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魍者归来 于 2022-12-21 10:18 编辑 / ^9 |- l6 y; a- `7 N1 E8 f( t6 V
8 O3 g% h2 @, C! Y药物简介; S. H) Z+ s# Z* b
布洛芬的英文名为“Ibuprofen”,可以看出中文名是比较单纯的音译,化学名称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常见的试剂有两种:
. ~: S* G; ^6 t8 J* D ①布洛芬片/胶囊+ v1 {2 r3 r, [
②布洛芬缓释片/胶囊& \; x5 e3 ]- q, m: F
二者在功能和用法上有区别,我们后面再讨论。
5 [& A" ~( D( k* a9 B
0 _% d5 S$ p) S S2 Z9 z: S$ ^药物结构
2 j8 \. y2 y- V2 k& A
8 w$ W3 i3 N# p0 F6 ^- c5 B0 \ 上图就是布洛芬的分子结构,左边蓝色的是丙酸,在丙酸的2号碳上,接了苯环(黑色部分),红色部分是异丁基,连接在苯环的对位上。由分子结构可知,布洛芬有酸性,而且酸性要强于昨天提到的“对乙酰氨基酚”。0 ?1 R/ H5 y4 J; n* ]
我们平常吃的醋就是乙酸的稀溶液,比丙酸少了一节碳链(少一个CH₂原子团),二者属于同系物,酸性接近,所以服用布洛芬的最主要刺激就是——胃部刺激。
& L* H9 r; @; o' P; M
; V k' e' ~* w药物机理
4 t2 N3 n z0 D" v 消炎机理——简单来说,布洛芬抑制了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COX-2的生成,有点拗口哈,就相当于从根源上抑制了前列腺素,阻止血管扩张和阻止水肿这样的炎症反应。/ d W$ o% }3 g# b! r( c
镇痛机理——抑制了前列腺素,也就降低了痛觉敏感性,让局部痛觉感受器躺平;另一方面,也抑制了中枢系统对痛觉的反馈,让脑仁在处理疼痛的部门全员摸鱼。5 F0 ]+ T6 i2 b0 c" r0 u
退热机理——还是因为抑制了前列腺素,使得调整身体升温的前列腺素PGE2浓度降低,产生退热效果。
/ w3 n7 w8 j8 ]; I7 M' M8 W' K+ Y% ^2 e4 z p" t; e" @2 v/ G6 a
这部分比较复杂,对身体机能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
7 @. Y m9 F, D6 B) x* A+ Q% e$ g
8 u) ]( A1 V! c6 J, c
. t" j. m: a# k+ G# v毒副作用
2 [# B# W, B' t3 Q: b, E4 K 由于前列腺素有保护胃肠的作用,抑制前列腺素会导致胃肠刺激,结合布洛芬自身的基础化学性质,可导致胃溃疡出血、胃灼烧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此外,布洛芬会改变血小板功能,延长出血时间,所以胃溃疡、外伤患者不宜服用布洛芬。布洛芬同样具有肝肾毒性,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 Q Q* u8 p9 J. b+ w6 _& ?' s% k) X- h1 I6 G9 r N% o
特别说明9 B2 c* `" n9 }8 J: T
布洛芬缓释片/胶囊和布洛芬片/胶囊不是同一种药物,布洛芬缓释片/胶囊主要是用于镇痛,退热效果很慢;布洛芬片/胶囊退热效果快,但镇痛效果不持久。(显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l4 o, B, I: ~- o* b+ O" }( t
建议有明显发热症状的,服用布洛芬片/胶囊;已经不发烧,只是浑身疼痛的,可以服用布洛芬缓释片/胶囊。另外,如果正在发烧,家里又只有布洛芬缓释片/胶囊的,请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不要擅自加量(已经有擅自加量导致急性中毒的患者了)
0 N4 ]+ w! ?7 T U/ j7 E 此外,如果是老人,正在服用呋塞米降压,同时服用布洛芬会使降压药的降压作用减弱;正在服用心血管药物和降糖药的,同时服用布洛芬可能会使上述药物的毒性增加。建议老人在服药前询问医生或药剂师。7 ]4 ~! C+ x& F& ?$ u9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