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夹具,汽配件夹具相信是一个永不褪温的话题,各类异形工件、夹持难题的解决,都是夹具企业的一把把辛酸泪。而如今,随着制造业整体生产周期的加速,对于夹具企业来说,夹具结构的改进是一回事,对于夹持零件的工艺改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M/ f, G' t W7 i6 F6 I4 A H( H- [. Z
8 s/ j4 A3 o& B. \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汽配零件的“人气选手”缸盖的工艺优化研究!. }2 Z+ M/ o I) m6 d) m3 F4 B. Y
$ L" W7 D( K* k8 F3 Z) T
一、缸盖概述缸盖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位于发动机上部,借助螺栓、缸垫与气缸体牢固合体。缸盖用于封闭气缸并构建发动机的燃烧室,同时作为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相关部件的装配基体,缸盖加工工艺十分复杂,其主要特点有两点:第一,汽车发动缸盖通常为六面体,是多孔薄壁件,孔壁最薄部分仅3.5μ左右,孔壁加工数量可达100个。第二,缸盖强度和刚度要求较高,只有达标才可保证气体在热应力及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稳定运行。以上工艺均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要求,其加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效能的发挥。 图1 六面体多孔薄壁件
9 \, Z0 S" G+ }! b' v6 [' Z 二、加工工艺详述及优化- Y1 P/ i7 j- h- H* _
2.1:制造材料
2 {$ {: n' p) z7 e0 g1 S
在发动机生产领域,我们通常以灰铸铁、铝合金、蠕墨铸铁来做缸盖材料。当前,柴油机通常使用蠕墨铸铁或灰铸铁,而汽油机则较多使用铝合金,市场上有少量小型柴油机也采用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导热性好,有利于提高压缩比,进而提高发动机效能。在节能环保理念的推动下,人们对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驱使着包括缸盖在内的汽车发动机材料不断优化。以前,柴油机四气门缸盖气门间裂纹的情况时有发生,后来随着蠕墨铸铁的应用推广,这一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 & `( s2 R$ B8 C. u) ^/ t7 l0 G% A
在缸盖加工领域,由于灰铸铁、铝合金、蠕墨铸铁三种材质的特性不同,其加工效率也不同。就加工效率而言,三种材质中以蠕墨铸铁效率最低,而铝合金效率最高。 # O# |. L( q, }
2.2:加工生产线与工艺
7 E7 v- F0 W5 ?/ k1 O" R
在汽车发动机缸盖加工领域,柴油发动机常用的蠕墨铸铁或灰铸铁缸盖生产线布置通常有三种: ①为专用设备生产线。其拥有加工效率较高、刀具等运行成本较低的优势,通常用于定型缸盖的大批量生产;劣势在于一旦需要改变产品设计,则改造成本非常高。 ②加工中心+专用设备生产线,通常用于持续有小幅调整更改的产品,其改造成本可以很好地控制。 ③由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生产线,通常用于生产未定型发动机产品或产量较低的产品,其劣势在于刀具等运行成本较高。在当今的铝合金缸盖加工工艺中,生产线通常为加工中心构成的柔性生产制造系统,设备主轴多采用电主轴,主轴转速通常都定在7 000 r/mm以上。对于柔性加工线,顶底面加工可采用立式加工中心完成,而四侧面孔加工则可采用卧式加工中心完成。基于柔性加工线的成本分析,立式加工性价比较高,因此比较受用户欢迎。在缸盖加工中,加强立式加工中心的配置无疑可以获得更好的成本优势。 对于生产线的总体布置,通常集中工序单元采用“U”型布线,与此同时,在进行工艺方案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物流、投资与产出综合成本、人体工学最优化等诸多因素。
- Y! f0 R# r, i0 f4 d. G3 P
图2 发动机缸盖生产线 e6 b2 b8 l$ e, F* n
三、铝合金缸盖加工工艺的难点及优化4 a7 `- m8 F! t
3.1:平面加工 5 o* ]9 m1 S2 ^$ ~/ a4 ?8 h, ^0 C
