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岁恩布里是纽约州宾厄姆顿一家公司的网站编辑。基本上每天上班他都会在办公室与加州大贝尔城的母亲在网上聊天,彼此发1到20条信息。在美国,很多年轻雇员都是通过公司电脑和手机的屏幕与父母全天候聊天的,谈谈天气如何、中午吃了什么或老板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评价等。5 Q K, B+ y- L: n6 i
! e& K4 g+ P, y% p5 y0 T6 }
20多岁和30岁出头的年轻人之所以有可能与父母进行流水账式的聊天,因为他们是第一代其父母掌握科技的职场人士。大多数婴儿潮时代的人目前正与子女用着同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这使得子女与母亲的沟通比以前更容易,也更加不受主题限制。" ?4 U( |$ Z$ R+ X7 ~0 Z
& ~" [, B' T$ L) S4 d2 \" ^
在公司格子间与父母联系时,相比打电话,聊天或发短信更不易被别人察觉。只要电脑静音,聊天就是无声的。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开启Google Hangout(Gchat的聊天界面)、Facebook或iChat等网络应用程序(全部免费),再从在线联系人列表中选择聊天对象就可以了。大多数应用软件的聊天窗口会在屏幕上弹出。你可以选择将窗口最小化或隐藏起来,这要看你坐在哪里,距离老板有多远。* i! z( c# p0 t N& E2 A8 c$ U7 Z" m
在恩布里和母亲开始在网上聊天前,他在上班时间接到母亲电话经常不方便说话,而她打给儿子的电话常无人接听,这让他们两个人都很沮丧。一天,恩布里发现母亲的名字在他Gchat联系人里,原因是母亲是经常与他往来电子邮件的联系人之一,而且她当时为了查收Gmail邮件也正好登陆了进来。然后恩布里给母亲发了一个聊天信息,示意他们应该尝试在线聊天,而不是打电话。
( s$ s0 }" C% W7 H" n. o% q) {, \5 b/ U% p' k* V, a
他母亲回复说:这是什么?7 m" D" H1 P, U; ~8 F0 _
6 g) x- e2 M( H# n* l据恩布里回忆,他的回答是:这样我上班时你就可以和我说话了,我就不用走到外面去和你讲电话,或写邮件给你,我可以一边上班一边和你说话。在工作时间之外,他们俩有时也会打打电话。. S6 f" G U6 b5 U$ c
% @1 M$ ?& r) n( B' `7 i
无论是通过电话、发短信还是上网,经常交流能让父母和成年子女的关系更加密切,跨越地理上的遥远距离,让双方了解彼此的最新情况。不过,交流太多也可能会耽误工作,与外界的关系和独立决策能力。
. |% w+ L! V* R, N
1 D( _: t! {5 z8 [8 e+ o( Y# F- _家庭治疗师说,设定界线十分重要。如果母亲经常感觉迫不及待地要和孩子聊天,那么她很可能会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已成年的子女。马萨诸塞持有执照的婚姻和家庭治疗师、专门研究家人交流沟通的拉斯金说,如果你觉得自己耳朵起茧了,那就是聊得太多了。拉斯金说,对20多岁的年轻人及其家人而言,与父母发短信和聊天的频率和强度是个常见问题。8 q# i7 [* N/ N) C& P( j6 m( {: r# B
拉斯金鼓励年轻的成年人跟父母谈谈──最好是打电话或面谈,聊聊什么是对彼此都有效的联络方式。她说,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成年子女或许可以同意每周和父母进行次数固定的网上聊天或短信联络,而限制其他时间的发消息数量。
* \: W' q Z$ ]: N& b7 N9 y( f: ~% Z R# b( r! [
给父母发消息而非打电话是讲得通的,因为“千禧一代”并不是特别喜欢打电话。手机服务提供商说,20到30多岁的客户近年来倾向于选择语音通话量极少但短信和流量不限的预付费套餐。( N# v$ A* j. W! y- D7 v. d5 a8 S7 S
当然,父亲也会和成年子女发短信和聊天。但大多数时候,“千禧一代”上班时的聊天对象似乎都是母亲。弗吉尼亚夏洛茨维尔的临床心理学家、《起决定性作用的10年:为何人生第三个10年如此重要及现在如何充分利用》一书的作者杰伊说,婴儿潮那一代人中,母亲不上班或做兼职的可能性高于父亲。杰伊说,还有一个因素是,相比男性,女性更倾向于言语沟通,更以关系为导向,这些因素作用在一起,就出现了和母亲聊天更多的现象。
) l' p1 T6 e; N8 x: {: t
' s$ s% m- f$ x( y55岁的斯奈德生活在宾夕法尼亚州克拉克斯维尔,在与两个已成年的子女联系时,她会使用不同的策略。25岁的女儿斯蒂芬妮是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一名多媒体开发人员。斯奈德是斯蒂芬妮Facebook上的好友,一般会通过Facebook的聊天功能联系她。22岁的儿子詹姆斯是匹兹堡一名投资助理,斯奈德想联系他时会发短信。斯奈德说,我知道什么时候该后退一步。詹姆斯说,他估计80%到90%都是母亲向他发起聊天的。
# n1 X/ }. {- k- {/ \6 Y: [+ d5 o: S
# y7 t' _4 |' i- {, M, q( z1 j" g20岁的埃克塞尔在华盛顿州肯纳威克的餐馆工作,休息时常发短信给母亲,分享一些笑话和图片,甚至会谈谈哲学。6 `, ]# D: c6 R9 E
* z8 p& _3 \6 @. R* l8 n: L: q
有时,埃克塞尔会给母亲发短信,聊与朋友或同事正在经历的问题。她说,我会给母亲发短信,告诉她某某人对我很坏或不喜欢我,或我对这件事感到紧张。她的母亲、41岁的塔姆拉•埃克塞尔生活在华盛顿州本顿城,是私立网上学校的一个行政人员。她说,在那种情况下自己会努力扮演一个“参谋”的角色,帮助女儿找到可能的行动路线。4 `/ w- k% a- O- N$ P7 n" |; {
杰伊说,很多时候,年轻人面对逆境或不确定性的下意识反应就是给母亲发消息,往往就是在上班的时候发。
& f M" f; L. D5 W
* r9 r" e+ ~* H* Q0 m( M6 I杰伊说,如果我们和父母聊天时说,老板吼我了,实际上,这会剥夺我们独立处理这件事的机会。此外,杰伊说,频繁、疯狂地发消息会让很可能无能为力的父母背负不必要的压力。她还说,这就好比是说:我有一个烫手的山芋,我要把它丢出去,而其实,你就是那个烫手的山芋。
9 U+ f4 y& y' o2 @0 ]% N. Z# X+ H3 t
杰伊建议父母,不要急着去“拯救”遇到困难的“千禧一代”。她建议父母可以这样对子女讲:亲爱的,我爱你,但倾听这些我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对我来说并不公平。她还说,应该强调,你相信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 b! B ?+ {3 C
: |& Z1 I8 m7 G, V- p点评:- C/ |0 C9 {1 ]5 W+ k8 Y
国内职场正好相反,年轻人不找父母,老板也反对找父母,不知道中国父母上辈子做了什么孽。5 T. Z _$ J1 ?' A" }
' N4 e: H& f% `# g3 g% B. E* y3 I, U& t& d* C! O) E) S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