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0-5-12 17: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xflyc 于 2020-5-12 18:02 编辑 ) {* Z0 U& M- f1 a
0 j& n% ?1 e8 s" p, ^# Q9 E$ D; f年少,有追求是好事!完全去比较利害得失,其实也没有意义。如同咸鱼的一生。- Q( G7 @+ F3 ]
人的一生很短暂,有理想,就去追求,在追求时不要瞻前顾后。
8 U( C, D4 {2 \. G. g8 P锦衣玉食是一生,粗茶淡饭也是一生,重要的是,这是你自主选择的一生。
- F! {. R) B2 x: L! k0 Q既然你有名校情结,想考清北的研,你就去试试呗。当然你可以平行进行公务员考试。
3 ^" Q; R/ ~' g9 ^/ V+ Z6 |! i3 @: D( O& H3 U! L
能力弱不弱,不要妄自菲薄。其实同环境和地位相关的。中国社会玩的是情商,看的是资源。智商,出社会后作用不太大,你年龄到了,自然会明白的。
$ }6 w) c k" V/ k6 {/ U当年在东北读大学的同学,现有两个在北京985教书(非清北,但分数靠近上交),这两个当时大学成绩,勉强说中等。用功一般,脑瓜子也一般。他们都是先留校青椒,一步步考,一直在机械行业内混,早就正教授了。在正确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当时保研和考研的几个水平高出一大截,但现在都在长三角学校混,虽然也是正教授,但几个学校211都算不上。
9 ]0 O6 N3 ]3 M1 N; D9 V% |, d* t+ A; R$ k1 r
3 \9 v2 e2 X4 x& ]" _! j2 b7 ^: T
" F# c/ r; @0 a4 m9 N' j% s你假如读研了,也有很多路,只是有的目前未必看得到。就如那两个985的教授。上学时我是死活想不到他俩这条路走得这么顺!!!
/ C9 F( O I$ `0 J! x1 U, \) U+ q记住,在可能的情况下,想安逸,不要想着进民企。我当时从国企出来时因为当时的国企时全面落后,而且发工资都成问题。+ D( l- E0 G P& k6 ?, j
6 w# R! I$ D3 Y, V6 p
0 j4 z3 F+ s, e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