从缸盖的内部结构来看,大平面较多,进、排气面和项面、底面均为大平面,这就要求平面度及表面粗糙度等精度必须保持较高水平,进而要求机床拥有实现高精度加工的能力,能达到较高的刀具调整精度和几何精度。以前,缸盖大平面主要是运用合金刀片加工,现在由于毛坯情况通常较好,因此常用金刚石刀片加工,这种工艺可以优化缸盖平面,提高加工表面的精度。
# l8 i4 i- ?( \0 A! N
3.2:高精度孔加工 & x' s( o$ Y8 A- s/ `4 O: ?; a2 ^1 I+ G
缸盖有气门导管孔、凸轮轴孔、挺杆孔等高精度孔,彼此间配合严密,因此加工时要严格把控其表面的粗糙度、位置及尺寸精度等。在进行加工时,缸盖气门导管和气门阀座是同时进给加工,要做到一次到位,以减少误差,保持气门导管与阀座的同轴度。具备密封配合要求的气门阀座和锥面,对圆度及跳动有严格要求;有些气门导管孔有运动件间配合要求,因此其尺寸精度要求特别高,且由于两者的材质不同,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应注重刀具材料选用等。 ; j0 z, n: M' C6 R q
3.3:气门导管底孔加工 $ S& i8 p0 |) G
气门导管底孔的尺寸精度要求非常高,因此加工时应注意考虑精度要求,避免误差出现,应注意精度控制,一旦控制不稳定,将影响气门导管与缸盖的配合度,进而对发动机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0 K, ~2 C- |) D- W
3.4:凸轮轴孔加工 5 q1 o4 @4 y/ K& l
作为缸盖中的最长孔,凸轮轴孔如运用调头加工(或分段加工),虽可降低机床设备的要求,也基本可保障加工精度,但无法满足凸轮轴孔对同轴度的加工要求。所以,加工时应尽可能保证一次成型。
; ~$ h) E2 d4 w, j1 Z# E
3.5:缸盖加工毛刺的优化 ) v2 g# A9 h) T( o
众所周知,缸盖所用的铝合金材料是塑性材料,加工中难免出现毛刺。解决毛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加工中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参数,二是提高工件材料的硬度。在加工过程中,通常运用高压水或尼龙刷来去除和弱化毛刺,这些操作有一定危险性,需要确保人身安全。 6 [+ g7 Z8 ?& \1 |) T4 B0 c( O* b$ `
图3 铝合金与蠕墨铸铁缸体 ' F' N, d* P/ Y! O, s
四、缸盖加工流程的优化要点
# J3 Y% X2 F x8 O# L缸盖加工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细致的实验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以下优化要点: 首先,在工艺总体设计时,应同时考虑工序加工后的检测程序设计,完成一道加工就进行相应的检测,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控制工序质量。其次,缸盖的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内应力的不稳定分布可能导致形变,会影响加工精度。因此,我们在进行缸盖加工时,通常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并通过将精细加工和粗加工分散进行的手段,释放应力。其三,缸盖的结合面划伤可能导致缸盖品质受损,影响发动机的效能。因此,为了避免该问题发生,我们通常对结合面采用精加工,避免发生后续破坏。其四,随着自动化生产的推进,有些加工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于这些自动化生产线,必须附带夹具喷气和刀具折断等检测,避免损失的发生。
5 q3 \2 @8 @) q- N" g 五、结语
7 ]' A( W! X3 M) E缸盖作为汽车发动机总成的关键部件,其工艺品质事关汽车发动机的整体效能发挥。缸盖结构复杂,加工工艺标准要求较高,因此,不断追求最佳的加工工艺是业界的一致目标。本文对缸盖加工及其工艺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缸盖制造材料和加工生产线,深入探讨了当下主流的铝合金缸盖加工工艺特点,并从平面加工、高精度孔加工、气门导管底孔加工、凸轮轴孔加工、缸盖加工毛刺的优化等方面对工艺难点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优化方案,最后还总结了缸盖加工流程的优化要点。我们认为,应不断加强缸盖尤其是铝合金缸盖工艺品质的优化研究,以适应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
/ v4 M: u! }4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