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虽说也算搞机械,但是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仪器仪表类。造型、结构、材料等等全都自己搞,不过喜欢把一个产品从无到有做出来然后卖出去那种感觉。另外公司氛围是真不错。! r/ ]; Q$ x/ u; O
) f) X; D/ U5 |' i4 X+ k
重点来了,前段时间偶然的机会跟大老板接触过一段时间,非常非常朴素。工作时心脏病犯了,吃了药缓缓又继续干。目标是做百年企业企业,而且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出来。公司采用蜂窝式发展模式不断扩展,主要瞄准利基市场上国外接近垄断的项目,然后内部孵化,公司骨干负责攻关,孵化成功骨干变经理人独立运营。可以这么说,公司发着工资,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让你创业,成功后公司之前的投资算入股,失败的风险公司承担。目前这种大大小小的项目或子公司有二三十个了,营业额从几百万到几个亿的都有。
0 T! C* Z1 f9 }0 D |2 i4 f% {
2 F- M3 u5 O1 B x6 u& J 再说下自己想到的两个问题吧
, w9 g. m- o* P- X2 {- w5 o& u3 `! V$ G9 A1 R
1.国内机械的一个困局2 k$ Q$ Y; V% L1 T" R+ P3 o, k, T$ w
2 B$ w* t3 M# V* g; @6 h4 ^
从宏观上来看。西方从工业革命开始,发展了两百余年。这两百余年,在机械方面的积淀太过深厚,在机械产品方面建立了牢固的技术壁垒。目前发达国家只做各类高附加值产品,低附加值的产品全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中国目前还是以中低端制造为主,附加值低,利润低。一个工程师干一年做一个产品,赚了10w,另一个工程师干一年做一个产品,赚了一万。这俩工程师的工资也肯定是不一样的。改变这种境况的方法,也就只能是打破西方的技术壁垒,全面抢占高端市场了。不知道我们这辈人能不能做到,感觉很难,毕竟都在内卷、躺平。
9 m: I% J: i# R9 K1 Y
4 [, y: X5 O3 _2.社会结构永远是金字塔形$ j, m- i. o, Q! c! k' [2 [. L* ^
/ B' E+ K, V& \+ m- H' f8 _
一般人总觉得,工作时间越长,收入水平肯定越高。但是,如果这个结论是对的,那收入分布图就跟年龄分布图类似,是一个近似矩形了。实际上,收入分布图是金字塔型。所以大部分人后期收入增长难或天花板明显,但是花费往往越来越多,这或许是造成中年危机危机的一个原因。这也是很多人想突破的困境。
; o, |/ }6 d9 {; q5 l" l; G7 k/ n% I8 Q( a
说说目前的公司情况及发展模式。
( D5 t& N5 W( |! I% W' H/ F7 v* P
很有意思,这个模式,正好是瞄准了第一条的困局,然后有了打破第二条困境的可能。
* }/ i( h$ h1 J- u" D. |0 r5 n4 x. C# p" R4 B4 A* k
& D2 Q8 P1 k" y$ r- F# i
% J, G; g I9 c/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