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到很多城市地铁规划被砍的消息。 一开始听到的时候,我是有些震惊的。
+ e9 y9 o* E# t( c! U% ^3 \
因为这些城市,基本属于深圳、成都、南京、杭州、南宁等级别。 包括一个国家级经济特区,和很多个省会城市。 ; i7 H# q2 C) x. S9 `0 H3 S0 {" h
如果连这些城市的地铁规划,都在集体缩水。 那么这一轮地铁大收缩背后,一定不是我们常见的城市规划调整那么简单。
0 Y# D4 ^5 p1 a0 p" g
于是,我查了一些数据,也意外地发现了很多城市真实的地铁异象。
) o- F/ ]3 R! b* T
01 最意外的是,就连最赚钱的深圳地铁,也被砍掉三分之一。 这几年,深圳地铁几乎是全国所有地铁公司里最赚钱的一个了。 我统计了下2022年部分地铁公司的营收数据。
) H4 G" l/ ^- E J3 }/ t
数据来源:各城市地铁、轨交公司年报
+ ^' N: C+ W, O2 Y% K$ _
去年,深圳地铁总收入239.76亿,营收领跑全国。 不过,能赚钱的原因,却和常规的票款没多大关系。 6 q4 H5 _- {. f$ _3 m8 L4 h5 x. D' a
而是靠地铁沿线的土地、房产开发,包括一些投资收益。 这个“地铁+物业”的模式,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7 u0 H! w: V2 y9 o/ H
早期的香港地铁就是这么做的,并很快追上了前期投入,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真正能赚钱的地铁公司。 而从17年入主万科开始,深圳地铁也依靠这种模式开始盈利。 3 y U& u0 H# Z8 q- A2 ~7 R
虽然离收回成本还差得远,但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了盈利状态。 再加上经济特区的光环,深圳一直是四个一线城市中的潜力股。
, I- W: P) K5 M$ M0 N1 h& y! P H0 h
目前深圳GDP超3万亿,过去十年人口增加了700多万。 种种标签加在一起,谁也没想到,这样的深圳,地铁依然会被砍掉近三分之一。 ' K% F% e2 m5 `, }( U
我看了眼官方公示,如今深圳地铁五期规划的里程是180公里。 ' u- c; ^! q6 r+ z
3 n6 @) ]3 r$ F" [" B8 h3 L
从去年的13条缩水到9条,被砍的分别是: 10号线东延深圳段、11号线北延深圳段、18号线一期(沙井到光明)和21号线一期(坳背到龙园)。 : B. c: {# l: H$ [3 {! H, P
这4条规划线路,有2条是远郊县,另外2条则是对接东莞的延长线。 对深圳来说,算是边缘化地带。
9 Q2 }' n, a/ p9 G
比如,2条远郊县规划通往光明、龙岗。 这些地方人口稀少,在地铁规划上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满足国家规定的硬性指标: 2 X3 N$ P0 _5 f, o! O4 F# u' d
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 这个标准深圳整体上是能满足的,但远郊地区就不一定了。 ! X' v# `9 W3 Y* h
而且,今年深圳的人口数据也在缩水。 5月8日,深圳公布了统计公报,2022年常住人口下降了1.98万。
, R4 X% l0 b; S: T* x3 E' v' r
这个数据本身没什么,但放在深圳就足够震惊了。 因为这是从1979年设市以来,深圳首次人口负增长。
! X1 W3 B3 `. h2 N& y
整个深圳的人口都在缩水,更不要说光明和龙岗了。 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两个远郊地区,已经开通了地铁线。 / l8 w9 L5 B a/ D& [6 `8 x2 a
多修一条地铁,至少上百亿的成本,而后期客流量也很可能达不到要求,实在不划算。 本来要对接东莞的2条线路,也是出于客流和成本考虑暂时驳回了。
3 Y# a6 Y- z2 X# |
这也更说明了一点,深圳地铁的钱,开始不够花了。 这是从17年开始,深圳地铁的净利润增长情况。
# a. Z2 O$ F8 S
数据来源:深圳地铁年报
7 t5 m) n2 n0 n, _: q4 Y Z. r
虽然每年都有盈利,19年净利润甚至达到117亿元,位居国内各大地铁公司之首。 但从2020年开始,这三年,深圳地铁的利润增长却在急剧跳水。 1 m$ K' Q+ S& Y# q6 P
