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45|回复: 5

一个比新冠疫苗更大的超级市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0 09: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最近在全国引发高度关注。


在此之前,大部分人可能只听说过15分钟“生活圈”,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上海率先提出,旨在打通居民生活的堵点。

上述两个圈虽然功能不同,但在地理规划上却高度相似。



也就是说,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大概半径1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的一个核酸采样圈,需要覆盖5-10万人的检测需求。


如果要在中国所有大城市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这将会是一场涉及万亿资金,席卷中国各大城市的基建。



01

首先,涉及万亿财政支出,这并非夸张。


根据测算:一个人口500万的城市,按照一个采样点每天采3000人计算,需要近1700个采样点。(今年3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相关规定,要求按照每日6小时的采样时间计算,可参考2000人-3000人设置一个采样点。)


如果要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的5亿人口,则需要近17万个采样点


作为防疫基建,这一块的成本重点在硬件采购,包括空调、通风系统、过滤装置、温空调节、消毒系统等方面。因为配置装备的不同,采样点的造价差距较大。便宜的只需1万元出头,贵的能达到4.5万元。


取2.5万中间价计算,全国一、二线城市在采样点购置方面的成本约为42.5亿元


照目前来看,核酸采样亭可能将是继方舱实验室、移动检测车之后的又一个爆火产品。受此推动,“核酸检测亭”相关概念股5月开始也迎来较大涨幅,公开数据显示,晶雪节能、通达电气近8个交易日分别累计上涨45.8%、42.9%,万马科技累计涨幅超31.4%。


而相比采样点,真正占支出大头的还是核酸采样和检验!


其实,核酸生产成本在不断降低,再加上各地政府启动集采,不少混检核酸采购已经逼近3-4元/人份的成本。



按理来说用采购单价✖检测人次不就能算出核酸检测成本么,但这笔账不能这么简单算。核酸检测成本不仅仅包括试剂,还有人力成本、仪器、运输和防护服的费用、医疗垃圾处理成本等等。


尤其是人力成本,目前一些兼职的核酸采样员日薪都高达1000元。而且据内部从业者估算,在单次核酸检测中,人力成本要占到30-40%。


因此,即使是混检,在统计成本时,不少机构也按照单人单样本价格计算,这样可以大概囊括其他成本。


以上海和北京为例,我们具体来看一看一个城市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究竟要花多少钱。


根据自媒体真叫卢俊测算,从3月27日到4月24日,平均每天约有567万个上海人在做核酸检测。前16天按照40元人/次计算、后12天按照28元人/次(均为当时上海的单检价格),上海仅核酸一项的支出就高达55.34亿元



这是什么体量?


江西经济第一大市南昌市2022年一季度税收收入也只有97.6亿元,平均每个月不到33亿。上海单一个月的核酸支出就要花掉一个中部省会两个月的税收。


再来看北京,以常住人口2188.6万人计算,如果按照10:1混采、一周测一次,北京每天需要至少32万管的核酸检测能力。


按照单样本检测价格19.7元估算,北京一个月因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须支出达到约17.25亿元。一年下来支出206.4亿,占2021年北京的财政收入5943亿的3.46%。


这还只是单个城市、单个月的核酸检测成本。如果15分钟核酸“采样圈”在各大城市推广,全国一年需要花费多少钱呢?


东吴证券按最极端的情况估算,如果中国所有一二线城市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按每48小时一次核酸计算,每个月费用约为1212亿元,一年的成本是1.45万亿



1.45万亿,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


它相当于北京+深圳+苏州+杭州四座城市2021年全年财政收入总和。更直观的和医保对比下,2021年全国医保总支出2.4万亿元,核酸常态化检测的最高支出相当于医保的60%左右。



即使一周检测一次,核酸常态化检测的最低支出也要0.42万亿。


因此,无论是按最高支出还是按最低支出计算,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如果未来各大城市实行常态核酸检测,都会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02

那么,有哪些企业能够搭上这个超级基建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参与到这个大工程中。


核酸检测所处的赛道属于体外诊断(IVD),即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知道,一份核酸检测报告的诞生,要经历采样,然后转运到检测实验室,检验人员进行核酸提取、核酸扩增等步骤后,才能出结果。


这其中涉及多个环节。但具体到产业链中,其实就是包括诊断酶、抗原抗体的上游原料环节,体外诊断试剂或仪器生产和经销的中游环节,以及医院中心实验室、独立实验室等提供检验服务的下游环节。



尤其检验环节,随着核酸检测常态化,公立医院会逐步退出,将由第三方医检中心主导。


据悉,目前,各一二线城市具体建造方案还在调整中,但主要由各大核酸检测企业先领任务,确定搭建核酸检测亭数量后,“按承包制来,每个企业负责相应的几个街道,承包后,要保证自己采,保证自己转运,保证结果按时交付”


实际上,在疫情暴发之初第三方医检中心就是新冠病毒检测的主力军。比如,在疫情期间,武汉地区的新冠病毒检测中,第三方医检中心检测量约为80%,公立医院检测量约为20%。


未来,更将是第三方医学检测中登台唱大戏的时代。


而核酸试剂和检验服务看似是两个不同的环节,但其实二者并非割裂状态。有些检验商也是试剂提供商,并且根据政府公布的信息,核酸检测价格包含检测服务费+试剂费用,共同计价。




