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43|回复: 8

影视道具师——干着蓝领的活儿,拿着高级白领的工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4 1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会说,“我们中国人做的道具太差了”。其实,这是一种真实的现状和暂时性的无奈。冯小刚冯导曾说过:“中国不缺导演,不缺演员,缺的是服装道具人才!”
: l1 C6 l' F# ~2 X! A' m# i“中国目前的影视剧,没有任何穿帮镜头的,可以说一部也没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道具师向记者坦言。4 Z$ h0 O9 v8 R3 \, f3 ^
影视剧中的道具穿帮镜头,一直是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近期播映的《五月天追梦3DNA》、《步步惊心》、新 《水浒传》、《新还珠格格》、《黎明之前》等影视剧无一幸免。
* b( I0 t  j/ }" y% ^8 W记者采访得知,在影视业,道具是一个没有完整的专业培养机制的工种,基本靠熟人介绍入行,在实践中慢慢磨练成长,道具师群体鱼龙混杂,整体素质不高,影视剧频频穿帮也就在所难免。/ Q* A+ I% Y% n, T* v
不过穿帮归穿帮,并不影响道具师们闷声赚大钱。记者调查采访得知,目前中国影视界的道具师数以万计,他们通常干着蓝领的活儿,拿着高级白领的工资,月收入过万几乎只是最低标准。0 X/ ^0 m( W9 q, T- u8 H/ q3 K0 K7 p
而在目前的中国影视界,好的道具师比好演员还稀缺。7 k/ c# @5 b8 w/ V

' a/ c* R: K8 K提起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不管是普通观众还是媒体,先想到的都是导演、编剧、主演,然后是摄影、美术、音乐、服装造型、后期剪辑等,很少有人会想到道具。
0 r1 l4 B: \" m! p, ]4 [% l. a全世界大大小小的电影颁奖典礼,也从来没有谁把一个奖项颁给道具师;即便是影片片尾的职员表,也很少有把道具组成员的名字全打上去的。
+ g& f) U% \  o不被外界重视是道具从业人员目前所面临的处境,但对于一个影视剧组而言,没有道具师就几乎开不了工。0 X2 g+ y" G9 q
: N8 j0 L1 A! }/ ~9 P; A
之所以说没有道具师就开不了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道具(含置景)是一个剧组里的最大工种(不算群众演员,因为他们不会从头到尾跟着一部戏)。
0 [6 F4 ~# o: b1 x, L0 B7 I) D% l前段时间,记者在观看王晶执导的《财神客栈》时发现,该片片尾的职员表里详细列出了每一个道具组人员的名字。+ ~7 ?& n0 l- K( a3 E' Q3 f2 x
具体是:道具组长,1人;道具副领班,1人;特别道具,3人;陈设领班,1人;陈设道具,5人;置景组长,1人;道具统筹,1人;道具油漆,3人;现场道具,8人;道具木工,2人;雕刻工,2人;置景油漆,3人;置景,15人;道具油漆,1人;陈设道具,1人;道具,3人。
- q: L5 Z/ q4 |7 a/ V$ A加起来,《财神客栈》的道具组的工作人员是51人,远远高过演员、摄影、美术、音乐、服装造型等工种,位列全剧组之最。
" E, U0 _( t: {+ P' |' ?6 v而据记者了解,对一部电影而言,道具组50来人只是中等规模,像《赤壁》、《集结号》、《金陵十三钗》这样的超级巨制,道具组加起来可达百人甚至更多。即便是一部小片,道具组也得10来人。
7 o! L7 s0 o- ~( F从业者数以万计
1 R$ H9 {5 P* E5 a: `9 a只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稍有增长,2011年,中国电影产量就将达到600部,电视剧生产量超过15000集(按每部40集计算,接近400部),加起来接近1000部。
; r4 z; i0 n3 ~, Q9 S( g如果每一部影视剧的道具组全按中等规模50人计算,一共是50000人。不过,一个道具师一年不可能只进一个剧组(影视剧的拍摄周期一般为3至5个月),如果按每个道具师每年进4个剧组计算,全国的从业者为12500人。
1 {$ v- }  e( P当然,这只是粗略估算,具体数字可能更为庞大,因为普通道具员多是散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人员更换很快,流动性很强。
) t* f" C8 |) _" q3 Z+ {
. j' c0 i" g% L: R) E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低学历基本是道具行业的普遍状况,这主要跟这个行业还传承着“学徒工”式的带人体制有关系。( @! h+ ~% K5 [- E7 F) B
影视制片人苏航告诉记者,影视的道具类工作由于大多数偏重体力活,年富力强的道具师自然更有竞争力,因此,现在的道具师中八成都是少年时就靠亲友关系等进入这个行当,跟着老师傅多年才熬出头,“我认识的一些现在混得还不错的道具师,大部分都是十五六岁就开始跟着老师傅进组了,哪有机会上什么学。”8 K- ~- r" h( x& \
据了解,道具类学徒工的起点低,起初的境遇也非常艰难,有的道具师接下一个剧的项目后,会自己带很多学徒进组,这些学徒基本就是现场跑腿的。心灵手巧的徒弟跟师傅关系处得好,慢慢也就有了独立接项目并成为道具师的机会。
+ ?- z4 q# h4 B$ p提到是否要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道具师都说,“跟着干”就是最好的训练。由于工作比较杂,很多道具师都是万金油似的能手,木工、瓦工都得通一点,由于经常遇到的家具做旧、木纹雕刻等技术活,因此他们大部分的人也都有点美术特长。8 g  M7 H* Q# i0 T1 y/ y
这两年由于影视产业比较红火,电影电视的拍摄数量都年年增长,道具师也更加供不应求。由于现在就业不容易,而一些专业院校毕业的大专、大本的学生也开始在道具师行当中出现,但所占的比例不足一成。9 {& L7 Y; D& c

