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93|回复: 4

丰田要卖10万辆氢能车,祝他幸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3 10: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 月 13 日,丰田突然宣布: “ 在 2030 年前,会推出下一代氢燃料电池,且价格会降低至少 37% 。 ”
还号称要在 2030 年前交付 10 万辆
' S" a& h  ]3 @

1 p( E% k6 ]5 e) z% S( n+ w9 l
对于这个销量目标,我只能表示:呵呵。
你丰田搞氢燃料电池也有差不多十年了,现在全球每年连 3000 辆都卖不到。

, v: X1 `" y) b" m. `

- q  B2 q2 `0 a! t2 L
就算自家的 “ 验证码 ” bZ4X ,中国区一季度也有 4794 辆的销量。可见消费者对氢能源的接受度就五个字:完全不买账。
但看丰田这态度,还是突出一个舍不得。毕竟,氢燃料电池车这条路最后要是没成,丰田前期的巨大研发投入不能说倾家荡产,也起码是血本无归

$ a1 a( V: f, k; X8 H

: ^! c( }$ q) l- W

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氢能源汽车萎缩 11.5%

1 J6 M9 k& l" D* P+ S9 M

但还是有很多人坚信“ 氢能才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唯一出路 ”

4 j; E0 I9 R) D/ i
那氢能源到底行不行?很遗憾,短期来看,不行

1 Z/ d3 d. ?4 |2 O
) [" t! T" k2 ?6 M: e8 ]
现在氢能车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有两条路,一个是氢燃料电池,另一个是氢内燃机。
氢燃料电池这东西很牛,续航长、环保,名字还听起来贼高级,又是燃料又是电池的。

% H% G. e: G& A, k  Y/ u2 b( l
但是,氢燃料电池这套东西并不 “ 燃 ”
它供电的方式,是直接通过化学反应( 反向电解 )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你可以把氢燃料电池看作是 “ 增程器 ” ,消耗氢气去发电,发出的电再被用来驱动电机。

9 l/ B# ^3 ]4 J) k
而这套动力系统的核心是“ 电堆 ”。其构造与普通电池类似,也是由三层部件构成的夹心饼干——阳极、阴极,以及分隔他们的电解质膜。氢气和氧气在电堆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就可以产生驱动电机用的电流以及唯一的排放物——水

  Q. }3 a1 A' Z
这玩意才是 ** 真正的“ 零排放 ”

) U) [6 Y: w* j' f3 [
. b0 D1 O/ A4 M. p3 l8 s: Q  g" m
相较于同属新能源的锂电池,氢燃料电池最大的优势是补能速度。
5 y7 Q2 n" x5 R' g7 y' _& k
加氢和加油差不多快,3 分钟就能加入 9 公斤氢气,即加即走真的爽。除此之外,它的续航表现也不赖,大多数氢燃料电池家用车续航已超过 600 公里。对温度也不像锂电池那么敏感,不会一到冬天就续航打骨折。
9 f6 ^3 G* j' r! C
等到将来压缩氢气技术再发展发展,续航肯定还能提一提。
" ]4 Z0 ^2 g4 G+ b

9 t- V) ~# ~" W, N/ l
不过这玩意儿缺点也挺明显:就是贵
氢燃料电池的电堆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铂金属,原材料价格十分高昂,在没有便宜的的替代材料之前,价格很难打下来。
+ u; w0 d8 C& D, C* p/ j
比如目前最畅销的氢燃料电池家用车:丰田 Mirai,在美国的起售价接近 5 万美金,与宝马 5 系价格相当。这价格给有钱人的代步玩玩还可以,对大多数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是真的劝退。

9 l$ z3 z  T! _( K
而且用车成本也不低。还是以丰田 Mirai 为例,它行驶 100 公里的平均氢气消耗是 0.76 千克。结合现在国内 60 元每千克的平均氢气价格,每百公里成本大概在 40 到 50 元,跟燃油车区别不大,跟混动或者纯电车是完全没得比。

