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属于化石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石油被消耗殆尽的忧虑一直没有消失过。但即使每年全球石油产量40多亿吨,也并不影响地底下的石油储量。
- P2 U1 `" L7 J) ~/ n
" J" `1 f1 e5 S2 j# B- f
$ e( N1 o2 X! N
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有2300亿吨,据科学家说,地底下封存的碳还有1.5亿亿吨。如果说石油是化石能源的话,那它真的是由动植物的尸体和细菌堆积演化的吗? * |$ V+ N; Z [% u4 j# |
) o6 _* [9 J& | R( |: }1 g
我们都知道啊,地球在诞生之初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甚至不适合生存。大约是在40亿年前,最早的单细胞生命出现在了地球上的河海湖泊当中,并且不要氧气。时间前进到大约35亿年前,这时候等级更高的单细胞生命蓝藻细菌出现了,它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在水里与游离的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氧化物。 ' o. w0 X5 W; s, U4 c1 T8 k6 Y
" H% Z/ w- `3 o3 |$ U# r2 l
等到水里的金属原子基本上用完了之后,多余的氧气便进入到了空气中。当氧气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发生氧中毒,大量的厌氧细菌被毒死,死后沉到水底,此时水中大部分的氧气已和金属原子发生反应被消耗掉,所以剩余的氧气含量极少,再加上也没有别的生物来吃掉它们,所以这些细菌藻类并未完全腐烂,反而随着地球上的碳一点点的被沙土掩埋沉积。
4 Y( B- W3 |& Y B' |" V6 n; i+ M4 A
, g( H" v5 T( d( y. G( t0 w
经年累月下来,沉积的物质被越埋越深,甚至达到几千米深。而地球的中心温度又高达5000℃,强大的热力影响地壳的运动,在地球中心的高温和地壳挤压的高压下,这些沉积的细菌藻类残骸便出现了变质。 # A3 R! D1 [, X6 s& V" p* M
3 x1 K- }; v* e9 J% l) ?
科学家们从可以产生石油的沉积岩——油母质当中就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以远古时期的鱼类水草残骸为主,而在更早时期的油母质中却什么也发现不到,因为细菌太小了,其残骸根本就遭受不住亿万年的高温高压从而化为乌有。 R2 ^) y! S/ Z1 r. D- U1 s
9 Y' u6 o: ]1 r: @8 }. k6 _0 \
包括如今的煤炭也是一种油母质,数千万年的时间,一部分树木倒下并不会完全腐烂,而是在一层层的堆积下逐渐碳化,日积月累树木越埋越深,最后变成了油母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煤矿。
4 y( J: i: s" q' N# K2 a
) [+ B9 g, u2 s& t" s7 ~1 D
所以,地下的石油储量虽然多到难以置信,但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地球之大,生物总量之多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不是吗?不过即使储量再多,人类的开采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以长远的目光来对待石油资源,仍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