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93|回复: 0

不锈钢的几种冶炼方法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1 14: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锈钢的几种冶炼方法介绍
5 |6 `) [2 I" R+ Z    不锈钢是铬含量为10%~30%的合金钢,铬是主要的耐蚀成分。不锈钢具有漂亮的外观,闪闪发光,经久耐用。通过改变铬的含量,并添加其他合金元素,诸如镍、钼、锰、铜、钛、铌等等,即可形成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双相和沉淀硬化不锈钢,并具有不同的显微组织、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以适应特殊的应用要求。
1 T, [1 ]" o. k/ Q  L0 M: V    上世纪50年代,采用电炉“一步法”生产不锈钢,包括冶炼、脱氧、合金化、吹氧脱碳等。这种方法的生产率不高。此后,又采用了BOF、电炉冶炼、钢包处理。
3 k7 O, \- Z) P9 t& y    上世纪60年代,通过提高温度和降低一氧化碳分压来提高铬的收得率,从而开发了精炼工艺,诸如AOD(氩氧脱碳),采用电炉冶炼,提高了不锈钢生产的经济性。
) j9 |8 Q- B9 y9 @4 z9 F    当今,68.7%的不锈钢是采用AOD转炉生产的,19.5%是通过BOF转炉-VOD(真空吹氧脱碳)、6.8%是通过VOD、5%是采用转炉生产的,即所谓“二步法”和“三步法”。
0 T4 s6 h1 L, [2 T% G& z    1.AOD精炼法
9 H6 w# t$ a: Q8 C    AOD是一种转炉,通过转炉侧面的风口喷吹氧气、氮气、氩气、空气和二氧化碳气,并从炉顶氧枪喷吹氧气、氩气和氮气。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大量的废钢和高碳铬铁。初始碳含量为3%,冶炼后可降至0.015%。经电炉冶炼的钢水通过钢包送入AOD炉,向熔池喷吹氧气和氩气,降低碳含量,增加铬的氧化。为了确保快速脱碳,降低铬损,节省氩气,吹炼初期应采用低的氩氧比。随着碳含量的降低,提高氩氧比。添加氧化物(如硅铁)、熔剂(如石灰和萤石),通过加强吹氩搅拌,将氧化铬转化为金属,以生产低硫不锈钢。如生产AISI304,典型的消耗量是:氩气约12Nm3/t钢,氮气约10Nm3/t钢,氧气约>6Nm3/t钢,石灰约5kg/t钢,晶石约3kg/t钢,铝约2kg/t钢,还原用硅约8kg/t钢,脱碳金属料约135kg/t,从装料到出钢的时间通常为60min左右。采用AOD法,铬的收得率约为96%,锰为88%,总的金属收得率为95%。
1 I0 q+ K6 |4 `( _: |  V    2.KAWASAKI-BOP和KAWASAKI-OBM-S法
+ ?  |& W' {8 E: P3 M6 \- M! I2 r. `    KAWASAKI-BOP转炉类似于从炉顶氧枪吹氧的BOF氧气转炉,有7个可以吹氧的底部风口,用丙烷气冷却风口(气体裂化)。通过转炉的风口还可喷吹石灰粉。( E6 v8 f" r: z. b
    Kawasaki-OBM-S转炉是由奥钢联开发的,是BOP法的发展,风口安装于转炉的侧面或底部,还装有顶部氧枪。顶部气体采用氧气、氮气和氩气,通过底部风口喷吹氧气、氮气、氩气和烃类气体。天然气和丙烷用于风口保护和提高耐火材料的寿命。用这种转炉精炼AISI304,典型消耗量是:氧气29Nm3/t钢,氮气约为13Nm3/t钢,氩气约为16.5Nm3/t钢,用于还原的硅约为11kg/t钢,石灰约为50kg/t钢,白云石20kg/t钢,萤石约为8kg/t钢。. y) J& m5 S/ O4 c/ d
    3.CREUSOTLOIREUD?DEHOLM(CLU)法
5 _- \' E3 _, v8 Z    这种转炉法采用蒸汽作为稀释气体,而不是通常所用的氩气。此工艺是由瑞典的Udde?holm和法国的CreusotLoire共同开发的。这种转炉从底部吹氧气、蒸汽、氮气和氩气,同时,从炉顶吹氧气、氮气和氩气。脱碳时,开始吹氧气-蒸汽混合气体。由于蒸汽和熔融金属的吸热反应而且铬损较AOD法大得多,因此,该工艺的效率较低。采用这种转炉,耗氩量降低,但耗硅量却很高,而且钢中氢含量增加。目前的趋势是用更多的氩气来取代蒸汽,以提高这种转炉的效率。4 V, M" c# U! T
    用这种转炉生产AISI304,耗氧量约为2Nm3/t钢,氮气约为13.5Nm3/t钢,蒸气为10.4Nm3/t钢,氩气为7Nm3/t钢,还原用硅约为15.5kg/t钢,氢含量为5.9×10-6。6 h8 q* A9 {6 T5 V  E  y" W
    4.金属精炼法(MRP)4 Y9 l) X: ~% a# j! Q
