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沈石头 于 2012-11-8 10:47 编辑
5 t1 G5 X+ }2 ]! ~9 g B
" R1 z0 L+ [4 t% S, ]4 t 如题,前两天看到轧钢机械中有跳动辊可以改变带钢上的张力值,使张力波动不大于1~2%。我现在有个工况是需要保持受力钢丝上的应力稳定,波动值越小越好。
% w8 @; i* E7 F, c6 C6 t8 l. t/ ]5 S* X- ^, G1 a' o! j- {
现有的做法中有用带钢精整跳动辊的做法,用液压伺服系统控制油缸调节辊子张紧放松来稳定钢丝上的张力值趋于给定值。也有用如可变弹簧支吊架等机械弹性储能元件来吸能减震,降低钢丝上的应力波动。钢丝的应力波动有很多原因,属于外部激励的结果,而且是无规律的,比如受力钢丝往圆柱形管子上缠绕时,由于管子截面不是绝对正圆,导致钢丝的线速度因为回转半径的变化而变化,这种随机的加减速就导致了受力钢丝上应力产生波动。那么这两种稳定应力波动的手段,哪种降幅会比较大?
, y9 B. v& X% C- @6 e% l5 q8 a) e3 p0 k/ ^# s. |
在我理解,液压伺服系统是有给定目标值作为调整方向的,其振动幅度应该是逐步收敛的;而机械弹性储能的方式是储能,控制了高峰,但是会释放这部分高峰期的能量,释放能量的过程会不会对钢丝产生二次振动?最后的结果是否会越来越坏?因为这两种方法涉及到不同的单位,同时产生应力波动的因素比较多,从现实中目前还没有收集到两种方式的明显差别。' g3 h1 d+ g+ }6 ]/ _) s% F6 j
; q$ k3 V# U# l4 x5 H! A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大能们能指点,特别是998大侠,这些天对我提出的有关问题都作了指点,无奈限于我个人水平不够,还是无法根本性解决问题,不过加深了认识,非常感谢998大侠和其他关注帮助过我的大侠们!谢谢鹰叔几次高亮我的主题!
4 V% H7 q7 y5 p; V( B( p0 m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