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71|回复: 5

《真空技术》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5 1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空技术2 U- a5 I# ?- ?6 F6 D( A4 L& |! e" m
作者:王晓冬 等编著% V( N; X2 y  Z5 g& G& n  o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 I; V: y) ]/ Y! `% p原价:50; J2 e1 Q, V% D; ~1 h$ B  t
出版日期:2006-9-1
5 O% n8 J8 o0 yISBN:7502435719/ P4 U7 S( A, M) |
字数:730000; @+ t2 G9 v! r
印次:1* Q* y- T9 \$ a, Y: H
版次:1
5 G3 u$ s9 w& y1 p# V: e" M8 [% M; O$ g6 [7 ?
内容提要
" K0 [8 G2 ^/ S6 Z) S8 x# [2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真空技术的基础理论、真空获得设备、真空测量仪表、检漏技术、真空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稀薄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吸附与脱附、真空中的电现象、真空中的气体流动、真空泵的分类与性能、容积式真空泵、动量传递式真空泵、气体捕集式真空泵、真空测量、真空检漏、真空系统的组成、真空系统元件及连接、真空系统中常用材料和真空卫生、真空系统的设计计算等。本书既注重真空技术中的知识体系,又反映真空技术中的最新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真空技术与设备、过程设备与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教材,也可供真空技术应用、真空设备制造与使用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F' R* ]$ R) O1 [* q

" I; f  d0 u4 i! s2 g" b目录- J4 k, s" t( A9 k$ G
1 绪论$ y0 g* c" I9 c( d" ?) R
1.1 何为真空. _# T  I: w% E7 u! j
1.2 真空度的表征及真空区域的划分
: D& _! S& \6 e0 e- N! {/ B+ l1.3 真空技术的历史回顾
6 r' M! Y+ H! w% ?' r1.4 不同真空状态下的真空工艺技术" l4 q  u, r$ H* T5 R
1.5 真空技术的应用领域
' e4 F7 Z% R' o& w2 稀薄气体分子运动理论* U  E$ M6 o; X( a7 U
2.1 气体在平衡状态下的物理特性
; ~+ t5 }9 h% u) l9 S6 ~2.2 气体的迁移过程( d- j, z6 q* }5 B# f
2.3 蒸发和凝结( f. [" E6 w+ r$ e( N0 z+ E
3 吸附与脱附- v/ c8 j4 {2 S: a0 Y, |
3.1 吸附现象及吸附机理& K1 W( ]- f: K& J
3.2 吸附和脱附过程的描述/ Y& X& E  {( `8 H' l/ s( s
3.3 溶解和渗透  M7 v+ y: E( z+ Y+ f0 I
4 真空中的电现象" W# s7 ]) u5 s: [: @# V
4.1 电子发射
; c7 x8 Y  V! {% {/ [) V! f  r4.2 气体放电+ q3 f6 `. V1 w5 ~+ M
5 真空中的气体流动$ y3 P! w& w! b& V; e
5.1 气体流动状态及其判别
- O* o; N7 B0 R5.2 气体的流量和管道流导2 X1 L' b% h/ @- C
5.3 简单管道的流导计算
1 |2 ~: T3 _3 }7 G6 A6 真空泵的分类和性能2 X) O, [. O& }" R: ^. ?
6.1 真空泵的分类7 |: R( M3 N( R7 v1 Y
6.2 真空泵性能的表示法& \3 l6 q' }4 H
6.3 真空泵的用途及使用范围
% H4 N! ]) E+ H8 p1 u0 v7 @6.4 真空泵的型号及规格表示法
& A% i& x! \: K6 L+ b4 G7 容积式真空泵
$ N+ V- X+ D$ g# f) x9 [; B9 c7.1 液环真空泵
, M& ?: M& _2 ?; J7 C) P" k7.2 往复式真空泵
' Y8 e# O; b, y9 S4 T9 T. V7 H$ D7.3 油封机械泵8 x8 O" _7 Y5 \
7.4 罗茨真空泵
7 U" d5 b7 c' k; x7.5 干式真空泵! W/ `' D) P) n( a
8 动量传递式真空泵
' [" |; I4 k) G; O3 \% l3 I9 气体捕集式真空泵6 c) \# T7 ^" G2 g5 }: e/ Q
10 真空测量
) _$ c. D5 j! K. ?, p11 真空检漏
3 r6 C, v" J  S12 真空系统的组成
: k) ~' q" \2 F7 L: D: z6 q( q13 真空系统元件及连接& G5 Z* Z: E( m+ U2 A8 B1 M
14 真空系统中常用材料和真空卫生- \$ F6 l8 ^: _8 ~  Q
15 真空系统的设计计算4 y1 u: @: g/ O9 u5 m
参考文献
/ g  t4 Z2 t2 E- Q
3 m; G  B) X! M- [( W4 i" a[ 本帖最后由 la999 于 2008-6-15 11:57 编辑 ]
未命名.JPG