这也是目前深圳地铁规划被砍,最尴尬的症结所在。 显然,就连奇迹之城深圳,也撑不住地铁这只庞然的吞金兽了。
- Y0 |( L7 H" n# D8 @. f0 Z f
02 地铁被砍,成了这几年城市间的常见景象。 深圳不是个例,全国不少城市的地铁规划,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缩减。 N/ H9 \& K: l" z
早在2021年的《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方案》中,成都地铁规划就被砍了19条。 我打开了成都的城市地铁官网,这是被砍之前的规划图: " V9 ^7 [+ G0 m8 n
而被砍之后,是这样的: 5 U! [: y6 }: ^4 K( _
肉眼可见,整个三圈层包括向外的规划线路,几乎“全军覆没”。 其中,单市域铁路就取消了12条,地铁线路减少了7条。
# B- z' x$ M6 D$ g6 t; l
可见成都这轮规划调整,整体的把控确实挺严格的。 不过这19条线路,也并不是彻底放弃了,目前的说法是远景规划。 ; a, Y( r. R; y9 j! q2 j3 ?8 r
至于在多远的未来,那就不好说了。 这个态度,也是这几年大多数城市的现状。
. ?( ?0 L' G. p: j
像杭州、南京等新一线城市,包括南宁、兰州这些省会城市,也都有地铁泡汤的历史。 其中最厉害的要属杭州,砍了近一半。 5 X. A m( G2 |) V
在杭州地铁四期规划中,第一版公示了17个项目,规划里程299.8公里。
9 f6 O2 Z4 L( z) x
杭州地铁四期规划示意图 图源:杭州发改
1 V B6 R5 ` H; x. d! r
国家发改委批复后,仅剩9个项目,里程缩减了146.9公里,接近一半。 过去几年,在亚运会的影响下,杭州基建一直处于狂热状态。
. D8 n% ~3 l6 M
尤其地铁,里程全国排名也不断攀升。 & |, C) D* k8 N) }
数据来源: 中国城 市轨道交通协会
* c8 B4 y: h' ]1 V
2015年,杭州地铁里程达81公里,全国排名12。 到了2022年三季度,杭州地铁里程是516.44公里,排名第五,成为“500公里轨交俱乐部”的一员。 4 b/ I/ D0 T! r
不过这期间,杭州对于地铁规划的态度,却一直在收紧。 2021年,浙江发改委就设定了关于地铁的多项严格指标,给杭州地铁泼了一盆冷水。 . ~) M" }* u1 g( x
这无疑是顺应国家政策收紧、审批从严的整体趋势。 早在2018年,国家就已经开始收紧地铁建设门槛,提出了三大硬性指标: 4 N# w* q: v% B- F) k+ W
GDP3000亿元以上、市区人口300万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0亿以上。 同时,规定开通运营三年后客流不达标的(每公里每日0.7万人次),不能上报新一轮建设规划。 & B$ @+ c: t6 f3 v* ^# r
这套组合拳下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地铁的报批门槛越来越高了。 " S7 c! i$ h# k G/ y; ~
这种背景下,各大省会城市也都在大幅削减自己的地铁规划。 其中,南京新一轮地铁规划中,江北的13号线,和江宁的12号线都未被提及。 5 r; T# t8 H5 \
而兰州早期规划了5条地铁,但根据最新的官方回复,列入近期建设规划的只有4号线一期工程。 3号线和5号线已经不在规划内。
/ q. g& o$ x- E0 o
来源: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5 Z; O% c9 X4 D0 l m4 h
一线、省会城市都是如此,更别说一部分小城市了。 从2017年包头地铁被叫停后,至今,没有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首轮建设规划获批。
/ `& S7 c2 z. a- ^; ]" Y: G- U
2022年,一大批三线城市的地铁规划申请也都遭到了拒绝。 包括山东烟台、湖南衡阳、浙江温州等。 ( N3 M; K/ M! R. G# J& j
按理说,有些地方的发展水平是满足三个硬性指标的。 但要保证每公里每日0.7万人次的运营标准,就很难了。
0 b8 P/ t! k. i1 {
所以,那些已经有地铁的城市,未来扩建会越来越难。 十四五期间,更是几乎不再受理一般地级市的首轮地铁申报了。 ; V4 {5 {, Y; J5 x) [, w
‍这也意味着,没有地铁或轻轨的城市,短期内大概很难实现自己的地铁梦了。
