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84|回复: 6

金属材料的线胀系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 13: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属材料的线胀系数加热和冷却会不相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 13: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定义上来说,应该是一样啊。只是一个线性关系。

点评

(从定义上来说,应该是一样啊。只是一个线性关系),机械设计手册第一篇常用资料就是这样给的,可是在第五篇连接与紧固表5-4-6中给了两个数值,如碳钢加热为11,冷却为-8.5。  发表于 2016-3-1 20:37
发表于 2016-3-1 14: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1.线膨胀系数,亦称线胀系数,固体物质的温度每升高1℃时,其单位长度的伸长量,叫做“线膨胀系数”。单位为1/℃或1/开。符号为αl。其定义式是(见图)
' b8 [) x5 P1 K
8 Z7 D0 A0 o4 v5 S  N& ]+ v! ^即有lt=l0(l+al△t)。% d5 y; z+ W! A9 M! B4 B3 E
2.由于物质的不同,线膨胀系数亦不相同,其数值也与实际温度和确定长度1时所选定的参考温度有关,但由于固体的线膨胀系数变化不大,通常可以忽略,而将a当作与温度无关的常数。
4 z8 K+ f- u# y( m  Z《机械设计手册》上有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可供查询。6 F8 z. D4 B) `3 B* @2 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可是在第五篇连接与紧固表5-4-6中给了两个数值,如碳钢加热为11,冷却为-8.5;如果这样加热和冷却不等的话,温度波动时,尺寸要变大了?  发表于 2016-3-1 20:40
发表于 2016-3-1 14: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材料,当需要精确确定变形量的时候,是不可能用线胀系数这种东西的。所有的数据你需要自己去测。设定一个基准参考温度,加热测量,最终得到准确的应变比例图线。然后就会看到,多数材料根本不是固定斜度的变化曲线。你要拿到那个曲线,才能讨论升高一度和降低一度的变形量差别。扯其他的都是玩闹。

点评

连接与紧固表5-4-6中给了两个数值  发表于 2016-3-1 20:40
是的,原来单位加工时要考虑热处理的伸长量的。不同粗细、不同材质不一样。有个别材质的还会缩短。  发表于 2016-3-1 15:17
发表于 2016-3-1 15: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手册上有。

点评

连接与紧固表5-4-6中给了两个数值,没想明白  发表于 2016-3-1 20:41
发表于 2016-3-2 08: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900 发表于 2016-3-1 14:10 9 j  B) a% M" g% K2 f$ r
1.线膨胀系数,亦称线胀系数,固体物质的温度每升高1℃时,其单位长度的伸长量,叫做“线膨胀系数”。单位为 ...
& H$ h1 D$ r( k4 j9 o
温度变化,肯定会影响尺寸的,但是这种影响只在微米级,精度要求不高的话完全不用考虑,像做超精密加工机床的话,都是在恒温恒湿的车间里的
1 G3 [2 ~' B9 w/ R3 W

点评

热装、冷装要用到  发表于 2016-3-2 18:12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21: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900 发表于 2016-3-2 08:50: U7 y( n6 S4 ]) k5 T& _
温度变化,肯定会影响尺寸的,但是这种影响只在微米级,精度要求不高的话完全不用考虑,像做超精密加工机 ...

, G/ U( K( r; }6 R% b  z2 g3 G2 P; I(像做超精密加工机床的话,都是在恒温恒湿的车间里的.)-----zhijing
& W0 M6 U* f1 `. O: N7 z-----直径大一))-)---)) \0 X4 k) [2 h% L& k* h+ B1 H$ \# n3 Q( Q1 c
直径大一点的零件,7级精度的铜件,用千分尺测量,温度的影响就相当明显了% _0 }$ j+ P( H5 `* t6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21 11:07 , Processed in 0.09257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