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皓月情话

浅谈85后机械类专业毕业学生的职场与思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8 18: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城市有几个企业会要研究生做机械呢,另外说白领轻轻松松把工资挣了,那得分什么行业,什么工种,办公室文员也是白领吧,一个月1200的,活不多钱也不多。

点评

前辈,文员不算是白领吧  发表于 2013-11-19 08:20
发表于 2013-11-18 19: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100缸径的柱塞泵多少钱?我爸的厂子经常要用到油缸。

点评

我们这里做水泵。。  发表于 2013-11-19 08:20
发表于 2013-11-18 19: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shootbomb1 发表于 2013-11-18 17:54
# S. A9 i% t% @3 |3 G: `* g你这还不如找个外资做服务去,反正都是辛苦,就要辛苦得有价值,趁着人年轻,赚点辛苦钱,虽然不会太多 ...

7 U- [6 `- ^  i4 W1 _顺楼请教一下大侠,车间班长、设备员、技术工、业务员这些岗位,以10年为期限,哪个性价比高?谢谢哈
发表于 2013-11-18 19: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一样 何况我们的小城市 钱更少
发表于 2013-11-18 23: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wscrw 发表于 2013-11-18 19:15 ' X6 P) N" d' }
顺楼请教一下大侠,车间班长、设备员、技术工、业务员这些岗位,以10年为期限,哪个性价比高?谢谢哈

# h2 W) _- [; z; U这不好说,垄断企业,事业单位,一般国企,外企,私企,离家远近,性格倾向....情况不同,没法一概而论# U* o9 W) Q$ d( ^( _+ Q
我觉得这个主要是来自对自己的认识
% k0 q9 b0 A( s" x+ I比如我自己,我的性格特点,善良,怕事,凡事求稳,得过且过,原则性太强,骨子里始终带着点酸腐.
) r& Z4 {+ u; @! Z+ c' d这种性格特点,注定了我不大适合做业务,如果硬逼着我去做,即使可以做成功,人也很痛苦,做得受罪。" f9 ^  }6 [) l3 d8 I! c* C+ f
同时,我也达不到做技术的门槛条件,加上耐不住寂寞,所以也做不来技术2 `# V* W# `5 w& o

点评

所以我就只能做混子,没底气没本钱,凡事靠忍耐生存  发表于 2013-11-19 17:01
大侠你这个性格分析的太到位了,性格环境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哈哈,我也这样哈,那适合做什么  发表于 2013-11-19 14:55
发表于 2013-11-19 00: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3-11-18 15:09
0 S4 h3 ?8 \& K( U. a毕业两年半,工资不到3K的飘过

) j3 Q' {! J* k1 Y6 K2 y" X       打个比方:
/ ?; Z2 {  i6 s: B, d/ K& X8 Y       设备有故障,我不可能马上去计算设备底层数据,变形,材料,受力什么的,那是设计部门的工作.
8 `( Q7 Q/ v2 S3 m& K       我作为服务部门,是想方设法让设备排除故障马上动起来,我会怎么做?查查资料,问问别人,试试这个,拆拆那个,然后设备好了,这才是你服务部门的工作.- t6 R& V+ x( L7 `4 c
       于是第一个问题出来了:有了结果,不知道原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c) k1 {5 z- x) o7 C1 l+ k1 B5 s       这里的原因,不仅仅指故障原因,而是指广义的"来龙去脉",比如,为什么当初别人设计的时候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当初考虑到了,那现在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1 r+ e. v8 F. A% C3 l
       我在日本企业里的时候,就是这种思维模式---由结果去推导原因,于是当时我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设计成这样的工程师是傻逼.   而真相当然是-以为别人是傻逼的我才是大傻逼.  
# x0 s; a" q8 `3 w3 l* j  `6 B; I      人家当初设计这个东西,早有各种考虑和方案,技术的,非技术的,考虑得非常成熟,还正儿八经地反复审核,目前的选择就是当时的最优结果,只是因为我没经历过那个时候,或者说,没资格经历那个时候,于是从结果想当然地以为别人没考虑到.
& T+ u- {/ U* ?: X# h9 S2 R      我就像头牛,骑我背上的人很清楚地知道我会往哪个方向走,因为他们只用设计好,把草料悬在我头前面,而我永远也够不到.
/ e6 @: ?7 p" C! H& B! z      这样一比,优劣就很明显了,只是在国内,一方面缺少研讨技术的氛围,提倡混者为王,同时一切以赚钱多少定成败,所以这点不明显,而在发达国家,这个"鸿沟",是非常清晰的.

点评

这个我听明白了,不过,我师父一直在教我,处理故障的时候,一定要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发表于 2013-11-19 08:46
发表于 2013-11-19 10: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ootbomb1 于 2013-11-19 10:15 编辑 ' e  S) W# p) S! `2 k3 z) ~
shootbomb1 发表于 2013-11-19 00:07
+ f, l( z! y- e8 ^- n4 {$ ~打个比方:
4 F6 w5 ~7 O: _( {  a       设备有故障,我不可能马上去计算设备底层数据,变形,材料,受力什么的,那是设计部 ...
7 K+ \9 |. q7 E9 v
4 b9 u: s9 |; M' `4 g1 F
       "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8 I, V  A7 r2 Z       因为你永远处在技术链条的下游,永远"被动".
7 G9 f7 T  I: g6 \% N' P
  H, C$ L; W% N! v: a( d       这可以引出第二个问题:做服务,比做设计,或者其他上游技术,技术发展路线更窄6 Q3 m8 o  h& i5 V) p
       设计所需要的资源,可以分两块,缺一不可:4 [7 |3 ]5 T4 w- I3 W( s
底层----基础理论,数学,经典力学,材料力学等等;
1 q1 @' G) T' }! G高层----针对市场和产品的技术应用,以及各个领域的考虑,比如成本,产品周期等等;
. d! G* a5 J2 F0 X5 a       而服务不用考虑这么多,或者说,不用这么深(也没多少机会让你深入),修修补补,能用才是目的(你当然也可以自学,但比起人家系统的学习,效率很低).
0 x$ _9 ~  |. w+ B" \. ]' K: l. N  {; l8 e
       于是,你总是停留在下游,眼光和技能,大都局限在你工作里接触到看到的知识,你可能通过努力自学,熟悉掌握了应用层知识,和一些简单基础理论,但是,你对"别人有我无"的核心内容无从下手,你知道核心在哪,天天和它打交道,但不得其解.
( D4 y1 J! [# Z  _/ o       然后,5年,10年,周期结束,产品被市场淘汰了,结果:$ B6 J& q0 s2 v+ p, M7 n
       对于设计,高层资源能借鉴的借鉴,不能借鉴的放弃掉或者卖掉,用底层资源重新开发新产品,一样赚钱,就像钢笔换个笔帽照样能写字,998就是例子;4 z' q6 \( c  @8 x
       而你,就要看这个新产品技术跨度的脸色,如果新产品的技术跨度太大,对你可能是致命的
* Y3 z; V5 h$ P) L       当然一般来说,在同一个公司,这个跨度不会太大,但你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3 03:20 , Processed in 0.06780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