4 U" Q! s0 ^3 k. h( l

) L5 Q6 p/ c% a/ s8 L* f/ r
话虽如此,但即便氢燃料电池叫好不叫座,起码还有丰田那样执拗的车企在花大价钱搞研发,算是在市场上苟住了。
至于另一条路:氢内燃机,混的就更惨了,在短暂地昙花一现后就几乎要绝种了。
0 u: A8 n, a- o, N) n. r
其实真要说,氢内燃机的键盘值是特别高的。这玩意跟油车的内燃机大差不差,只是它不烧油了,改烧氢气。
而且因为氢气的热值比汽油大了三倍,用起来就是会比汽油更“ 有力 ”、更“ 耐烧 ”。氢内燃机有着比汽油发动机更快的响应速度,在实现近乎零污染的环保需求同时,还为内燃机拥趸们保留了引擎声浪的听觉享受。

. r. M9 Z4 a) y& e* L
+ @: R- n9 U' W' t# J9 _  B
而且对比动辄几十万一辆车的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省钱多了,造价成本仅比差不多功率的汽油发动机高 15% 左右,还能直接在传统内燃机上改造。
它还不挑食,不仅可以烧纯氢,还可以烧氢与天然气等气体混合而成的燃料,节约燃料成本。

5 M& p- x3 d1 g2 ]: d
宝马曾在 2007 年小规模量产过氢能 7 系。它搭载了 6.0 升 V12 氢及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可以做到在燃油和氢气两种能源之间无缝切换,续航在满氢满油的状态下超过 1000 公里。
; B- ?3 v. M  B* t5 C; o  S  ?
这个续航对于一台 12 缸 “ 油老虎 ” 来说真的是相当炸裂。
  {; J, z8 i' f8 S3 {' ?
  }! h# h* }9 G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丰田,在 2021 年展示过一台基于雅力士 GR 改造的氢内燃机试验车,还拿它去参加世界拉力锦标赛、富士 24 小时耐力赛等各项赛事。
1 h" ?" `1 d9 R, O

( H3 w% Z5 G% @
但氢内燃机也有自己的缺点:易发生早燃、回火、还会排出少量氧化污染物。
关键是相较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燃料电池,其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这就导致了它比较 “ 费氢 ” 。平均每百公里氢气消耗 2.1 千克、燃料成本超过 120 元,比烧汽油还要贵不少。

1 d8 S" T& G0 x# w

$ w4 h7 e" k, X: D7 f) y, B( n
氢能发展不起来,除了这两种技术自身的缺点,他们都还被 “ 氢 ” 本身卡住了脖子。
氢气作为自然界密度最小的气体,需要的储存空间非常大。

1 I% ]& S+ I9 O/ W' w6 _
现在已有技术可将氢气压缩成液态氢进行储存,但液氢的密度还是比汽油小了差不多十倍。
而且,如果要把氢的体积压缩得再小,这代储氢罐的强度就有点不够用了。现在的储氢罐已经配置拉满,用上了包括碳纤维高分子聚合材料等材料,要想再继续提高强度,估计还得在材料学上再研发研发,成本又是直接起飞

( z2 l: k! `" I* t+ ~! Y. k- y! u1 L8 f
例如,广东省新建的电氢智慧能源站,在用上最新的固态储供氢技术后,研发建设花了大几十亿,属实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
( E+ R* b# @9 H* f0 s* b& [
$ Q+ ^% V8 j' p9 H+ J; y& c
加氢站的成本问题又进一步导致了加氢站的数量不足,引发氢能车的补能难。
目前全球投入运营的加氢站数量才刚刚超过 1000 座,且其中许多还建造在工业园区内,不对家用车开放。所以对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补能难是导致他们放弃考虑氢能汽车的主要原因。