2 b3 j) x Y9 w- A! R
03 地铁规划并不是越多越好。 这几年,国家一直在严控地方轨交建设。 今年,连深圳都放缓了地铁规划。 b# w! e0 h' u5 Q& W) B5 ?& o
可见全国各地城市,都在经历着类似的困境。 首先就是地方财力不足,已经难以支撑地铁建设和运营成本。 " ^2 i" y$ y$ o4 c4 W O
地铁本身就是亏钱的项目,纯靠地方财政去供养。 一百年前就建成的纽约地铁,到了今天还未回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 _5 M/ u0 o$ j2 `) P) B5 i$ Z5 X
而国内城市的地铁,也少有盈利的。 首都北京的地铁,这些年一直在亏损。
1 e1 n4 \5 X1 U
2014年以前,北京人坐地铁逛遍全城,兜里只需要装2块钱。 后来实在养不起了,开始按里程收费,正式告别了2元时代。 % t9 _! X, |& @: Y% J
& Q. H1 P+ L4 r0 i) h* s1 [
但即便如此,每年还是要靠政府补贴。 我查了下去年的数据,2022年北京地铁获补贴262.86亿元,净亏了274.71亿元。是全国政府补贴地铁最多的城市。
+ C% v" ?. M9 y q z: [
其余地方也是一样,杭州地铁去年营收33.09亿元,政府补贴94.69亿元,接近百亿。 昆明地铁2022年总营收6.29亿元,政府也补贴了9.75亿元。
4 p- E, i: ]: E# [
可见,从前期修建到投入运营,地铁这个民生项目,都要一直靠政府补贴才行。 因此,轨交建设对地方财政一直是较大的考验。 - n# t7 `3 k2 _( h* C
尤其疫情三年下来,各地财政都经历了一次“伤筋动骨”,需要一定时间慢慢恢复。 而供养地铁这只大型“吞金兽”,也就越来越吃力。 " F2 c/ |7 _4 q; g4 u
另一方面,一些远郊地区的客流规模不足,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在浙江宁波,一个投资2亿元的高塘桥地铁站,周围的景象是这样的。 # M7 t. l0 i# D$ D4 L" x
宁波高塘桥地铁站附近 $ g! ` t/ J- r: J
杂草丛生,入口紧锁,建成4年至今基本处于荒废状态。 % ~ D/ M* q5 J }5 p
宁波高塘桥地铁站口
+ t) i0 S2 S9 z" _4 y
而根据宁波早期规划,高塘桥站周边的基本农田是被规划为商住用地的。 只是如今地铁修好了,周边配套却没有跟上。 ! f' P$ ^; {' a+ b* |# r" _
这种超前规划心理不是个例。 杭州的8号线一期,从规划到建成客流量一直很少,被称为“运椅子”专线。
. X; l9 k- G4 T' q/ J& C
很多站点出来后,不是大片的玉米地,就是未开发的农村地段。
( `8 P' y0 I: W2 y1 o
8号线冯娄村站地铁口附近 图源:钱江晚报
6 q! }& n4 S5 L, Q1 o- \" N6 }
一边是地铁规划多地被砍,另一边是过度修建地铁带来的荒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这种先上车后买票的规划方式,本质上来说,还是因为地铁建设属于政府补贴兜底项目。
2 [+ q$ o5 m2 c! a5 x8 O
也没有盈利的硬指标。 所以,即使是一些财政基础薄弱、客流规模较少的城市,也在盲目的超前规划地铁。
! r5 Z. M* O% ~
导致了不仅地方财政入不敷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远不及北上广深。 因此国家不得不强制减速轨交建设,避免产生更多的资源浪费。
9 k3 N7 t8 Y8 W; p7 v
04 地铁和造富的关系,一直是深度绑定的。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 ! x- d- P5 X/ ^* D* N, v
曾经,这句话的本身就代表着高速交通下的经济意义。 如今来看,很多城市无序修建的地铁已经无法兑现这句话了。
@ X# l4 l9 j) ]4 n* Q
事实上,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也不能完全依赖轨道交通。 在国家已经出手干预的情况下,未来的地铁审批必定会越来越严格。
- f- a$ h! {! `3 D6 @$ I8 H' \6 f
而一些地级市的规划被砍,或许会成为常态。 . E; e/ u7 l$ G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