因此,我们不单个环节进行讨论,只做整体分析。


其实,在疫情暴发后,这个行业就站上了风口。


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自新冠疫情发生至2022年4月,全国已经完成的核酸检测人次为115亿。平均下来,全国每人至少做了8次核酸。


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目前我国核酸检测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最近两年更是以近20%的速度增长。


需求爆增的背后,一些企业迎来了高光时刻。


前瞻经济学人统计了10家核酸检测上市企业过去两年的财报,无论是从营收还是从净利来看,所有企业均录得高速增长。其中圣湘生物2020年的营收和净利增速更是分别高达1203.53%及6607.69%



不可谓不吓人!


行业突飞猛进,核酸检测成新造富神器。在2020胡润百富榜中,有3位企业家涉及体外诊断相关行业,万泰生物实际控股人钟睒睒更是以3650亿的身价坐上中国首富的宝座;另外还有超过30位体外诊断行业相关企业家入围榜单


但从2021年开始,大部分企业的增速开始放缓,尤其是业绩“黑马”圣湘生物及之江生物,二者营收和净利增速居然双双出现负值。


这与核酸检测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国内疫情平稳有直接的关系。


武汉疫情时,单人单检的定价是200元,之后一路180元、80元、60元、38元的降下来。截至到目前单人单检的价格不足20元,混检更是已经逼近3到5元的生产成本。另外,与2020年相比,去年国内只有局部地区零星散发,核酸检测需求收缩。


尽管行业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但如果能维持一定的检测体量,企业依然能够获得可观增长。这从各大企业2022年一季度的财报可见一斑——有的企业今年一个季度净利润就超过了去年全年。



因此,推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对IVD企业来说将是抓住下一个超级风口的机会。


不过行业红利之下,大量搅局者汹涌而至。


截至目前,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拥有15.3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工作;而在2020年7月末,我国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还只有4946家,检测技术人员3.8万余人。


不到两年时间,核酸检测机构暴增了163%,竞争激烈程度非同一般。


03

除了钱以外,还有一笔账不得不算——数以十万计的采样点背后,需要投入多少人力?


这同样也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按照3月份发布的《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原则上,全部采样任务应当在6小时内完成。按照每个采样台(2个采样人员)每小时采集120人的标准测算采样人员数量,测算公式为:核酸采样人员数(单位:人)=人口数÷360。


中国所有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人口总数约为5.05亿,如果这些城市全部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意味着共需储备采样人员约140万


本来这次疫情放大了各地医疗系统人员的紧缺,如果常态化核酸检测,往几千个采样点派遣人手,就很难再从存量的医疗系统里抽调,这意味着需要重新招募。


采样员也就成了最抢手的职业


根据招聘网站显示,核酸采样员薪资相对高于采样护士,大部分岗位月薪不少于 1.5 万元,最高达 2.6 万元。对相关人员的学历要求为大专,有PCR上岗证,一年的相关经验,有相关经验者优先,护士优先。


有的招聘信息里明确提到每日固定8到9小时不加班,可提供食宿。上海一家公司开出的福利待遇除了常规的五险一金、年终奖金和年度体检外,还承诺员工旅游、股票期权。


不仅招聘全职,兼职也大受欢迎,日工资达到600-1000元。


总之,就算按照目前各地区“有证”采样员的大致工资标准测算,每月在1万左右,中国所有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140万采样人员一年的工资支出也要1680亿。


然而,即使是高薪轰炸,百万人才缺口短时间内仍然难以弥补。截至2021年底,全国护士队伍人数达到501.8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约252万人;即便如此,我国护士缺口仍高达80万人左右。医疗体系内,难以腾出人手进行支援。


劳动力承压之下,采样机器人应运而生,或将成为下一个硬科技创业风口


今年5月,由清华大学刘辛军教授团队研发的全世界第一台咽拭子采样机器人样机,在清华大学诞生,目前已经是第三代,并已进入批量生产出货阶段。


接下来,该团队的主攻方向是集成检测功能,实现采样检测同机完成,降低更多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争取提高效率,将全流程耗时优化至30秒以内。


另外,江苏省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咽拭子核酸采样机器人最近已经完成了调试。在此之前,无锡市曾经投入2634个便民核酸采样小屋,这部分安装了正压新风系统的核酸小屋正是江阴市富仁集团生产的。


而江苏杰士德集团则生产了一款全自动卧式试管贴标机,能够自动送标签、贴标签,最高速度每分钟可达300件。


不过,核酸采样和检测全自动化能否顺利推行既考验着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也有赖于制造业转型升级。


前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0 10: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办法好,挣1个亿来间接损失100个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0 10: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国家基本都放开了,拿这个钱把基础医疗提升一下不好,当然我等韭菜说了不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0 11: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风口,是逆行倒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0 15: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堵不如疏几千年前的古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0 15: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疫苗、新药物开发太慢了,当然,这些采样亭配备起来也相当于增强医疗基础,没这个病毒还会有下一个病毒,鬼子亡我之心不死,就不会安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5-18 16:30 , Processed in 0.06041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