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了解你的永远是你的对手,但杀死你的可能只是路人。
: D s" v" D# W& t* \) U2 k, y6 v ——这话鲁迅没说过,我非常确定。
9 \5 k- C7 D W
* Z3 o, b0 n4 |1 V* T2 R0 ~6 `- M$ O5 P$ o# B* H# Q
(想直接看干货的请直接跳到3)
% }+ a" U$ l/ t; j
6 ]" p* G' G1 M" E) h9 S/ W 1、死于技术
; q# ?5 d* n, ^0 c4 I0 l8 } 索尼就是「死于技术」的典型代表——尽管它目前还活着。索尼花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金钱成本……在一些看起来莫名其妙的技术上,所以互联网一直流传着「索尼大法好」这句话。如果你想到了一个very nice的idea,不要犹豫,去检索一下索尼的专利库,你会惊奇的发现,索尼的那些工程师们已经在研究了……WTF!; m" g0 ^; ~2 j0 U7 M B2 f8 |
往往是索尼推出了一个技术或者一个点子,然后被友商做成了产业,再然后索尼就去研究其他的技术和点子了,所以索尼只是小众的狂欢。
6 n5 Q4 g, B u0 F9 q5 f+ a/ r1 W) H% S
2、死于资本' B/ n; z& V4 N- b3 `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卡尔先生的《资本论》里说的明明白白,我这半瓶水都算不上的,就不出来献丑了。$ l4 K3 t+ R3 V
1 B- G* D( p$ I' e2 b, T 3、死于路人3 o7 z7 A9 g) o( s# i
疫情养肥了医疗、互联网及周边行业,却杀死了一些看似并不沾边的许多行业。餐饮、娱乐自然不必多说,没有人消费,自然就没有利润。但还有一些行业,它们的遭遇就很值得玩味。7 r6 h+ ?/ i4 y( l0 k& N: k
比如,制衣业。
. b1 ~" p! P) h" Z5 [2 b: h/ E 刚好我住的位置离制衣的工业区非常近,也确实看到了一片惨淡的光景。原因也挺有趣的,因为居家办公,男士不再需要西装、休闲服、皮鞋,女士也不再需要紧身职业装和连衣裙,所以,与这些产品相关的工厂,都是死气沉沉的。而同样在这片工业区里,另一些工厂就比较红火——衬衫、家居服(睡衣)、饰品。因为居家办公的视频会议里,要穿衬衫(反正下面的大裤衩和人字拖别人又看不到),女士总是要戴项链、耳环的(视频会议里你可看不出真伪的哦,反正大牌同款≈大牌!)。至于视频会议以外的时间,自然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哦,家居服绝对没想过,有一天自己是借助疫情,C位出道的。
. ]6 G( X6 c: g8 |% \ 所以很多原本给进口西装、皮鞋、女装品牌代工的工厂,都转做衬衫和家居服去了。但工厂可以换产品,品牌方却不能换品牌了(至少短时间内来不及),所以很多国际商务品牌都面临破产危机(传说已经有破产的品牌了)——它们没有死于对手,因为它们的对手跟它们一起都死掉了。
! O: [7 R! q+ F- \2 [* s2 }& K0 f6 I2 f
# H/ A3 j3 K, Y& V* Z1 H
上面的文字只是有感于今日的见闻,不是什么深思熟虑的观点,不杠,杠就是你对。๑乛◡乛๑
- R+ |9 N9 f5 S: }/ C 以上。
& e+ g% A( z5 H+ ~# ~5 S# l# [$ d' @: M. y7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