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wq19810302 于 2023-5-16 14:20 编辑 # m( e+ O3 T* [
3 c } |" q p) Y7 y近些年来,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不难看出其巨大潜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研进步和技术支撑。机器人最前沿技术,都有哪些呢? 8 p% v. ^6 S! l: {
1.软体机器人——柔性机器人技术 
1 u5 F1 q9 k" |, e! f# K: N2 c
1 n' K: [. ~: N+ V5 n. f" I: w
柔性机器人技术是指采用柔韧性材料进行机器人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柔性材料具有能在大范围内任意改变自身形状的特点,在管道故障检查、医疗诊断、侦查探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 b2 U+ ?& V
2.机器人可变形——液态金属控制技术 
# {; K q# {: p$ m# ?" I9 _$ Z% H/ ^
: r- Y- O9 ~8 ]8 D$ L7 q! w3 y) U0 B. f
液态金属控制技术指通过控制电磁场外部环境,对液态金属材料进行外观特征、运动状态准确控制的一种技术,可用于智能制造、灾后救援等领域。 液态金属是一种不定型、可流动液体的金属,目前的技术重点主要集中在液态金属的铸造成型上,液态机器人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7 d8 N/ \: K& M* P* k6 n A* \
3.生物信号可以控制机器人——生肌电控制技术 
9 q) `1 m [% u |) ^; ]: |
3 G0 X6 N& E. A2 `2 N: r
生肌电控制技术利用人类上肢表面肌电信号来控制机器臂,在远程控制、医疗康复等领域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 7 H( r0 Q4 L& F2 l- H% Y! ~ ]# l
4.机器人可以有皮肤——敏感触觉技术 
( v5 w: o( {' c2 v
2 w. a; t0 P' L* a3 j
敏感触觉技术指采用基于电学和微粒子触觉技术的新型触觉传感器,能让机器人对物体的外形、质地和硬度更加敏感,最终胜任医疗、勘探等一系列复杂工作。
, D" S! p# B1 t4 x! j3 V) }( c9 x* a+ Q) d
5.“主动”交流——会话式智能交互技术 
* u' Q) z, V1 P, z0 m* \- T
$ G5 {6 W* ~* H' F5 e
采用会话式智能交互技术研制的机器人不仅能理解用户的问题并给出精准答案,还能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主动引导完成会话。
0 {* _ W9 U0 e# H
6.机器人有心理活动——情感识别技术 5 i, U% p* G8 E d
|; c$ W3 d H2 x
情感识别技术可实现对人类情感甚至是心理活动的有效识别,使机器人获得类似人类的观察、理解、反应能力,可应用于机器人辅助医疗康复、刑侦鉴别等领域。 对人类的面部表情进行识别和解读,是和人脸识别相伴相生的一种衍生技术。
) G" R5 ], W" I
7.用意念操控机器——脑机接口技术
, N9 y# G4 V; z }* y6 E, c2 ^1 K, N2 J! N1 X( q$ ^
脑机接口技术指通过对神经系统电活动和特征信号的收集、识别及转化,使人脑发出的指令能够直接传递给指定的机器终端,可应用于助残康复、灾害救援和娱乐体验。
5 R8 p& `/ O2 S P& D" N
8.机器人带路——自动驾驶技术 0 v9 n, R- K) N. y% b' U
- _0 P9 h4 e- n& [- |4 y
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可为人类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装载和运输工具,并延伸到道路状况测试、国防军事安全等领域。 " E8 @0 J( }8 t9 H, W9 o
9.再造虚拟现场——虚拟现实机器人技术 
: H& C8 g% q1 Q8 k
( D: W2 f! V# e* h1 X( U4 C
虚拟现实机器人技术可实现操作者对机器人的虚拟遥控操作,在维修检测、娱乐体验、现场救援、军事侦察等领域有应用价值。
' a% I z2 ]% @
10.机器人之间互联——机器人云服务技术 
+ R+ M. }' @( D8 X3 {9 O) g6 M) C2 {
( |, [% o! w3 b% b Q: |
机器人云服务技术指机器人本身作为执行终端,通过云端进行存储与计算,即时响应需求和实现功能,有效实现数据互通和知识共享,为用户提供无限扩展、按需使用的新型机器人服务方式。
# c+ s9 e- b/ f0 E5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