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稻香新家 于 2022-4-25 11:21 编辑 3 P2 U& X9 x$ q/ Z- ]7 S9 ? y6 k
$ O2 a7 J, J0 B; A; m
请教一下各位,最近刚发现了sw的方程式和函数功能,觉得很强大,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疑问,望指点,有描述不准确的地方多包涵
) P# s. k; F5 U5 S! \! i4 o9 B' [9 g4 J8 Q! j
我原来使用的是配置功能(实际零件数量很多)比如这样
; X l6 k, W J9 V装配体1 有2个配置(配置a和配置b),零件1有2个配置(配置a和配置b),零件2有2个配置(配置a和配置b) x& t- i/ W, \& l3 w
装配体1.a(装配体1的a配置)的配置为零件1.a和零件2.a的组合- _1 Y; z5 a2 i9 A# X
装配体1.b(装配体1的b配置)的配置为零件1.b和零件2.b的组合
/ J% `/ q% r$ D3 s. {5 f这个好处就是出零件明细表时虽然零件名称和代号相同,但可以显示零件1和零件2的配置,便于区分7 X' O: t- U1 q- U' V; |
* W( t* t( g) r8 m# T# X4 k
现在有一种新的方案,在装配体内建立一个全局变量,比如"长度"=1000,然后还是建立2个配置a和b1 q: m! |) j6 q4 p4 b' s' N
配置a的时候"长度"=1000;配置b的时候"长度"=2000;
4 n/ N* E6 v& O4 ~# T+ Q然后在装配体内把零件1和零件2需要变化的尺寸与全局变量“长度”关联起来,这样一来,只要改变装配体内的配置(改变全局变量),
/ ?5 M" X/ [0 I7 H6 D# ?; s那么零件1和零件2的尺寸自动根据关联的函数变化,非常方便7 [, z" J. r+ H* q! Y
好处就是真的非常方便,只要改变一下全局变量,相关联的零件尺寸随之变化,减少了工作量和出错率
/ E" P3 p' J" }0 a/ c# r; {* P ?但目前发现坏处就是出零件明细表和工程图时零件名称和代号都相同又没有配置区分,不利于区分零部件, w7 d- u, R: P3 k" ] }. T" {2 g4 @
3 ]8 `% {8 }2 _ A.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