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25|回复: 12

中国制造成就还是延误了中国创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1 22: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bert.tang 于 2016-10-21 22:40 编辑
" G7 ]! t/ V# R2 K; W# G" l6 Z7 t- c; F/ L, o
中国制造的产品版权不属于中国,中国只是简单的生产和加工。
所提供的是简单的劳动力,而不是知识智慧和脑力;
中国创造的版权持有者是中国,由中国创新,发明。
你觉得中国制造成就还是延误了中国创造?
该如何实现制造向创造转变?
欢迎留言讨论。
-------------------------------------------------------------------------------------------
PS:在别的平台看到有这么个讨论,转到本社区接着讨论一下。
第一次发讨论帖,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9 O; ]" y  J* {6 }

结束时间: 2016-10-28 22:00

正方观点 (17)

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积累了大量技术、资金,从量变逐渐走向质变。
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赢得口碑。

VS
反方观点 (3)

中国制造带来了“物美价廉”的产品,影响了中国创造的萌芽。
中国制造带来的中国式销售模式,严重影响了中国创造质变的出现。

辩手:0 ( 加入 )
     
    辩手:0 ( 加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00: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个命题是个伪命题。
      % s: F; X: ^7 S* n单就楼主的标题而言,逻辑似乎是成立的。但再看正方和反方的各自观点,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双方观点可以同时成立,不构成有我无他的排他性矛盾。只是为了辩论,牵强地用语言虚拟成了对立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08: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辩证的观点不完全对立,有中间地带。

      点评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看主要矛盾。  发表于 2016-10-22 08: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08: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创造,一要想,有愿望,有激情,有冲动,有决心和意志对抗风险;二要能,有理论、有思路,有方法,有时间,有资金……。在有简单有效能快速挣钱的方法的时候,这两点很难保证。在用简单有效的办法快速挣钱成了习惯的时候,培养创造的意愿和能力是个新的,很难受的问题。问题不在于是否制造延误了创造,在于骨子里想不想,能不能。! v4 C: y" Z$ `#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08: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ywjianghu 发表于 2016-10-22 00:18* A: y  A1 W" P
      感觉这个命题是个伪命题。1 l( U% j. p  S+ j, Y. G
      单就楼主的标题而言,逻辑似乎是成立的。但再看正方和反方的各自观点,却是一个 ...

      6 x5 w1 u- `- p! _& m  {( x' [        这个在开篇中有提到两者的区别,中国制造的产品版权不属于中国,中国只是简单的生产和加工,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只是OEM代工厂,多数外企的生产基地,如富士康等;而中国创造的版权持有者是中国,由中国创新,发明,如华为等。
        V; O1 V6 O2 \& d      
      : x) \) L* `! _$ ?8 q8 c1 f/ [4 ~       当然二者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前者在我们的创造性还不足以支撑起民族经济时,外资的进入解决了大量劳动者的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让我们的民族企业流失了大量的人才,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和机会。随着国内制造成本的不断上涨,外资的撤离似乎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其离开之后除了一些冰冷的生产线和厂房之外,还有什么?核心技术始终在他们手里,换一个国家可以继续赚取价值。+ m" {* z/ {8 Q. k7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08: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oldpipe 发表于 2016-10-22 08:232 ~. O9 V' W& O2 K/ Y
      搞创造,一要想,有愿望,有激情,有冲动,有决心和意志对抗风险;二要能,有理论、有思路,有方法,有时间 ...
      ( z3 {; z# Y9 n. h
      还要看有没有好的机会和平台,毕竟生存和更好的生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无可厚非,不能要求广大的劳动人们都具有像两弹一星的创造者那样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 K' x) k  P$ b% B: d. G$ ]3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08: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ltzian 发表于 2016-10-22 08:16
      * l1 R$ k0 F/ R; S4 [1 g& {好像辩证的观点不完全对立,有中间地带。

      " S$ c2 U* a1 H; l0 A7 R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看主要矛盾
      ) ]' D: K% \' O1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0: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正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10: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盛之基,在于制造;制造之兴,在于强基。' S. w6 C! k  p) F- w; z, n1 R

      ; Q0 L$ _2 p# t9 S8 {  _    “制造业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的症结所在。”工信部规划处处长姚珺如是说。' R1 U# A' T9 \) B" z9 N

      . G% F* G8 W! E6 p    基础薄弱一直都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痛点。尽管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已经很高,但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仍需依赖进口,占到整体成本的70%以上,导致中国企业很难在国际竞争中胜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1: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中国制造是成功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为什么缺乏创造,更多的是市场环境以及政府的意识和不作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0 07:36 , Processed in 0.07349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