1 n* ~" `$ l7 D/ ?/ _5 y$ k$ I' `道具师的工作通常是按照导演或美术设计的要求,准备影视剧所需要的场景或器具,干的是手上的活儿。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基本属于“蓝领”范围。但收入方面,道具师堪比高级白领。国内知名道具师,《孔子》、《西藏秘密》等影视剧的道具师晖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好的道具师月收入可达数万,有经验的木工、雕刻师、玻璃工,月收入都能拿到1至2万甚至更多。即便是普通的道具散工,现在的工资也可以达到每天200元,“以前是100元,现在涨价了”。8 f5 T. s/ B3 V) `" h
也就说,普通道具工一个月可以拿到五六千元,而会一门技术的道具师,月收入过万更是家常便饭。晖子还表示,据他了解,浙江横店影视基地有不少道具师都靠这个行业发家了。% c% N) L0 l+ Y+ S) T1 \
浙江横店影视基地的道具师老衡告诉记者,他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赚过5万,那还是多年前拍摄陈凯歌执导的《无极》的时候。“当时陈凯歌夫妇指名要我为他们搭建一个场景,就是张柏芝站城楼上脱衣服的地方。当时陈凯歌跟我说,‘只要把东西做好了,价钱就由你说了算’。”老衡说。! @' r7 \; |- H5 f: @

0 |$ e2 F5 e8 N8 c: E: s尽管从业者数以万计且收入不菲,但国内好的道具师却凤毛麟角,比葛优、姜文这样的大牌演员还稀缺。没错,现在道具行业的道具师们,虽然有技术,但无非都是一些木匠,铁匠,翻模师傅。若做一些简单的道具,技术绝对过硬,但要是谈到复杂一些的机械构件,这文化低确实吃了不小的亏。再说道具设计,学设计的人多数都是大学生,各大美院毕业,闭门造车的设计能力一流~可设计的东西不符合现实,在电脑上看图纸是一个样,做出来又是另一个样,甚至有些东西根本是做不出来的。两方面配合的不融洽,矛盾丛生,道具师觉得设计师想的简单;设计师觉得道具师能力不足……再加上我们国人总是有一个天性,一切以“差不多”为主,外形有余是细节不足,这才造成现今道具行业的局面。
0 H9 V2 N% A6 O1 ~$ d. ]# Z2 v) w6 G- [0 o$ n2 X- H4 t
《千钧一发》、《风声》、《西风烈》等片的导演高群书对记者说:“前两年拍《风声》的时候我就感觉到,道具水平不高太让人崩溃了。”高群书举例说,当时片子里需要一辆老爷车,“我希望这是一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老爷车。《梅兰芳》里一辆老爷车出现了4次,我不想这件事情发生在我的电影里。我们从美国找来40年代的车的模型,花了12万,最终却做出了一辆类似于三轮车的东西,实在太可笑了!”
9 A# @1 T- E6 i0 U当年曾在吴宇森的《赤壁》剧组工作过的彭师傅也表示:“好的道具师肯定比演员稀缺。一个演员演不了某个角色,可以找人来替;演到一半不演了,可以让编剧把他写死;可好的道具师一共就那么几个,各个剧组都抢着要,而且得从头到尾跟着一部戏,档期比演员还紧。”《金山》、《遍地狼烟》的导演胡大为也认为,合意的道具师很难找,“比如我要一张桌子,其实戏里的桌子不要那么结实,只要好看、符合剧情就行。但不懂行的道具师,就会给你把桌子做得特别结实,不仅费时费力,钱也花得更多,结果还不好看。”9 P& r' G3 {  d3 h& D+ ]5 D: I6 b
: g" R: h5 h) I4 N" q2 K0 _2 ?
道具师的工作充满艰辛,因为他们得不断满足导演、演员等人提出的要求,还要应付片场的各种突发情况。
# x+ W* q6 _+ Q% N: Z曾在《雪花秘扇》剧组工作的道具师凌子举例说,拍摄姜武饰演的屠夫痛失爱子后抱着一头猪坐在家门口发呆的戏时,姜武向导演王颖提议,这个猪一定得小。“我们费了很大的工夫才弄来两只体型比较小的猪,但姜武觉得还不够小。当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到哪儿去找小猪啊?但是没办法,这是你的工作。”凌子说。8 ~$ H/ r* J+ x3 H
《无极》道具师老衡也表示,参与该片场景搭建期间,陈凯歌夫妇经常会跑到施工现场督工。“一开始,他们对道具师们辛苦做出来的东西很不满意,不停地催我们返工,还指名要我亲自做。当时剧组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一个月,我们只有日夜开工,每天早上6点干到晚上12点。”
7 O$ _. ?7 A0 C. F2 k更大的艰辛,则来自于道具的制作和运输,这基本都是体力活,而不少电影的拍摄都在十分艰苦的地方,如《云水谣》、《铁人》、《刺陵》等,拍摄地在西藏、零下几十度的东北、烈日炙烤的沙漠这种地方,搁一般人,闲着都觉得难受,但道具师还得来回奔波干体力活。而影片拍完后,却完全不关道具师什么事,“纯粹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凌子表示。& h0 a' V# r" a
原因探秘
  p! x6 e5 F* F缺少培养机制高素质人才稀缺
4 H: B* l; \0 ?) O从事着“艺术工作”,拿着高工资,天天和明星大腕们混在一起……如此有诱惑力的职业,缘何还人才稀缺?6 y6 U4 P3 x! L) I
《孔子》道具师晖子表示,主要还是因为缺少完整的培养机制,“目前中国的高校,开设影视专业的很多,但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设道具专业。”通常情况下,进入这个行业得靠熟人,一个道具师的成长只能靠“实战”,“可能刚开始你在剧组就是一个普通场工,但拍的戏多了,看得多了,认识的人多了,慢慢地就做了道具师或做了别的工种。”' z; H6 V; D- ?3 B
这种现状,直接导致道具师群体的整体素质不高,但一个好的道具师又必须具备较高素质才行——比如有较好的历史知识、会看设计图纸、能迅速领会导演的意图并能有所创新等,这是暂时还无法解决的一个矛盾。) b) K' `5 x! D, k' Q2 R- q( p
久而久之,道具师群体就呈现出一种鱼龙混杂的局面,影视剧的道具穿帮也就在所难免。6 E* E/ R2 X9 z1 c& a
《赤壁》剧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甚至向记者表示,当时不少道具师都是片场附近的农民,剧组需要的时候就来剧组,不需要的时候就回家干农活,“你不可能要求他们有太高的艺术修养”。
7 I7 G3 S+ J5 U# K7 S+ U6 u% K当然,也有普通道具师最终“出人头地”的例子,比如《画皮》、《画壁》等片的导演陈嘉上,已逝的香港名演员成奎安等,最初都是道具师出身。
4 f8 [" z7 {" v
: P1 t/ H; N" W$ l- b6 F2 M点评:; D( w2 ~9 r" m  s2 H
哪行都缺人,人都去哪了: M% Q0 @' p" u% W* H; a: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10: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干活的人是没有的,人都去学怎么整别人了,损人才能利己

