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可以制造玻璃了,而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玻璃吹制术”的出现又使得人类制造玻璃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此之后,玻璃就逐渐融入了人类的生活之中,人们大量的制造和使用玻璃,而其中的一部分玻璃制品一直保存到了现代。
$ C8 q. F0 F4 q9 l# A `
t/ x# e3 H, A0 @, y& l8 {
玻璃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另外还存在一些其它的硅酸盐,从整体的微观结构来看,玻璃内部的原子就像液体一样排列得杂乱无章,但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玻璃却表现出很多固体的特征,科学家将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称为“非晶态固体”(又称“无定形体”或“玻璃体”)。
$ `: q1 |( D u( B, h
虽然玻璃内部的原子在整体上是无规则的,但如果我们把观测范围大幅度缩小,就会发现其近邻原子的排列却具有一定的规律,这被称为“短程有序”。 ; N0 T# ?8 R) M; f
. o* r5 E: y4 I) L
总的来讲,在玻璃内部存在着一种被称为“硅氧四面体”的构造单元,具体表现为一个硅原子位于“硅氧四面体”的中心位置,而四个氧原子则分别连接着“硅氧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 q0 s. M/ A, ]' m, H+ C
这种牢固的构造单元赋予了玻璃耐高温、耐腐蚀、耐氧化、高硬度等等特点,同时使得玻璃瓶的表面致密而光滑,以至于外界的物质几乎无法渗入其中。
1 Q* _* \$ F* y* `# m) a6 h( _
在自然界中,玻璃瓶真的可以存在200万年吗? ; \2 M$ ]# ~) b- ]
当然了,自然界中基本上不会存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那玻璃瓶在自然界中通常会怎么分解呢?答案就是物理冲击。
) Q( ], N, z8 U: g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位于乌苏里海湾的“玻璃海滩”,几十年前,人们在这里堆积了大量的玻璃酒瓶,时至今日,这些玻璃瓶已经在海浪夜以继日的冲刷之下,变成了圆润又光滑的小石子,可以想象的是,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它们就会彻底地融入大自然之中。
7 |! V" v k5 F' Z( g/ k由此可见,玻璃瓶可以在自然界中存在多久,其实是由周围的环境来决定的,因此可以说,假如一个玻璃瓶所处的环境非常稳定,自然界中的各种外力都无法影响到它,那么它就可以在自然界中存在200万年,甚至更久。
# T- N/ v& X, v; G) M! Z" H' S4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