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46|回复: 7

上海机床厂磨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3 22: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压力波动大; {4 B$ A& r" Z" N/ o: C! W
产生原因1:油液内的污物对阀芯的运动形成障碍,引起阀芯的不规则移动,反映液压系统产生压力波动。另外油液中的污物在阻尼孔中,或配合间隙处,时而聚集,时而被冲走造成开口不正常,影响波动, n9 d, p* q+ z2 l$ n6 F
排除方法1:清洗油箱,更换油液,保持油清洁,拆开压力阀仔细清洗4 B+ i+ k6 a  E9 A5 t1 E
产生原因2:钢球与阀座密合不好' U9 T; i1 l9 n0 m% k1 {. g
排除方法2:清洗油箱,更换油液,保持油清洁,拆开压力阀仔细清洗4 o8 w. C, ]: A% i
产生原因3:弹簧损坏或变形致使阀芯移动不灵活
, h. H9 w( o! D1 D7 |+ r& |+ k: |排除方法3:更换同规格尺寸的弹簧- y9 v" O. a; `( c3 p9 U" H
产生原因4:供油油泵的流量和压力波动使阀不能起到平衡作用
: V& G  P3 Z0 T排除方法4:修复供油油泵
- M9 H7 D- K2 W5 `8 R, _& U产生原因5:锥阀变形或局部损伤,致使密合不良
$ L) S% H0 @. d) F排除方法5:更换锥阀或研磨阀座
- y- i: A; _4 q0 {7 H& Q$ R产生原因6:阀芯或阀体圆度误差大,使阀芯卡住或移动无规律6 i$ e! q. Q6 c. q2 Z
排除方法6:检查阀芯,阀体孔圆度,一般不应超过0.003mm,修复达到,注意修复后相配间隙,应保持0.01~0.025mm- ]; Q5 N+ H; P3 F) n
产生原因7:阻尼小孔孔径太,阻尼作用不强
5 _. U9 B% _% L0 m* Z5 h) u  p排除方法7:将原阻尼小孔封闭,重新钻孔相应减小阻尼小孔孔径,一般阻尼小孔为0.8~1.5mm

 


: y' L5 w. m* l) L噪声与振动大9 P* m% M' e7 e1 f! b8 I3 z
产生原因1:阀芯与阀体孔配合间隙大或圆订超差引起泄漏: K% Q* [& z5 m9 P9 L$ H
排除方法1:修复阀芯,阀体孔的圆度和间隙! x: D4 E/ l- V1 u6 N  @2 \
产生原因2:弹簧弯曲变形或其自振频率与系统振动频率相同而引起的共振% m4 ?- L: S" }; f% v
排除方法2:更换弹簧并将弹簧两端磨平,尽量保持垂直
$ P1 M* t. y! L7 X产生原因3:压力阀的回油管贴近油箱底面,使回油不畅通. T0 G# M/ E+ F, n$ _
排除方法3:压力阀的回油管应离油箱底面50mm以上3 F( J# r; Z7 ?+ _
产生原因4:液压泵吸油不畅通系统管路被污物阻塞. D2 p; h0 ^1 f* A
排除方法4:检查、修复、清洗、保证吸油畅通
9 Z9 h+ S2 r  [! E产生原因5:压力阀锁紧螺母松动
* v, m. Q" n* h1 n* |& b排除方法5:调整后要注意锁紧,防止松动

: p* V5 p: d% P4 i7 F. r: x
压力上不去/ t+ b8 F# u, B; J0 A8 D3 Y
产生原因1:油液不洁,造成阀芯阻尼孔堵。阀芯或阀体磨损
" m9 e) ]( j+ F$ i8 X排除方法1:清洗主导阀芯阻尼,更换清洁油液,修复阀芯或阀体
9 J  q! |' z  z! a产生原因2:弹簧变形或断裂
$ R( \! P9 p* W. k' E排除方法2:更换弹簧6 C" s0 q: G# s- C
产生原因3:阀在开口位置被卡住,使压力无法建立
0 p, H% ^9 o1 r; B4 v排除方法3:修复被卡表面,使阀芯在阀体孔内移动灵活
. u& o3 h# c& Z0 {产生原因4:调压弹簧压缩量不够; h! y2 f8 r" t; l' V$ l; w5 y
排除方法4:重调弹簧) k: V% p$ f  O9 [! c: W
产生原因5:进出油口错装
. s! ~" \% E$ x( d1 ]3 d排除方法5:改变位置# ?& i+ @& o: }$ ^- l1 W" Q( X
产生原因6:在减压阀中,若钢珠与阀座密合不好,则使输出压力低,调整时提不高4 M6 F# o' Q$ p# x
排除方法6:更换钢珠,敲击钢珠命名阀座口形成良好接触线,清除污物


