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50|回复: 22

设备维护——螺丝拆装----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11: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的设备维护质量特低,已发生三起因螺丝紧固问题引起的设备故障了。需要进行紧固件知识培训吗?
3 P( ?' G2 a  Z: J) `& `# w5 T各位DX ,遇见此问题你们都是如何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对员工进行培训当然是很有必要了。关键是操作步骤方法和措施要到位,比如扭紧力均匀、加止推垫圈、穿防松链锁等,同时还可以涂抹防松紧固胶、用画线法很容易发现最初的松动。这些方法和措施在生产实际中是很有效的。
* y* i' u: L+ i1 h% A0 n, V# ~  o7 `( M9 D) N( s8 ]2 o4 a
[ 本帖最后由 耐火砖 于 2009-1-13 13:15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4 15: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用吧?这应该是员工上岗的基本要求。但是使用的部件和工具可以考虑变化一下!
发表于 2009-1-14 16: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新一代的钳工和世界一般工业国家钳工的一个最主要区别就是培训少,时间也特短,% E. j3 a& h" n

: B/ l/ @+ ?, {* ]  H- Q2 {老一代的钳工手上有‘工夫’,是多年学徒出来的,什么应该上多紧,有概念,但新一代的没这种概念了,
0 D. P6 A# A1 Q6 x% v
8 z5 K7 `& n) G5 A工业国家讲培训,讲所谓‘定式’,什么规格的?什么级别的?上多紧?讲究用力矩扳手,拆的时候,可以用多大的力?怎么敲,有规范,上紧的时候,有一整套防松的措施,超过多大以后就不能用板子上紧,要液压拉紧,
0 q5 J( v; Y. R; N5 A/ c% `7 e. s3 z- o1 W) c
另外,洋人的紧固件的材料标准也非常严格,对应温度的使用条件也非常准确,这些我们都没有条件,8 O# z8 i! v/ W! |4 E
& [  W7 b) l5 e
总之,是个工业环境的问题,但此类问题不可多讲,有‘媚外’,‘没事找事’之嫌疑,
! r  [% Z) o+ y  a$ r你自己设计设备,还是应该知道怎么做的,这样你的设备比别人强许多,有什么秘诀吗,没有,只是稍微认真些罢了,  S2 g- P8 n2 I+ G" U
. |+ {5 H/ V3 s1 K5 v. w( X9 K, ?
假如我是工厂老板,谁乱作,不客气,即使是拧螺栓,都得有规矩,
发表于 2009-1-14 17: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过街蛤蟆 的帖子

一语中的
发表于 2009-1-20 22: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听人说过这样一个事情,他们厂来了一个老外来装设备,人家拧螺丝的姿势都会根据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姿势。不象我们怎么方便、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_" O& c7 O, T+ c# k! o1 P! o3 l
所以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培训还是要认真的培训一下的。
发表于 2009-1-24 13: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使用防错,用电动枪大扭矩。
发表于 2009-5-3 08: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备构件定位后螺栓就起一个固定作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紧固,没有必要过分用力。安装紧固时不要随意在扳手上加套筒,用力过大还会将螺栓损坏。关键是几个螺栓受力要均匀。
发表于 2009-5-4 20: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采用防错法,采用扭力批工具,0 s3 {- B5 r$ e/ H) }- K
多大的螺丝用到多大的力
发表于 2009-5-4 20: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素质的维修人员越来越少
- O; ]$ [" w/ P2 m; u% u+ t- {5 E想想以前和日本那些维修工程师一起工作,真的感觉没法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10 15:27 , Processed in 0.07894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