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725|回复: 34

相机机械结构设计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9 00: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大一开始就喜欢上了摄影, 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就是能扛上高档的大画幅去川西和新疆拍风景9 R, v2 T$ Y% Y  z9 [! d, \
可惜毕业以来"打工穷小子"的经济地位一直没有明显改变, 7 t% k8 M9 |6 P5 z' M; t
除了大学四年爬了无数遍的太行山和吕梁山, 工作后少有机会远行消遣, 几年前买的泥坑单反也是放在柜子里快发霉了.% o1 B) T" q8 }: U0 S7 h
目前短时间内是没机会升级器材, 出门远游了. 但心里始终还是惦记着那些明晃晃的摄影器材
/ e2 j, I2 ?  E1 C
- X, J/ a$ D7 W- w7 p) F$ O; q' ]以前的机械相机(大画幅, 全手动单反等)是一个精密的光学仪器, 而目前的数码相机(数码单反算是机电结合的精密仪器了.
, Q/ j! q* h/ G2 g$ n3 c7 E# W+ M不知道社区里面有没有做这方面产品设计或者相关研究的朋友,
6 ^, V/ q+ y7 x  w有时间的话请给大家介绍相机的机械结构, 及超声波马达对焦, 防抖动设计,镜片设计和加工等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08: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插不上嘴,坐着板凳倾听一下吧
, m6 U% d* a5 V5 ]  i+ v  m# |( `有一种数码相机,能根据笑脸进行拍摄,也就是说,相机处于待拍状态,镜头的人物只要一笑就自动拍摄,感觉稀奇,楼主也能在这方面介绍一下吗?
发表于 2008-12-29 09: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高手进行详解,占个座准备听课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思 于 2008-12-29 08:59 发表 - y! Q. Z$ Q: N
插不上嘴,坐着板凳倾听一下吧9 q9 x+ ^7 n7 @- k% |" J
有一种数码相机,能根据笑脸进行拍摄,也就是说,相机处于待拍状态,镜头的人物只要一笑就自动拍摄,感觉稀奇,楼主也能在这方面介绍一下吗?

3 v9 o6 p- s" K  m# q  ~8 x) {' p2 D" }+ O
呵呵,我也期待了解的朋友介绍下。
发表于 2008-12-29 12: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认为相机的结构设计是最精巧的,也一直对摄影比较感兴趣。但是经济能力有限,目前玩不起“单反”。搬个凳子,学习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2: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巍峨的山峰 于 2008-12-29 12:34 发表
; \$ q3 C% u; B5 k' ~一直认为相机的结构设计是最精巧的,也一直对摄影比较感兴趣。但是经济能力有限,目前玩不起“单反”。搬个凳子,学习一下。

/ h! s  P& a, e+ S, z. }) J
! b) T0 l6 |; _ % t0 ~# u, k& \& z: ?0 k
咱们耐心等等, 讲课的老师会来的,单反也会有的
发表于 2008-12-29 13: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思 于 2008-12-29 08:59 发表
9 U3 N/ a- u0 M; b插不上嘴,坐着板凳倾听一下吧/ J" j/ u6 l1 J  C& v
有一种数码相机,能根据笑脸进行拍摄,也就是说,相机处于待拍状态,镜头的人物只要一笑就自动拍摄,感觉稀奇,楼主也能在这方面介绍一下吗?

$ j# P% x0 q6 m' W- o9 _
. I$ T* W% P  o4 t5 K) n: C那个叫笑脸快门,应该是索尼的技术。基于人脸检测技术,详细原理不知。我和朋友做过实验,上下牙的露出和嘴角上扬是关键,不管其他部分再苦大仇深,满足上述两个条件都能检测到并认定为笑脸。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22: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驱鬼魅 于 2008-12-29 13:32 发表 # q3 s4 V* B9 n# C/ |* o5 R# G

- r* u' y+ R3 Z. G/ G3 k+ N9 y8 u; {, B
那个叫笑脸快门,应该是索尼的技术。基于人脸检测技术,详细原理不知。我和朋友做过实验,上下牙的露出和嘴角上扬是关键,不管其他部分再苦大仇深,满足上述两个条件都能检测到并认定为笑脸。

0 R) E' J; O. T; e  j% E& A% A% q' u4 u: q
呵呵, 貌似是图象检测技术方面的东西.
发表于 2008-12-31 10: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来个另类的相机介绍

