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探根究底 于 2022-9-17 10:16 编辑 0 i3 i2 r$ r- l. ]* l W8 ~
$ j2 O+ N# O0 X: \2 f3 C% ?
近年来,发生了几起疑似机器人底座应力释放导致机器人动作微偏的事件。因为焊接机器人对这个还是比较敏感的。怀疑的理由是前几个月吧,偏了好几次,老的机器人就没这个问题,相同的结构,相同的机器人,相同的参数,生产相同的产品。每次调晚周期会变长了,调个几次后问题就好了,因为每次调,维修人员都会重新紧固螺钉,所以也不是很确定。因为脱离加工很久了,跟加工商的信息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想请教下。
; K" B7 D6 L* {. f2 I( p1 w( S' k5 a, G- z; `# X
我们焊接要求多的结构 机架或者机器人底座 精度要求高时,都是要求去应力,交期给的是一个月左右,因为对去应力的方式还停留在书本,图纸上也就没有明却规定去应力方式,也无法查验,全靠厂商能力和责任感吧。每次问厂家就说了做了,什么时效去应力,敲击去应力等等 具体也不知道怎么弄了,给的时间是否来得及做这些。. G1 q% V: a+ [0 Q2 d/ v
9 J) F5 [, ~$ N4 U所以想请教各位,现在焊接件厂商用哪几种常用的方式, 时间需要多久,效果如何?大的焊接件和小的一样的吗?(大小分界线500*500*500mm)4 g$ d8 B, e3 w0 q- a
% s4 D/ y2 L- E. U0 n5 I6 ~$ b
, ^: s+ O4 e0 S. a. f) ~( Y) o) W
补充内容 (2023-11-23 09:42):; |% o+ Z; s1 i$ b1 B' K) [8 U
最后没能收集到有用信息,不知道厂商的一个月能提供去应力大焊接的方式,人家不说。1 ^, K+ T- e, K
小产品上都是送热处理厂做的。但和机架还是有区别了。
9 F3 [. r! s2 j" W6 M @期待有人可以回复正解的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