
% I1 a; j s/ f2 j7 ?3 U
办公厅人员对记者表示,只有发改委才有这么大手笔的投资计划,海马在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重点企业,政府扶持政策都是通过发改委制定执行的。 % |- H; k! ?3 i# ^
+ o. b, z2 A5 D) c9 h3 x 一位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资委人士对记者透露,海马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工厂,什么时候拨的款项倒不清楚。
) g! G6 e% a& L: \# w
+ Z# {. h" F0 I' N2 U, U5 [0 k 根据海马股份公告提供的4件函件文件的名字分别为《关于给予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重点扶持资金的函》、《关于给予郑州轻型汽车有限公司(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重点扶持资金的函》、《关于给予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重点扶持资金的函》、《关于利用重点扶持资金冲抵委托贷款的函》。 0 }4 _* {9 Y. Q8 ?- P7 n
) E4 J$ _( t/ S" W7 H 当日,记者致电郑州市发改委办公室,一位负责文件管理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这个消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从来没有见过文件,这样的投资只有市政府办公厅操作。”此时,记者对文件调查受到两个部门的推诿。 1 s, D4 z3 F1 [
7 o* Y& k! X" S* F+ t% u
另外一个线索是郑州开发区建投公司,公告称,郑州市政府向海马股份旗下子公司注资是通过郑州开发区建投公司账务中扣除,操作银行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 $ d! j& M8 ~7 E
5 ]: l; k; r3 y7 n0 L 记者向郑州开发区建投公司办公室和投资部进行电话采访,两者都表示对此事不了解,不是操作者。当记者咨询公司负责人电话时,却表示“无可奉告”。
) k. o, I( t* @' q
1 G! ~$ l* ~6 L7 q" F3 z0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此事不了解,有待调查清楚之后告知。” + {6 G' R3 J5 e
. g9 X5 H# z/ A/ M% x9 r/ H
尽管海马股份董秘处坚决表示获得郑州市政府资金支持,但郑州当地政府部门和管理部门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为何海马股份对此可以张贴公榜,郑州市政府官员对此却闭口不谈。
0 I1 D8 |! E- t$ I7 K& k6 H/ b+ W
牵强资金支持说法
, J- }( T0 C" c
0 D* h, u$ a9 d$ ^6 m/ s 事件的起源点就是位于郑州海马股份汽车生产基地以及其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地位。可以关注此次郑州市政府对海马股份子公司资金注入的理由,“确保郑州在建工程顺利进行,给予重点扶持资金”。
! m5 v8 _. N: I/ }' ^; P9 [) l3 q# L) }; Z' G9 l" [
海马在2007年3月收购了地处中原的郑州轻汽,建设郑州生产基地。2008年初,海马股份通过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820万张,每张面值为100元人民币,募集资金8.2亿元人民币,将全部投入到郑州基地,目的是形成年产微型客车5万辆、SUV及皮卡1万辆的产能规模。 2 a- b Q, t' A/ S0 b( A
5 h; ?, d7 t5 P1 j/ z& r% O
根据海马规划,在郑州投产的微型客车、SUV及皮卡等系列产品,与海南基地轿车系列产品高低搭配。据悉,郑州轻汽于2009年达到设计产能。
l& a4 y3 D1 I2 }+ y* W! n O. l* @7 B' Z* p+ L, g* C% w4 O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资委人士透露,海马股份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重点企业,汽车工业园区也是主要以海马汽车制造为龙头带动。
7 a- a9 I/ c% p1 N
: e" o( h0 V6 a. Q/ N* n 事实上,郑州市政府给海马股份的“红包”源头也在于此,实际上这是一笔土地拍卖费用。
4 Y. R! g7 m6 X8 ]( ]
. C6 }6 L5 t5 n0 v5 H7 l+ o! W 据记者了解,2007年8月18日,海马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斥资3.42亿元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拿下1337亩土地,并将投资8.2亿元增资郑州汽车项目。1337亩土地的贷款日期正好是发布公告的第六日,实际账务期限2010年1月12日到期。 5 w" u& c7 y+ L: d+ `
- _, T% F* B* Q( N- A 一位证券汽车分析师认为,郑州市政府免除海马股份账务对实际现金流不会造成影响, 重点资金支持成立,“确保郑州在建工程顺利进行”的言辞颇为勉强。海马股份方面多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反映资金链没有问题。 . u# g, Z3 P7 g, ?
. X" H6 s9 D) q* P" l+ A
即使海马股份没有获得“真金白银”式资金支持,其掌舵人景柱在老家河南平白多了千余亩土地,“这也是一笔横财”。
K/ E1 p6 J9 A8 G; N0 w/ D2 r: p" ~+ q `8 a' z' H, \) m6 ]! X1 b+ ]
海马发展现瓶颈 K/ o3 _' S: d0 r; r, ]
) P' \+ F; {- O7 x( p7 K
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展的情况下,海马发展快速扩张道路显然并不顺利。尤其是海马盈利能力日渐式微,资本市场遭遇多方苦难。
$ L% E1 R u3 O! H z" ]2 s, P1 `, v* P( S
根据2008年三季报披露,1-9月份海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仅为-13.71亿元,比2007年同期-9288万元狂减了1376%。同时,海马股份货币资金为14.76亿元,而2007年同期,这个项目的数值为30多亿。三季报还显示,公司单季净利润为-7627万元,前三季度净利润仅为120万元,同比下降99.83%。而根据公司公告,这2.5亿元注资将计入营业外收入,并对公司2008年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 {4 D( {, Z3 r
: m) w* W, S6 ~& r6 [( d. ^6 D4 ?
业内人士观察表示,一边大规模的扩张,一方面盈利能力萎缩,海马股份最近还卷入“债转股”和股权回购等敏感事件,都突出海马股份资金链问题。 : O4 z' @7 X$ p! ~) E! x
" Y% d8 ]1 ?" f2 X' m/ L
今年1月5日,海马股份发布公告称,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回购股份。而自2008年12月9日回购公告书发布以来,海马股份股价在2008年12月24日至31日期间连续在回购价上限3.6元/股下方运行,完全符合回购要求。而海马股份回购方案显示,其此次回购期有一年之长,回购数量方面则只有3000万股的上限,而没有下限。 - \! N3 [% p; Q2 L
) H) ]' R6 b9 w3 I$ Z6 t “回购可以拉动股价上涨,对股民是个好消息,但海马股份回购方案意味着海马股份可以不回购,或稍微回购,但意义不大。”证券分析人士指出。
: q) J% B3 s4 E9 V8 |[责任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