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车市有多疯狂大伙儿都见识到了吧,本来以为东风带头掀桌子够给力了,结果发现就是个开胃菜。 在湖北 “ 开闸放水 ” 后,吉林、广东、重庆等很多地区都跟进了补贴政策。短短两周, 价格战的火苗从几个品牌迅速蔓延到整个车圈。 " p. t5 a5 Q3 \+ c3 V
这次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以前大家那点优惠都藏着掖着,不到最后谈价都不拿出来,而现在是通通摊牌,到底能优惠多少明着说。 对咱消费者而言,当然是你越便宜我越开心,而且 新车在猛打折的同时,也把二手车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最近脖子哥一同事,就趁着二手车下跌,花了 7 千多的价格,搞了台老款标致 206 ,买来改改下赛道玩。
2 Q7 Y1 ]$ J: j8 L0 r5 r# i不过拿到实车跑了两天后,总感觉车子马力被束缚了,就像是《 头文字 D 》里,刚换上赛用引擎的 AE86 怎么也跑不快。 一检查发现还是真有问题,但不是和 86 一样要换仪表, 而是轮胎,他这套胎已经用了 8 年多了,橡胶老化严重,硬邦邦的跟石头一样。 要知道任何轮胎都有寿命的,多数家用车轮胎是 5 年左右建议更换,长期不换的话,轮胎抓地力下降可是会影响安全。 除了寿命,轮胎本身其实还有不少讲究。 早些年大家可能更多关注抓地力,但随着这几年新能源的发展,电车在轮胎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首先就是电车最看重的续航,车企们老喜欢卷风阻系数,就是因为阻力对续航的影响太大了。 而一辆车行驶时,不光有风阻,还有轮胎的 滚动阻力。 所以现在电车就喜欢用 低滚阻轮胎,通过改良花纹、改进配方工艺,来实现较低滚阻继而增加续航的效果。 F6 ^) h2 |, Q, J
6 b- S9 l) m# j* @! W8 }: }$ p1 e( l
主流燃油车轮胎的滚阻系数大概在 7-9 N/kN 之间,一些性能车还会更高一些;而电车的低滚阻胎能达到 7 N/kN 以下。 电车的另一个需求是要耐磨。 大伙儿也知道电车因为要背负巨大的电池包,个个都不轻,和同类型油车比重个几百公斤很正常。
' V3 x: y6 K; ^6 M3 H& u根据英国测试机构 Emission Analytics 的研究, 车重每增加 500 公斤,轮胎的磨损率就会增加 20% 。 那对电车来说,就必须选用耐磨指数高的轮胎,普通油车轮胎的耐磨指数大约是 300 ,而一些电车能做到 500 。 8 }" w+ O$ m( X
此外,电车由于没有发动机噪音的掩盖,轮胎噪音就会被放大,所以 对胎噪控制的需求也会更高。 胎噪是我们主观上最容易感受到的轮胎性能,它主要是由这两个原因产生,第一是轮胎滚动时,胎面上一块一块的花纹撞击地面会产生噪声。 第二,因为轮胎变形,沟槽内空气先是被挤压,然后随着变形恢复,空气又会膨胀,这种现象又叫 “ 泵浦噪声 ” 。
, V( K4 F* b6 G
$ X$ \9 J! f6 p2 c3 B: E# F
之前,轮胎降胎噪就两个思路,要么把轮胎做软点,要么在花纹上做文章。 但这样不可避免会降低轮胎的性能,导致抓地力下降、湿地排水性变差等等。 而现在电车上诞生了一种 不影响性能的静音棉技术。 通过在轮胎内部植入一层聚氨酯泡棉,利用发泡材料的细微空洞,将震动和噪音充分吸收掉。 / G" ?* g, z/ T. w9 _4 @, r5 e
就像是在鞋里加了一层海绵,这层海绵会把路面摩擦的噪音过滤一遍再往上传递。 同时,泡棉的加入改变轮胎内部空腔体积,还能减少空腔共振带来的噪音。 这样一来,轮胎本身的花纹、材料没动,原来的性能被保留下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胎噪。 - g0 i" I: b: {
一些品牌的静音轮胎,宣称 最多能够将车内噪音减少 9 分贝,这里其实指的是在 300Hz 左右的噪音频段降低了 9 分贝。 轮胎噪音中最恼人的是沙沙声,这种情况下,静音棉可以减少轮胎空腔噪音,再过滤掉 300Hz 的低频噪音,这样从感官上胎噪就没那么恼人。 之前也有媒体实测过,静音系列轮胎和普通轮胎相比,车内噪音减少了 7.9 分贝。
& ~4 z! k. }8 `0 g; q; Z0 r除了静音这一重要的需求,现在的电车基本都没有备胎了,所以轮胎的 自修补技术也慢慢普及开来。 自修补和咱平时常听到的防爆胎还不是一个东西,防爆胎指的是缺气保用轮胎,它的原理是把胎壁做硬,这样即使车没气了还能撑一会儿。
- b3 W3 K) G/ {2 b
& w+ \9 C+ X6 V4 Y& {$ R# G% y/ R5 M
自修补技术是在轮胎内部有一层粘性密封层, 当轮胎扎钉时,密封层会包裹住钉子,然后在钉子被拿掉后,密封剂再把洞给填上,防止漏气。 自修补轮胎 一般可以应付直径不超过 5mm 的钉子,扎钉了轮胎不会漏气,不影响接下来的行驶。
0 i( a- n" ? B4 m7 W' t
4 K. L- r w' h ~0 S* o
说了这么多,大伙儿应该也看得出来,如今轮胎行业真挺卷的。以前爆胎啥的可没少让司机们头疼,现在有了新技术的加持,轮胎不吵不闹了,那开车自然省心不少。 但大家也许有个疑惑是, 轮胎上也来卷材料、卷技术,会不会就很贵,一般家用车用得起吗? 要搁这些技术刚在实验室被发明出来时,那或许一般车都不敢用,但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这些黑科技轮胎也慢慢推广到大众市场,并且落到消费手里并没有很贵。 其实,我们生活中就有不少 “ 廉价 ” 的高科技。 我举个例子,机械硬盘最常见不过了吧,但它却可以说是人类精密制造工艺的一个极限。 硬盘的读写原理是依靠磁场变化,让磁头在盘面上快速飞过实现。磁头是悬空的,并不接触盘面,这个高度要控制在 5-10 纳米。 ; I+ v" u2 ?9 f' o2 h r
8 L0 ^) E' g! ?' s2 D: Z6 A
并且为了保护磁头不受腐蚀,还要在它上面镀一层厚度只有几纳米的膜,误差更是要做到零点几纳米。 不夸张地讲就是原子级别的手术刀操作。 总之,硬盘这么不起眼的玩意儿,实际精度要求相当可怕。 0 l# C9 z. W5 f+ O- h+ v
但是,它才卖几百块钱。 这是如何做到的?首先是 技术的升级,原先人们生产硬盘可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最终良品率却很低。 那随着工艺的改良,制造效率在不断提升,制造的成本就会逐渐下降。 其次就是 大规模民用的普及,产品起量后,原先开发的边际成本会逐渐摊薄至 0 ,同时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原料成本。 因此,我们才会人手一个甚至几个硬盘。
, V; t8 x1 k5 o%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