, r$ L9 I0 N0 b7 n0 y4 O不能起节流作用或调节范围小  {$ c+ r" ^+ B. ]
产生原因1:节流阀芯和阀孔配合间隙过大造成泄漏
: N5 e& d/ Z* w! k6 J排除方法1:检查及修复泄漏部位,零件超差应予更换,并注意结合部位的封油情况
9 v  v3 \( x" D+ d# l* L# X: Y产生原因2:节流阀芯卡住! f4 H1 ^7 G/ [# S3 V+ S
排除方法2:疏通节流孔,保持阀芯移动灵活

( U1 t3 S. Y' @/ P- C+ ~8 `+ D7 ^- U8 Z+ ?
运动速度不稳定有时逐渐减慢或者突然增快/ \' e3 y) q5 G0 s+ c' q
产生原因1:油液老化有杂质,时而堵塞节流口! v9 i0 E! Q1 e) Y2 d" H
排除方法1:拆卸、清洗,调换清洁油液. ?2 P, W2 T- |7 X
产生原因2:油温随工作时间增长而升高,油粘度相应下降,因而使速度逐步增加: j8 \! z$ \( K( h
排除方法2:一般应在液压系统稳定后调节,亦可采取油箱中增加散热器
$ G% C/ g; n7 w产生原因3:阻尼孔阻塞或系统中有大量空气,出现压力变化和跳动现象8 S; y: J, b  e2 _6 @+ f
排除方法3:疏通阻尼,清洗零件,排除系统内空气,可以使运动部件快速移动,强迫排出

2 l6 w* ?$ {4 x5 w/ V4 b9 I
温升快油温超过规定值
: H) K% @. u0 z5 [7 F! C产生原因1:泵等液压零件内部间隙过小,或者密封接触面过大
6 G2 {$ l1 J; J; K1 g$ I排除方法1:修整和调换零件2 U! _# E" F* Q/ d8 y" z1 N
产生原因2:压力调节不当,压力损失过大,超过实际所需压力
( v4 Y8 ]; c" h. E7 s排除方法2:合理调节系统中的压力阀,在满足正常工作情况下,压力尽可能低
! {# T' q. Q5 c" |产生原因3:泵各连接处的泄漏造成容积损失
( u3 P. m; Q# h. W- Y排除方法3:紧固各连接部位,防止泄漏,特别泵间隙大,应及时修复
2 U6 J6 @& _( e+ T& K0 }产生原因4:油管太长,回油管太细,弯曲太多造成压力损失
% Y* O1 S" b; F& G% p- d1 |2 n排除方法4:回油管在条件许可下尽量加粗,减少油管弯道,缩短管道% U+ g$ X  a$ C! j* l: h3 `% _
产生原因5:油液粘度太大/ c$ d( }, J4 C: N0 k1 w  c7 L
排除方法5:使用按机床说明书规定油牌牌号


' g. h; ?4 D- J  Y5 z, e9 R工作台换向精度差/ m1 C7 _8 j& j% a% ?6 y+ W+ u
产生原因1:系统内存在空气3 K+ ?* |3 P& n9 ?
排除方法1: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U! u9 q6 ?+ r' a( A$ p6 f( z2 T
产生原因2:导轨润滑油过多造成工作台处于飘浮状态
5 c7 Q2 O, E5 P& {排除方法2:按机床说明书规定,合理调整润滑油油量
5 C3 {# d  k  l产生原因3:操纵箱中的换向阀阀芯与孔配合间隙因磨损而过大
& s; i2 e; D4 G, h6 }排除方法3:研磨阀孔,单配阀芯(可以喷涂工艺)使其配合间隙在0.008-0.12mm之内
& O* u: @$ w. }! I$ E  D9 M) R产生原因4:油缸单端泄漏量过大/ l. C4 M* f7 [/ f5 K6 O
排除方法4:检查及修整,消除泄漏 过多现象
/ V' d4 l( c9 _' F& d# n3 m产生原因5:油温过高降低油粘度
* G- a% c# g0 C" w! Q' ^排除方法5:控制温升,更换粘度较大的油液
; y& Z: u7 E9 T' N产生原因6:控制换向阀的油路压力太低8 j, c: D4 }* R1 `, w7 @
排除方法6:调整减压阀适当提高系统压力


; H: M7 o3 Q( {8 L3 E  u工作台不能换向. K! S! W% O# p% x* V! O* R
产生原因1:从减压阀来的辅助压力油压力太低,不能推动换向阀阀芯移动
, c# K6 B, o: {排除方法1:调整减压阀,适当提高辅助压力( Z* R1 y+ V$ T
产生原因2:辅助压力油内部泄漏,缺乏推力,换向阀不动作
  F$ ]# n1 f) }0 E排除方法2:检查及修整防止内泄漏产生
9 D; d5 S$ d% T7 N" O+ D" t# O  Z产生原因3:换向阀两端节流阀调节不当,使回油阻尼太大,或阻塞
+ w& l+ T& s7 K2 C排除方法3:适当调节节流阀调节螺钉的开口,减少回油阻尼,清洗节流阀开口的污物