真空技术.part1.rar

4.77 MB, 下载次数: 47, 下载积分: 威望 -10 点

真空技术.part2.rar

4.77 MB, 下载次数: 46, 下载积分: 威望 -10 点

真空技术.part3.rar

4.77 MB, 下载次数: 40, 下载积分: 威望 -10 点

真空技术.part4.rar

2.5 MB, 下载次数: 40, 下载积分: 威望 -10 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5 14: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想必是真空技术专家,真空系列的资料真全,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4-3-5 10: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期在社区活动比较频繁,现在依然有很大的收获,谢谢楼主和社区
发表于 2024-4-17 13: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1.对检漏方法的一般要求
' l7 }* w  h4 p  X(1)检漏灵敏度高,可以检出很小的漏孔;' b# V! r+ V2 F( C9 u' K
(2)反应时间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C7 p$ Q! i, u3 b$ X1 B
(3)能定位、定量,即不仅能够找出漏孔的位置,还能确定漏率的大小,以便确定是否合乎质量要求;
  I, Z$ p9 k! e, l* s(4)能无损检漏,不使被检设备受到损坏和污染;5 o4 P0 S2 n7 {. h! M! P4 g
(5)稳定性好,即保证足够长时间内灵敏度稳定可靠;/ {: Z. e2 Z2 A! m
(6)所用“示漏气体”在空气中含量低、无毒、不腐蚀零件;
3 b0 c) ~$ E4 u2 r+ Q(7)检漏范围大,从大漏孔到小漏孔都能检测,以减少检漏设备的数量和费用;
: |4 V" E& l" B. T(8)检漏时应洁净无油,满足一些特殊要求。  Q, A/ ]( E$ X, x" P
2.选择检漏方法的原则
7 j( B( d& ?+ e! ~9 M; ~4 s: E" c(1)主要根据被检漏设备的允许漏率为依据,由于一个设备的允许漏率是很多漏孔漏率的综合,为找到一个单个漏孔,所选择的检漏方法的检漏灵敏度就要高于允许漏率1~2个数量级。如一个设备的允许漏率为10-11W,而必须选用的检漏灵敏度为10-12~10-13W;
7 p! m- a7 m. Z- ?1 u(2)根据具体被检对象,所用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9 x# w& ~! H4 m( B
3.检漏方法的分类+ l( q  R+ `* l1 d! o2 [
按被检容器所处的状态可分为两大类,即加压检漏法和真空检漏法。
7 l1 m& I& t5 V7 a0 w+ E(1)加压检漏法。在被检容器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称试验气体或者探漏气体)或液体,当容器上存在漏孔时,气体(或液体)便从漏孔中逸出,从哪里逸出,逸出量的多少等,就可判断有无漏孔存在、漏孔位置和大小。属于此类检漏方法有:
. ~5 H/ ~0 k3 z- _) {! m水压法:将清洁的水压入被检容器中,一般水压在2~3个大气压左右,观察容器外壁有无水珠出现,根据水珠出现的位置大小和快慢,来确定漏孔位置和估计漏气量的大小。
0 p( \( J7 t' i" L气压法:将试验气体(空气或其他气体)压入被检容器,在外面检查有无气体逸出,具体方法有:火焰、气泡指示法(水槽法、皂膜法);氨检漏法;卤素检漏仪和氨质谱仪吸嘴法和放射性同位素法。其中卤素检漏法是,金属铂在高温(常用850~950℃)下产生正离子发射(主要是碱金属离子),这种发射遇到卤素气体时急剧增加,依据这个现象可以制成一种检漏仪器,即卤素检漏仪。
8 b* p/ q2 p; [" e6 L铂的离子发射现象被设置在一个探头中,探头是一支二极电子管结构,加热丝、阳极及不锈钢阴极组成一间热式二极管,后部安装吸气风扇,使用时不断吸进气体,工作时二极管的阳极由灯丝加热到850~950℃,阴极对阳极加有250V负电压并收集正离子,离子电流由电子电路放大后,用仪表指示,考虑到检漏时无暇观察仪表指示1 _8 I2 I& u. a% y) z8 K! O
示漏气体多用氯的卤化物,如氟利昂、氯仿、四氯化碳等,其中以氟利昂无毒、不可燃、蒸汽压力高、灵敏度高被广泛应用。检漏时,卤素气体充于被检件内,用外探头在外部
4 \, H) V0 Z% S) v1 H7 S" K6 A寻找漏孔。这种方法可检出10-9 Pa·m3/s的漏孔,工业产品一般为10-6~10-7Pa·m3/s。
9 |) G; E) h' T- C) ]9 P; k(2)真空检漏法。将被检容器内部抽空后,再把试验物质施于容器外表可疑位置。如有漏孔,试验物质便通过漏孔
- k$ L4 q  ]% H2 u) S+ I( ]进入容器,通过一些方法或仪器指示出来,从而可判断出漏孔的位置和大小。属于此类的方法有:静态升压法;放电管法;真空计法;氢-钯法;离子泵法;高频火花检漏法;卤素检漏法;质谱检漏法。其中离子泵检漏法是,溅射离子泵的离子流大小可反映真空系统真空度的高低,因此,类似于电离真空计的方法,用离子泵的电流指示可对系统或被抽容器进行检漏。这也是一种既简单又灵敏的检漏方法。
发表于 2024-9-26 16: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到底咋样呢
发表于 2024-9-26 16: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威望有点太低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7 17:56 , Processed in 0.08483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