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102|回复: 0

上海机床厂M7120A,M7150A,M7475B,MA7480等平面磨床常见故障及磨削质量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3 22: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垂直进给有爬行(落刀)
: S, @$ h6 a+ Y, i4 f产生原因1:拖板立柱导轨付润滑不良。7 f8 J3 X  z- U1 H  D- A. I
排除方法1:应经常保持润滑,每班一次。9 ]# c  a1 \1 A6 Q
产生原因2:塞铁或压板过紧或者滚轮压紧过量。
' C# \, Z% z2 f$ K排除方法2:调整塞铁并检查塞铁与配件是否接触良好,一般要求应达到≥75%。压板予以修刮保持间隙最小,但移动无阻滞。合理调整滚轮压紧力。8 R: b1 F0 G+ ?% ?) Z
产生原因3:丝杆螺母付间隙大。( r2 w  y  R3 ^; t9 C, l1 J2 c' w4 q
排除方法3:M7120A调整滚动螺母垫圈,保持无间隙状态,若经常使用某一区域丝杆局部磨损严重应更换。+ {) W& M  y9 h' f3 U6 d1 e

2 p; }. k9 C; g0 z5 l7 N磨头快速开升降失灵+ Z2 U7 y: q; Q0 F) }. i3 H
产生原因:联锁开关接触不好,而失去作用。' p3 V6 ?2 Y" I
排除方法:重新调整使联锁开关有良好接触。
4 V) N0 d3 ]; k9 L  C8 k
) k$ F1 i" v4 D  J% [) B$ H4 a横向进给手动与机动失误! ?: E' c6 Y! Q( t  z4 i4 Z
产生原因:M7150A横向进给手摇与机动转换的活塞锁紧螺钉防松措施不强,造成液动时脱不开齿条。
. F& w/ j# d  {1 ]排除方法:齿轮轴端与活塞连接的端面螺钉(M6)籍弹簧垫圈固定,应予以紧固。0 d- r" u! w( j/ u% c) E
& n9 T# {' u9 i9 Y, l: N
横向进给采用断续进给量不均匀
+ D1 c% f5 I3 M1 d产生原因:塞铁过紧塞铁大小头接触不好,导轨润滑不良。, r) d' I: x7 V9 |5 U6 b- G
排除方法:参见《本节:垂直进刀有爬行》。. F$ p1 M1 h* D2 m" z
. d( A: i( y: v' I7 u; I- d
漏油
0 S$ G) t6 D; k: r; z7 ?, R5 `0 R0 h2 [) D, _产生原因1:磨头润滑油由于进油与出油调节不良,使轴承腔内油量过多,在停止工作时,由于双联泵不工作,润滑油无法抽回时,通过单向阀,回油箱。如单向阀不起作用时将造成漏油。" W4 ?6 q3 }5 t7 p  U, k
排除方法1:若有溢漏可通过调节螺钉L5调整,单向阀应修复和调整,使钢球顶开灵活。4 g1 B2 C! ~! g' k% w
产生原因2:油封质量差。! S. S0 A: n6 j/ b: O# n3 n9 \
排除方法2:更换。
3 D8 O9 i  H5 s; r! E产生原因3:主轴与体壳孔未控制同轴或油封法兰盖的孔与轴肩不同轴,造成油封单边容易磨损。8 _; O0 x* \/ k  |
排除方法3:参见《外圆磨床砂轮架主轴滑动轴承付》。9 H4 t3 C! f* t9 E- Z5 d