    这种转炉是由曼内斯曼•德马克开发的,该工艺包括含铬、镍熔融金属的装料,采用氧和惰性气体脱碳。通过转炉底部的风口交替地吹气,氧气未经惰性气体稀释,只是吹氧后再吹惰性气体,降低一氧化碳分压,加快脱碳率,提高铬的收得率,降低耗硅量和渣中的氧化铬。MRP-L转炉是一种改进型,氧气从炉顶吹入,惰性气体从转炉底部的多孔塞吹入并可取代底部风口。该工艺可采用比AOD法更高的喷吹率,而且风口侵蚀最少。在转炉中的熔融金属的中间碳达到一定水平后,转入脱碳。) B) d8 \( B# a4 m/ {& l
    5.克虏伯复合吹炼法(KCB-S)2 V+ J4 |3 ?$ m( X: J
    该工艺由克虏伯开发,是BOF转炉的改进型,通过氧枪和转炉侧壁的风口进行复合吹炼,同时,导入工艺气体以提高脱碳率。与AOD法相比,冶炼305钢的冶炼时间缩短。吹炼开始时,同时从炉顶氧枪和侧壁风口吹纯氧,吹氧达到一定温度后,加入铁合金和废钢。碳含量达到临界值后降低工艺气体的氧含量,加入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氩气,比例为4∶1,2∶1,1∶1,1∶2和1∶4,逐渐降低碳含量。碳含量达到0.15%时,中断氧枪,只从风口导入工艺气体。达到目标碳含量时,加硅以降低渣中的氧化铬,加石灰和熔剂,降低溶解氧含量,优化脱硫。
  {: v  o3 z3 D( g+ H* B    6.氩气二次精炼法(ASM)
+ m" \! w( z: u, z5 s! u    该工艺由德国MANGHH开发,风口位于转炉的底部,吹氧气、氮气和氩气。这种转炉是在配有炉顶氧枪的ASM-L转炉的基础上稍加改进而成。
& y- T5 _7 F- H. t) r" h    7.住友顶底复吹法(STB)
" C3 Y8 x: [# U: U) c( [    该工艺是被住友金属工业公司概念化的工艺。该工艺克服了单从顶部或单从底部吹气的困难,将二者结合起来,有助于降低风口的侵蚀,通过炉顶氧枪加大富氧气体的吹量,提高了脱碳率,缩短了脱碳时间。1 ]% b' H0 d' o3 w2 e
    8.顶底复吹氩法(TMBI)9 `  ?# S8 i# F1 c4 q5 d
    该工艺为AlleghenyLedlum公司所采用,类似于BOF转炉,底部装有风口,吹入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吹炼初始,先从炉顶吹入混合气体,作为中间转炉,加铬以后再转入另一座转炉。该工艺主要用于生产铁素体不锈钢。
+ D+ R* }$ b" d1 B4 t% C    9.RUHRSTAHL-HEREUSOB法' V- I7 ]* d# G  T1 j
    该工艺由新日本钢铁公司开发,高炉铁水直接送入BOF炉,进行铬合金化和吹炼,在不锈钢二次精炼炉RH-OB中进行最终脱碳,直至碳含量降至0.5%~0.6%。
5 f6 `  w3 D; H" Q1 v# ?4 _    10.AOD/VCR法
9 O( H6 @$ {( }$ O* R    大同钢公司和新日本钢铁公司进行试验,应用转炉上方真空的概念,缩短脱碳时间,减少铬的氧化,并将氩气消耗量降至最低。在AOD炉中将碳含量降至0.085%~0.10%,取样、用真空盖定位,进行脱碳,加硅,还原氧化铬。该工艺降低了氩气和硅的消耗量,在送进AOD炉前,在钢包内先行脱硫。该工艺的问题是耐火材料消耗量较高,不能熔炼废钢,维护成本较高。: f" h- ?  ]' v" K9 ]; N
    11.真空吹氧脱碳法(VOD)1 R3 ~, n" ^; ]. w3 E/ }$ i& ^7 v$ r
    该工艺是生产不锈钢最合适的真空法之一,被认为是生产低碳、低氮、低氩不锈钢的最有效方法。钢包中的钢水经过处理,碳含量降至1%左右。该工艺从真空度为100~250torr(1torr=133.322Pa)的炉顶氧枪吹氧,硅首先被氧化,接着是碳被氧化。在熔池达到一定温度和硅含量时,一氧化碳开始生成,脱碳开始。监测CO∶CO2值,熔池碳含量达到0.08%时,该比值快速升高。此后,脱碳率下降,与氧气流速无关。停止吹氧,转炉压力降低,吹氩搅拌,以加强溶解氧和残余碳的反应。加铝、还原硅,同时,加石灰和萤石以更有效地脱硫。# x/ g( s& V1 S6 F- z7 n! C
    12.精炼法的选择
  \% }% s8 `" @# B, G    精炼法的选择取决于投资费用、运行成本、原料、物流、下游设备的利用以及所生产不锈钢的种类。在此基础上,精炼法可分为二步法或三步法。废钢成本高,则利用高碳铬铁,提高脱碳率;碳钢废钢用作冷却剂。铁合金或不锈钢废钢太贵的地方可代之以铬矿石。氩气成本高,可采用真空法,并安装钢包炉。
+ c2 K/ ], o, ]2 c% N" U
& a+ P. X  q6 R9 P" L

& D' f! o6 U* f' K
* }1 ?6 z: u  O2 E1 F;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8 06:32 , Processed in 0.06303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