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该文中的换向阀改得没道理,直接加一安全阀足矣. / ~5 ~6 M1 r" j: ~: H
有兴趣的上来评评吧.
6 z4 K6 r) @; N7 `- p; c[以下是文章,请大家阅读] / h* B) Y. j# ]
( Y: W: l3 g6 a" m使用换向阀遇到的问题
- V* q ~* |% s% u+ U北京液压件厂技术科 张治宇
" U, P- c( ]3 @5 G . z% A |0 J1 N6 c# [
某压铸机的液压回路如图1所示,工作过程为泵A的出口经过一个电磁换向阀、单向阀和泵B的出油口相通,泵A的参数为额定压力6.3 Mpa,额定流量70 L/min,泵B的参数为额定压力21 Mpa,额定流量10 L/min,当电磁换向阀通电时,泵A向总油路供油,压力升到一定值后,通过压力继电器控制电磁阀断电使泵A卸载,泵B继续工作。
6 @% w5 I4 P9 v% {; G0 i
3 O5 ^3 m/ ?" j$ _* w8 O图1 某压铸机液压回路原理图 ! u1 U. ]! q8 |* j; I
1 e G5 m. g2 w; d6 Z 该回路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泵A被冲击损坏或泵的使用寿命不长的现象,经检查换向阀正常换向,溢流阀也能正常溢流,其他液压件能正常工作。 经分析认为,泵A被损坏与泵A的出口处压力超出泵的最高压力有关。 电磁阀未通电时,泵A处于卸载状态,此时泵A出口压力最低。电磁阀通电时,泵出油口与总油路相通,由于有溢流阀和压力继电器,此处的压力也不可能升的太高,那么问题极有可能出现在换向过程中。电磁换向阀在换向过程中存在着过渡过程,即从左位到右位换向过程中P、A、B、T油口存在着不同的通断关系,检查此换向阀的过渡机能为图2所示。在换向过程中,泵A的出口被瞬时封闭压力瞬时升高,泵被冲击损坏。 3 w" s2 d; T& \# ^7 f2 b+ W
! l( z+ [2 J# D/ n" a
% Z/ R# G. Q/ d8 N; V/ u图2 原电磁换向阀机能符号 9 D9 Q0 R- }. J
i k% Z9 h3 ]
经过如上分析并查阅了国内外的电磁阀产品样本,在压铸机上换上了如图3所示过渡机能的换向阀。 $ e5 Y4 `" R4 A, Z Q% a
. i2 [- T( u* D) Q& @2 R: A" j7 g( S8 e V: C% C6 J' y$ Q8 y$ G
图3 更换的电磁换向阀机能符号 3 h. J0 ~& N1 e1 t6 L, C# F5 X
3 V1 y9 s3 I* ?3 e; N0 H
即泵的出口在换向过程中仍和T腔相通,通过这样的改造,泵被冲击损坏的现象减少了,但泵的使用寿命不太长,更换了不同厂家的换向阀,此现象没有根除。 笔者分析,此泵为低压大流量,在过渡过程中从P腔到T腔存在着节流,通过阀的流量只为阀额定流量的3%~6%,其余的流量无法溢流,会引起瞬时压力升高;另外阀换向也需要时间,例如北京液压件厂的4WE10电磁换向阀,电磁阀断电换向时间交流电磁阀为40~60 ms,直流电磁阀为50~70 ms。 由于阀的加工精度、弹簧制造精度、电磁铁响应精度方面的原因,以及阀使用中的油液黏度、清洁度、温度等方面影响,换向时间可能比厂家样本中提供的值更长,使泵在换向过程中承受很长时间的高压,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根据上面解决问题的经验,将液压回路做了如下改动,原理如图4所示。
% Q% N @/ r, H0 {% h& O
* F( ]+ O2 U9 Y1 U
9 M q5 w- d1 O7 o图4 改动后的液压回路
+ @; ?2 P" W5 B. m k
4 L$ C2 V- A1 D, n# p& y3 w 在此回路中,电磁阀未通电时,泵A处于卸载状态,通过单向阀与主油路隔离,使主油 路不受电磁阀卸载的影响。当电磁阀通电时,泵A向系统中供油,电磁换向阀的过渡机能是P、A、B、T全部相通,且能通过泵A的全流量,电磁换向阀换向过程中压力就不会升高。通过这样的改造,再没有出现泵A被冲击损坏的现象,使用寿命也能达到正常的状态。
: C- _; ?+ m# ?" u7 M ! E1 C* k! T1 N, p1 ~
+ @- n5 Z4 s3 J- ?; C3 e5 u6 y' A! \
5 M% w' r2 b, G" L; O8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