点评

不绝对,都知道认真干活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资源绝大部分掌握在党国手里,剩下的那一小份让P民抢吃,除了损人利己还能怎么样呢?难不成你指望国民团结起来一起和洋人抢吃?  发表于 2014-11-24 13:39
绝对了点吧,哈哈!  发表于 2014-11-24 10:59
发表于 2014-11-24 11: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年底遇到一个作机器人道具的活儿,当时距离使用还有半年,我帮朋友拿下来了
7 N8 {" X- W" U9 a开始列出的工期是4个月,甲方嫌太长。但又拖着,后来只剩2个月就要用的时候,问你做不做?$ ~8 l( G% d8 D$ R4 f+ N/ N9 m
当然不做,咱没那水平。时间太短,有些关键零部件采购周期都来不及。他们找老外,人家告诉他要一年,哈哈。
0 T: @3 _  f! n8 j! |; |有时候不一定是没人,而是资方的工程计划水平还没到那一步
发表于 2014-11-24 11: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让人看了心花怒放
发表于 2014-11-24 11: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装片的道具就那样,跟机电领域交集少;
1 i% k% Y) z3 ?, n4 E6 h  B8 U: `. L$ c) c0 i9 R3 N$ q
国内整个科幻大片看看?8 ]6 _' O) v5 o+ ~1 T0 z
/ R" O! @$ u8 W8 ~( f. A2 [
影视道具、大型魔术道具,包括以前在社区出现过的的装置艺术,都挺有意思的
发表于 2014-11-24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额,我就在横店,要不去当道具师吧
发表于 2014-11-24 12: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53ae0b70jw1emk8axgprgj20by07g0tg.jpg
& q8 q+ c  k# q$ Q* G& e: W+ G+ E
发表于 2014-11-24 13: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要扯到生活文化层面,好来塢电影票房主要是卖特效,美式DIY人口众多不怕找不到人设计制作场景道具,华文化恰恰鄙视百工都想坐办公室耍嘴皮没人愿动手干实活,资方也不愿多花钱,看电视转台偶见那神雕侠侣啥神鸟晃呀晃,赶紧转台免伤眼
发表于 2014-11-24 13: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市场就会有人去做的
5 A$ ?' k, D3 U$ ]- Z- a+ p' U总有一天,没人干的工作待遇就高,大家都去干的工作待遇就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7 15:50 , Processed in 0.08192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