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机械的,纯机械的,基本上五六年的时候,就大概能看到自己职业的天花板了。不知诸位同圈子的同仁,是否思考过如何突破?以我自身为例,现在在苏州医疗器械领域做机械设计,医疗领域基本上都是小而散的格局,以单一公司单子产品为最普遍的模式,因此多数都是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一个研发部配个部门经理,下面电气的软件的系统的算法的都在经理领导之下,内部再根据项目设置项目经理个对应的组员。这种扁平化方式对于机械而言,对于所有人而言,好像都没什么奔头。1 @% O* j: h4 a8 ]+ G" \
0 q" [7 }: Z' f+ A% o再说一下身边的几个例子:9 I" D' N3 P' C0 r4 I
3 e' m, m# d! H师兄A,工业机器人行业,一开始搞机器人设计两年,随后转到方案工程师,做汽车行业产线的,基本上转型很成功,不用再搞机械设计的东西,天花板也打开了。
! x! J" F- s1 n( N3 s$ i& J# W, b
\/ a7 k% X+ |# W+ l师姐B,一开始在汽车配件企业做尾气排放系统,随后借着公司内部转岗容易,转到了控制,现在也站稳了,控制方面天花板也比纯机械高多了。但绝大多数人公司没有这样的流畅的内部流通模式,仿照太难。1 ^' T% M+ y4 K$ \
' V3 w1 i! w2 H1 X) K2 h
师兄 C,一开始做汽车模块设计,做了两年感觉天花板太低,所以直接去读了博士,顺利转到了算法。
+ Y/ G, i$ B; V) H2 Q6 M5 L. d) b4 i
大家都有啥想法,说来听听,集思广益。看看有什么可以摆脱纯机械,经验性的,没技术含量的工作,往上突破天花板?
# U! t$ M$ O" ~,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