5 s, B* e2 _: Z2 p. N3 Q. B
以差评编辑部所在的杭州市为例,全市加氢站就只有一座,今年 5 月 16 日刚刚投入运营,还是专门给公交车使用的。合着杭州人买了氢能车还得跑上海去才能加氢,你说谁买嘛。
也是因为这些现实阻碍,许多家用车制造商,比如大众、本田,都已经暂时放弃了将氢能源家用车投入市场的计划,专注于锂电池家用车路线。
5 P% q% g( M8 A- e; R1 V* Z. {& |* d
. x. K' e2 ], U! e5 h; ?: [
但如果我们把视线转向商用车领域,就会发现情况和家用车恰恰相反。到了商用车这边,氢燃料电池车零排放、长续航、补能快的优势正好就全用得上了。
目前氢能重卡在区域物流领域混得风生水起。国内 22 年销量达到了 2456 辆,相比 21 年的 779 辆多了不是一星半点,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 r# S. O# F: U, N# i0 j

9 o8 i5 _/ P" q- y7 i; I( s1 w5 c3 {
氢燃料电池能在商用车领域发展得这么好,离不开它们俩特性比较互补。首先是商用车的停靠站点相对固定,对加氢站的数量没太大需求。其次是商用车自身也体积大,能带很多氢气,轻轻松松就能跑得很远。
3 a8 j1 C1 R* K7 ^2 }# v' G/ o
比如戴姆勒公司生产的 GenH2 氢燃料电池重卡,对比特斯拉的 Semi 锂电卡车,戴姆勒 GenH2 以1000 公里续航25 吨有效载重完胜了特斯拉 Semi 的 800 公里续航、 16 吨有效载重。
“ 乘用车用锂电、商用车用氢电 ”,已经在一步步成为解决车辆碳排放问题的现实方案。

- Q7 `2 K  E. I* j# g# h0 c

/ h* h, G" h# T- [6 {( S* L1 j9 G
所以说,还是劝大家早日放弃开上氢能车的幻想,默默接受混动和纯电的时代。毕竟技术的先进性和性价比永远是对立的,属于氢的时代还很遥远。
6 D, k) H3 I" T6 N) b)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3 10: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3 10: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请问作者,国内到处发展氢能和氢储能是不是做错了,我看这个作者屁股歪的很,想借批判日本公司来否定国内氢能行业发展,可惜到最后怂了,死活不敢对国内氢能行业指手划脚。
发表于 2023-7-3 11: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重汽(济南)在大力发展氢能源汽车!本人也认为氢能源是真正的新能源之一!
发表于 2023-7-3 1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国重汽提出,新能源动力系统要全面掌握燃料电池系统、驱动电机和控制器、电驱动桥等关键核心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率先建立全球竞争优势;2025年前实现智能网联、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引领全球市场。! x/ p0 S0 X+ w( v6 i. ?/ ^+ x" t
# ~4 {9 I5 l" [, u4 \7 d/ j
早在2014年,中国重汽便已启动氢燃料牵引车的研发工作,并于,2017年完成了首辆氢燃料码头牵引车的装配。2020年11月6日,山东省成立“北京冬奥会雪蜡车联合攻关项目指挥部”,中国重汽牵头16家企事业单位参与研发攻关与制造。历时11个月,智能雪蜡车,2021年9月26日全部下线,实现了国内第一辆完全知识产权雪蜡车的重大突破。10月27日,自主智能雪蜡车交付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宣告填补了我国这项装备空白。这款雪蜡车牵引车采用全球领先、自主研发的中国重汽新黄河重型货车,动力来自潍柴氢燃料电池系统,确保低温极寒条件下的车辆运行。
, j9 ~% p- o& P9 m# ~: A2 K   目前,中国重汽已布局牵引、自卸、载货氢燃料产品,配装潍柴电池堆,续驶里程达400km。2025年前,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氢燃料产品将协同发展,致力于干线长途运输市场。$ ^! d2 Q3 ?+ k9 v4 v" o) @- Q

: b4 d: Q, o3 n' g- |/ O本文节选自《中国商用车发展报告(20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 21:54 , Processed in 0.06954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