曾一直认为快门机构才是相机的精髓,有了它,大千世界才得以凝固在底片上,纵然镜头组及其调焦机构、% A3 T  l0 D/ X3 K
光圈机构、卷片机构、感光材料也很重要。这里有个幕帘式快门的简介:( v8 s, |' ^, `
http://photo.ynpost.com/?action-viewnews-itemid-336
2 ^9 l$ k- h6 d( q/ O  e感兴趣的还可以在该站内查看相关相机其它部分结构介绍。
* Z; A$ ]* X/ q( @& I' @6 K
0 C4 R$ c! b/ P3 s直到2006年初看见了这个高手的故事,终于发现镜头才是最重要的:
, g. Y5 F7 Q' o* N6 \% ahttp://dc.yesky.com/dcextra/492/2193492.shtml
- o4 ^. P2 {" v+ J7 f6 n( e4 }具体内容就不转贴了,大家自己去看。
$ Y; ^$ ~2 z& f7 `3 @; o" }2 G, j3 q0 [6 J* J$ ^, p3 ]$ J
这里额外介绍一下:他们用退役的“仙童”半导体公司K38航拍相机(冷战期间高空侦查苏联)的镜头,
7 b7 x9 Z1 h& [2 s自制了调焦机构,用三把螺旋千分尺,以2微米的精度调节焦平面与镜头的距离(呵呵还是得遵循成像公式1/f=1/u+1/v),. |, x* S4 ^9 [) |5 o' I% T0 H
结合9X18英寸的胶片成像,经过经典定影显影过程后重新用扫描仪对该巨幅底片进行数字化并后期制作。
; n3 a' G  M9 Z* z+ W+ x由于胶片比CCD更容易实现高分辨率,因此可以达到惊人的高像素。为了保持这个重达36公斤精密+ B, J9 q5 k1 S$ [
设备的稳定,他们又自治了14公斤重的三角架。目前该团队已经与Google合作。。。
! n* |8 Z: h4 \1 T' J! g8 i$ |: |; Q! ]% a3 L
这里是“仙童”公司的历史:http://www.sichinamag.com/blog/icworld/95/message.aspx7 U1 f1 @9 `3 D1 d5 x8 b
0 i* h4 @% t% J* h, ~2 k
国内也有些爱好者搞过自己的大幅面相机,然而条件有限(镜头来源),恐怕没有他们玩得极致。: j0 q, o& U. x4 @! {
/ N% g' K. M$ k) O2 b* A
[ 本帖最后由 dongjingzhij 于 2008-12-31 10:2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3: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ngjingzhij 于 2008-12-31 10:17 发表
& E) P, U  h8 d" k; H& Q% P曾一直认为快门机构才是相机的精髓,有了它,大千世界才得以凝固在底片上,纵然镜头组及其调焦机构、+ v3 X% x7 P9 i! ~) H( d( j
光圈机构、卷片机构、感光材料也很重要。这里有个幕帘式快门的简介:
- ^* s( ?! k# u9 Z0 J* l; khttp://photo.ynpost.com/?action-viewne ...
, O$ T. J" U1 }5 b7 z
看来楼上也是摄影或者摄影器材爱好者,
" L) h. [: l6 ^6 X" t记得刚开始上摄影选修课程时,老师介绍过一些相关知识,快门有幕帘式和纵走式,幕帘快门一般采用布料类的材料作挡光的元件,工作时像帘子卷起来一
( N  A5 D4 u( M8 i$ y! F2 v样,这种快门的相机不能对太阳聚焦取景,有可能会将布质的幕帘烧坏---现在的CCD直接实时取景的似乎也存在这种可能。而钢片纵走式的快$ r+ |" w3 c0 L; k/ s
门没有被强光烧毁的可能。
3 p9 W2 G$ x4 J! @- h
2 R5 h3 ]) I$ D: r+ f9 r关于快门结构,了解不多,熟悉的请分享下。而快门驱动方式,记得以前用的凤凰D701采用机械控制前帘的释放,电子延时电路控制后帘的释放,8 @' ?9 k" n2 t! J
如果不装电池,则只有一档速度,为1/125s (来自网络)。可见快门释放也是可以由机械结构实现的。+ G- C6 N4 W5 H/ c! M
" Y  b1 C- [  w% x* q
看了您的10亿像素相片的帖子,似乎人家是通过大尺寸胶片扫描得到的高像素,不能称为真正的高像素数码照相吧?
! H* O% m+ z% C4 z) b* r7 N, ^
9 Q& f6 ]2 o- |8 T! k' r其实同一档次的机身性能差别不大,也没什么风格之分。而镜头就有了,德系的镜头如蔡司,施耐德,出来的片子层次分明,色彩像油画一样
" T5 e7 B+ L, ]! c# _油润丰富,加上著名的相机如小型机的莱卡,以前新闻记者常用的双镜头禄莱120,哈苏120,大画幅仙娜和林哈夫,德国精密工业的深厚基础" p; J1 a9 Y9 a1 }! w' Z& F
可见一斑,这些都是高级发烧友的最爱。至于日系,自从二战以后,小日本致力于经济建设,也创造了很多奇迹,大量采用自动化,将原来昂  b5 E) u3 m7 R; v0 g! L
贵稀有的相机带入了寻常百姓家,打破了德系相机一统天下的局面。在这个普及的过程中,也建立了很多著名的品牌,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佳' A) i/ q+ c) [% u) |* P
能,尼康,宾得(潘太克斯),奥林巴斯,美能达以及其他大画幅厂家如骑士等。日系器材的特点是性价比较高,而镜头的特点,不说也罢。比1 M/ ?5 W9 y4 b, I. P
较而言,佳能和尼康品牌和质量都是不错的。尤其是尼康的纯机械相机如FM2,一直是手动相机的传奇神话--可靠耐用,成为战地记者必备之物; Z& F# }- K2 p& H$ v! h: [
9 s2 d6 `. q$ {) X$ F- `
6 W1 T( |; |' `4 i% s1 t6 O+ }
[ 本帖最后由 easylife 于 2008-12-31 13:5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8 00:41 , Processed in 0.08054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