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魍者归来 于 2021-6-11 10:18 编辑 , M$ S. u9 }- X' m7 \3 P r
8 b9 B' R0 l3 w. ?* i: l% b; p21-6-11 10:07更新
4 F2 E' _) T- r3 ]- _: \5 x1 j 特意在电商平台搜了一下,左边的均价是0.5元/支,右边的均价0.1元/支。书写寿命的话,左边的一支能用3-5节课,右边的大概1节课不到的样子。综合成本基本一样。
8 ?7 ]8 G0 n. m [# p# Q) ?
. J. I; ?% U, o. `8 l
上图是写字效果对比,左边(蓝色)的要细腻一些,落粉少很多。
3 p! P& U( ]. w3 F$ m- X" v9 q2 ^; L8 {0 ^
—————————以下原文——————————# n0 B7 I$ r, \7 p
6 E2 e; v* v, j$ o/ p9 J7 t 这两天日本的【自爆】操作挺魔幻的,不少国内的公知表示这日元太™烫手了……呃,好像开头就跑题了。
' M8 V1 `4 O! S% W& ~" e' ~# |
' I- H& n/ L+ _ 赶紧往回拽拽。
7 y; w) u0 o) `6 `$ A) v8 o4 q% d: I; a9 s
最近讲课都是用的传统黑板,自然也就离不开粉笔。用的国产粉笔是一家原老牌国营企业的(已经改制了),进口粉笔用的是一家韩国品牌的,来个对比图:
1 R4 \" D; V% K9 d5 `' n5 }+ w }# A' u# F) c
1 j2 n( B) c& b. Z4 G9 H- K$ |- v- W8 |0 c/ O
左边是韩国品牌的(手里没有完整的白色的了),右边是国产的。
9 A6 d8 B& E# y0 s3 {- T3 D
8 H# f. @ _! b: C) j1 G# }结实程度:左边的是圆柱体,更粗壮一些,号称是不易折断的产品,实际使用的时候折断的概率也确实要低很多。右边的是传统的锥台设计,明显比较细,也更容易折断。
* a9 A @4 m$ C1 A& [9 D" R6 h9 T1 R, a# t% Q+ q. j6 K
- a9 a( B8 ^2 l产品重量:左边大约是右边的三倍重量,没用电子秤测量,凭借的是手感。0 L. G. n) h8 \) H% h! T: }
9 E: g7 x4 [5 J
$ } u7 V- ?. o; m+ ]书写感受:左边的开封就可以写,下角上的小缺口就是试写用掉的。右边的需要把最细的那一部分掰掉才能正常书写(因为里面会含有沙子之类的沉淀物,影响书写,还会有刺耳的声音)。
' d0 y+ Z/ S2 t; h! e: `: a" B
% a2 T" ]0 N5 t1 R; p% }0 e5 j0 O
5 Z) Q* y9 z, g, k9 s% H. p& ~握持感受:左边的手上基本不会沾灰,传说表面镀了一层水溶性釉。右边的上学的都知道,还是原来的配方。! V7 E5 u4 o1 L7 N4 e: h
: y/ K4 Q' F" f# N: ^
3 X2 c8 I" g7 ?2 x+ h0 j, Z
抑尘效果:左边的粉尘确实要少很多,可能是重量的关系,绝大部分都贴着黑板落到黑板槽里了。右边的各种吃灰。+ b# m+ q# d" N. g; i0 w* {
# {/ t5 A J" z8 Q 这波是要吹一下国外产品,黑一下国产吗?并不是,毕竟棒子并没有给我打钱……咳咳……毕竟咱是搞技术的,要严谨。其实左边也是国内制造的,这家代工厂也有自己的品牌,只是没有国外牌子火而已。其实想感慨的是,为啥国内还在生产右边这种低利润高污染的玩意?难道就是因为能配合学校的采购两头吃钱吗?
4 @! I" V* a! a, u+ u2 k! k$ U7 U7 o S- |, i. Y* i
. ~, N4 U* W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