# z* C% z0 A# Z& k) [# ?$ ?主轴轴承付发热,严重时产生抱轴
4 V  ?7 u. P( D, D# I6 m产生原因:参见发过的关于上海机床厂M1332B等外圆磨床常见故障一贴
0 `9 c& {, t1 m' i* b+ z排除方法:其中M7120A轴承间隙冷态为0.008-0.01mm,并注意封油盘(32A-110)的中φ4孔装配方向应向上,装错影响供油。
% g! W& _& P4 V* T" M8 ?+ U" s. l6 Z- M
磨头震动较大
' G+ g7 d( q+ ^2 w/ v; M7 H产生原因1:主轴与转子动平衡差。
! D, s0 ~% ^% x% o# ?排除方法:主轴与转子一起重新动平衡,平衡精度应达到8μm。2 ?/ I3 E  |& W. Q& e' W- [
产生原因2:砂轮静平衡差。
$ f5 }0 D9 C. c' Y排除方法2:筒形砂轮在浇注硫磺时应注意保持同心。7 Y$ p% m/ ]- D; {
+ d1 ^  E+ }* t2 V: i; J
磨头主轴转动有不规则响声
! m: s$ D, s  q! M4 R. j' ^产生原因1:磨头体壳三孔不同轴造成轴承弹夹圈擦碰。; b9 J( C7 Z& W' a* v' |8 L
排除方法1:应控制好同轴,若已产生这现象可将体壳上盖(31-101C)的轴肩外圆略车小,通过主轴迥转校正轴承孔同轴≤0.02mm,增加2只φ6定位销。& |. I& Q! v/ g, w$ V, E
产生原因2:包扎于体壳内定子 线圈的黄腊布头太长。" T( N; `1 ?" N1 |, l' o9 R
排除方法2:可剪去多余部分* W2 i( h0 ^9 M% M$ m( e8 v3 s
. ?, \" m6 d" R6 n: U; |+ j" r
磨头主轴轴承易发热, l: G7 a& ~/ P, l% t
产生原因1:轴承弹夹圈擦碰。
5 [7 S" D* g+ H排除方法1:参见《磨头主轴转动有不规则响声》。
. F, r/ O( X) e% J5 I% I* r7 x产生原因2:平面轴承D8214受负荷过大。& c- o' L! o3 k+ I0 y
排除方法2:控制平面轴承承受合适负荷,一般1垫圈高于2垫套0.01mm即可。
* h- A1 k  J0 a
, Q, ^& H& K: T工作台液压换向冲击大
, D# _0 e- X- G5 G产生原因1:工作压力调整过高。
2 u/ z+ f7 t- b% g- K# \排除方法1:调整压力阀减低工作压力至说明书的要求。
# G# s. I, @( L6 W: v! i产生原因2:换向阀制动迅速产生冲击。
- J8 E2 @2 S" O, [' ?" z排除方法2:调节两端节流螺钉,增加缓冲阻尼或检查单向阀封油是否良好,采用敲击钢球使阀孔处形成良好接触。
  T1 Q7 }6 f  ?+ ~: a8 J5 ]产生原因3:系统内存在大量空气。& C  l5 b: {( i2 b
排除方法3:工作台快速全行程移动排出空气,检查油液产生气泡原因并消除。, t2 {& K  Q- P) X1 K
产生原因4:液压缸活塞环两头螺母未固紧或 固定液压缸支架未固紧松动。, u8 r2 K* l+ `2 Y) ]+ F
排除方法4:适当旋紧螺母,将支架固紧。
/ d# ]# L+ a  j# `0 L; b, H7 l! \3 j2 W% p+ Q1 q5 B( ]. _
滑鞍不能往复
, X2 |7 s$ X8 L7 g产生原因1:减速器蜗轮蜗杆损坏。
  I+ ^2 {9 S9 K' l排除方法1:检查更换。
8 ^# z) z, Y& o" i产生原因2:电气限位开关压住不释放。. k7 Q2 v* E% J' y; B+ U& ?