& l: I/ L0 j8 p& D
工作台往返速度误差较大4 Z" Y5 \4 w& y% Y: W1 k
产生原因1:油缸两端的泄漏不等,或单端泄漏过大
- q7 Z; J: l2 I% R* i; ~. g排除方法1:调整油缸两端油封后盖,使两端泄漏(少量)均等
( s* R8 f& I6 t产生原因2:放气阀间隙大造成漏油8 i5 t$ {& X- @. I/ u7 f1 n
排除方法2:更换阀芯消除过大间隙# r% r, l5 F* r- R+ V/ G' w- y
产生原因3:放气阀在工作台运动后未关闭
( s0 j, I( B9 f! c6 y  ~排除方法3:放完空气后及时关闭
" p( [4 T3 Y% k  s7 q产生原因4:换向阀没有达到全行程
7 j3 e) M1 d6 y, h排除方法4:提高辅助压力,清除污物使换向阀移动灵活正常到位" \" d' @" B" a3 y2 k# O0 h
产生原因5:节流阀开口处有杂物粘附,影响回油节流的稳定性
) j) V4 a. P# h* V. v9 N排除方法5:清除杂质交换油液
9 ?' j# Q# S# u& {产生原因6:节流阀在工作台换向时由于振动和压力冲击使节流开口变化! G  Y  s7 a: t
排除方法6:紧固节流螺钉的螺母防止松动


2 S' G8 n% P5 t工作台换向时左右两端停留时间不等
) T5 k" G1 m6 w4 ^" P产生原因1:换向阀的制动锥面与阀孔配合位置不当或不对称
# }  c$ H* Q% e. Z$ J0 m' `# E. F排除方法1:修工作台换向时停留时间长的那端导向阀芯制动面,增加制动锥长度
8 v  q7 j! h2 `3 W& Y1 i产生原因2:换向节流阀移动不灵活
. {+ G2 T. ^' A' R: s5 n% W排除方法2:重新调整,清除污物
6 W* C" [( h' W+ n5 j9 Q! o: x产生原因3:单向阀中的钢球与阀座接触不良
4 v4 o* ]* ~% M  s排除方法3:清除污物,更换扁圆钢球,敲击钢球使阀座孔口形成良好接触线,提高密合程度
. j' ~+ l% E" n2 v- q产生原因4:驱动油压过低或压力波动较大  N6 ~2 A; B$ C" F- K2 L1 X2 _3 [
排除方法4:调整压力,减少系统中压力波动


  L; G, l, V  y5 j* O工作台换向冲击大
! ^+ \1 U& Y2 j# ?" b  h9 E: t产生原因1:换向阀移动太快
' i6 i2 [, ^8 f6 D0 N4 X排除方法1:驱动压力油过高时调低些,盖板上调节螺钉如松出应拧入) H* C3 N* [8 J7 I9 n  d# Q
产生原因2:油缸存在空气
9 H1 ?3 h7 f2 \/ F% H3 h排除方法2:通过排气装置排出,工作台全行程往复数次排出空气5 @1 Q3 n$ r: F  ?( P
产生原因3:先导阀,换向阀制动不灵敏,致使换向时流速剧变
4 G2 i: C6 l8 C. d. {4 D排除方法3:减少制动锥斜角或增加制动锥长度
1 i/ K8 A: n2 _( {+ r3 K产生原因4:节流缓冲失灵,单向阀密封不严或其它处泄漏
/ Z1 a6 {7 c) J( G  Y7 m排除方法4:清除污物,更换扁圆钢球,敲击钢球使阀座孔口形成良好接触线,提高密合程度
! m! F4 ]  e) J$ m" d# w' ]产生原因5:工作压力过高
3 S6 @7 z5 j( n# s) o6 Y排除方法5:按机床说明书规定调整至压力规定值
# O; G+ i) q8 k. i  [' {! U5 y# @产生原因6:溢流阀存在故障,使压力突然升高% ]' K2 a1 h8 G0 ^0 l
排除方法6:消除故障保持压力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22: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比较详细啊,lz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7 14: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经验之谈,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7 14: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而且绝对的经验之谈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16: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iqichen2004 5 [; G# ]1 a; b4 ~9 v
" c1 o3 E5 {# D8 {+ N0 j4 H3 |# s

- m8 E( l+ {3 k! [2 s$ V- B+ S2 W; y    好资料。多谢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 15: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5 14: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辛苦 谢谢您 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1 22: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9 14:17 , Processed in 0.06568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