排除方法2:调整或交换。( |, N% w3 T) _, @$ S7 @/ a5 t

$ c+ b% v- O# N0 U滑鞍进出晃动3 L5 P' H0 Z; y
产生原因:滑鞍塞铁未调整好或塞铁接触不良。
; W3 n: l2 l! u8 L* x7 z7 P0 g排除方法:高速塞铁使其配合适中,检查塞铁与相配件接触面要求达到≥75%,修刮和磨削达到。
2 m9 T: F# l$ {  L8 U
5 u: j1 I; a6 {波形或走刀痕迹0 i7 k! T: v5 Y1 k) L7 c6 w. I
产生原因1:砂轮主轴轴承付间隙过大。. {! @. [& M; w% j
排除方法1:检查,调整,参见《外圆磨床,砂轮架主轴轴承付》。2 {, C7 Q* ~* W: u+ f& w
产生原因2:砂轮平衡不好。2 u) |1 Q& h" x8 f3 n9 z
排除方法2:参见《外圆磨削质量》。* V" q' [8 o( o' c+ U
产生原因3:砂轮法兰锥孔与主轴锥体接触不良。0 a  P' [) x7 \* C/ c# x7 o: [% k% W
排除方法3:参见《外圆磨削质量》。
& W! ]4 n9 |  z9 N! G9 g/ I产生原因4:磨削进给量应根据工件余量合理选择。. _' `7 m1 R& b
排除方法4:参见《外圆磨削质量》。( O5 [, y" V0 W: P- o
产生原因5:工件材料与砂轮不匹配,导致砂轮不能有效切除工件;砂轮表面钝化严重造成砂轮产生偏转。+ D1 N/ d+ |2 o
排除方法5:参见《外圆磨削质量》。8 ], J% m, u- a+ N9 S
产生原因6:主轴与转子不平衡或定子与转子间隙不均匀。; D2 O! m; D! I, Z; n. p
排除方法6:将电机转子,风扇叶轮,垫圈与主轴装在一起后,在动平衡机平衡,平衡精度应达到双振幅4μm。
- j$ a5 k3 i4 N7 N产生原因7:磨头主轴中心线与导轨平行度差,当采用装于拖板上修整器修整砂轮时,使砂轮表面与工件产生角接触。
: l: N' a' t; T6 m( {+ w排除方法7:通过磨削火花判断砂轮表面与工件接触状况,严重时应予修复导轨达到,如果将修整金钢钻座在工作台或吸盘上修整砂轮时,砂轮表面与工件的接触会有较大改善。
/ W8 R) l" N: _  m* ~$ D1 r产生原因8:砂轮与工件有相对振动。+ J& \3 }/ `; i( A0 g
排除方法8:通过改变,高速工作台移动速度予以消除。
& d. S$ \1 ]0 y/ m  Y
6 L+ j4 ]' K$ X6 b. \1 n烧伤
9 N& i9 E& N( i3 ~产生原因1:选用砂轮太硬。
0 ?: ]. V& a& F! c排除方法1:参见《外圆磨床磨削质量》。' W4 P6 B2 e1 M
产生原因2:砂轮钝化严重。
* m% [/ o4 b% Q% h排除方法2:参见《外圆磨床磨削质量》。
  d9 f" }6 z$ A/ x& ]产生原因3:冷却液不充分。
: ^3 b1 Q; Q' Q. ~/ X2 I& G5 C/ Y排除方法3:参见《外圆磨床磨削质量》。. a: }3 y5 D+ e- G1 b
+ o- e9 ?% J+ T0 a5 t- `1 y
斜纹痕迹
) |0 g' Q, m" N) F, \: x产生原因1:砂轮表面未形成尖锐颗粒状态,磨削时不能有效切除工件。5 a3 t& b4 C& `9 x  P
排除方法1:采用锋利金钢钻修砂轮,对于砂轮易钝化,易嵌塞现象时应勤修砂轮。& c  M" t, U; c: H% k
产生原因2:金钢钻颗粒没有焊牢,在焊孔中晃动或安装座不牢固,修整产生振动。
; g. E" Q1 z9 k6 S) U排除方法2:检查金钢钻质量状态紧固修整座,当修整杆在套筒中间隙过大时应予消除。
* l% u7 A" ?- b
9 x  U# \, ^$ h+ X. K8 \  y" u平行度、平面度达不到要求3 f" Y& }, B9 M# X2 `
产生原因1:工作台导轨润滑油太多,工作台快速运动有飘浮现象。
$ t# }2 ^2 n. E+ L* V$ t排除方法1:润滑油调整合适,静压导轨调整参见《外圆磨床静压导轨型》。; ]9 |% ]% F8 G1 z! @% F
产生原因2:磨头拖板导轨磨损精度走失。
2 Y0 l0 b! o9 O% U  g0 q! a排除方法2:重新修刮拖板导轨精度。5 C1 L  }5 @; X* t/ c
产生原因3:机床热变形影响床身导轨精度。
- N3 ~- {4 M9 Q& o- p排除方法3:当导轨磨擦热或油温升高产生上、下部温差影响导轨在垂直面直线度,机床热变形较大时应采取降低油温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10 15:08 , Processed in 0.06327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